APP下载

光明乳业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2015-07-12

2015年39期
关键词:蒙牛伊利乳品

孙 兴

现代公司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 (委托方)是企业财富的所有者,而经理人员 (受托方)只是资产的管理者,二者形成委托-代理管理。作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经营者和公司,股东间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其可能利用两权分离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去谋求个人私利或追求自身享乐而不努力工作,即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股权激励的设计通过赋予管理人员股票或期权使两权分离变为两权合一,促使管理人员以股东的身份来思考问题,最终做出有利于股东的决策。

股权激励模式股权激励经过长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余种股权激励模式,他们分别为: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经营者持股、管理层收购、延期支付、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员工持股计划、账面价值增值权等。尽管如此,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我国股权激励则主要选择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同花顺数据库现实,截至2013年3月9日,中国上市公司采用的激励方式以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为主,实行股票增值权的仅有12家。这是由于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较为成熟,另一方面在过去也实施较多,具备比较成熟的实施规程。

1.光明主要财务数据与蒙牛、伊利对比分析

乳品业属于快消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三聚氰胺事件更是给中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光明乳业虽然稳居我国乳品行业第三位,但是其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都与伊利、蒙牛两大乳品巨头具有较大的差距,截至2013年,光明营业收入只有两大乳品巨头的三分之一左右;光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伊利的34.10%,蒙牛的37.57%。光明的净利润只有伊利的12.74%,蒙牛的24.90%。

从营业收入增长率上来说,2008年以后,三大乳品公司都实现了较快速的增长。2009-2013,5年间,三大乳品公司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均超过12%,其中光明乳业以17.34%位列第一,其次是伊利17.28%,蒙牛13.13%。

从利润上来看,由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三大乳品公司的利润都受到较大影响,当年都呈现较大程度的亏损。不过均在2009年实现扭亏为盈,从2009年到2013年,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加,三大乳品公司的净利润都实现了不同规模的增长。光明、蒙牛、伊利五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5.60%,12.04%,58.33%。同时,我们也看到,乳品行业整体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扣除亏损的2008年,光明、蒙牛、伊利2009-2013五年间的平均净利润率分别为2.07%,3.98%,4.17%。

从净资产收益率上来看,与蒙牛伊利相比,光明的净资产收益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13年,光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9.9%,低于蒙牛的10.62%和伊利的23.15%。

总体上看,在乳品行业中,光明乳业虽位居第三,但其体量却要比两大行业巨头小的多。但是从增长势头上来看,光明乳业各项指标的增长虽然不是最高,但是我们从2009-2013这5年数据来看,光明的增长较为稳定。业绩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很大。同时,光明乳业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偏低,说明公司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光明乳业两次股权激励方案的特点

(1)激励方式合理

采用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方式,更加注重公司业绩,更加方便与其乳品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同时,采用限制性股票的形式,规定的行权价格虽然仅为当期股票价格的50%,但是激励对象要自己出资购买新股,仍要付出相应的成本,更有助于促进激励对象对于公司的归属感,认同感,更加努力的工作。

(2)激励对象明确

两次激励的对象均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是公司巨大的人力财富。保住这一批人,就等于最大限度的留住公司的核心人才,留住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第二次股权激励的范围更广,给那些没有获得股权激励的人员一向好的心里预期,激励其更加努力的工作,争取早日取得股权。

(3)解锁条件适当

从公司层面来说,主要财务指标的设立比较合理,对于公司经营来说并不是很难完成。从个人层面来看,把个人解锁条件与公司的5级绩效考评相结合,更加强化了绩效考评的作用,在公司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使各级人员更加注重绩效考评。

3.关于光明乳业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1)增加股权激励覆盖范围

光明乳业第二次股权激励仅有211人,仅占计划公告时公司在册员工总数8,334人的2.5%。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是第一次股权激励的收益人。因此,实际新增的收益人很少。这与国际上大型公司的股权覆盖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2)合理调整管理层获益占比

通过两次股权激励计划,光明乳业总经理郭本恒共获得54.65万股,以2014年行权期股价计算,其本人间接收益超过人民币700万元。光明乳业作为国有控股公司,其高管获得激励过高,容易引起基层员工不满,同时,亦与国家限制国有企业高管收入政策不符。应适当调整分配比例,把跟多的股权分发给更多的优秀核心员工。

(3)解锁条件更加细化对于公司的业绩指标,只提及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过于片面单一,容易导致财务造假。应该增加更多的相关性财务指标,杜绝财务造假。同时,应该在考核本公司财务指标的同时,加入横向对比指标,把相关公司的财务数据与本公司横向对比数据加入本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使考核结果更加的有效。

4.结论与展望

股权激励对于公司治理的有利作用已经被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所证实,并普遍存在于国外大型公司当中。然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成熟,相关机制体制的不完善。股权激励还属于新生事物,尤其对于国企而言,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长久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员工福利待遇为人诟病。一方面,国有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或者政策优势获取高额利润,为员工发放高额福利待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激励,企业员工动力不足,单靠政策约束并不能有效提高国企运行效率。因此,通过股权激励的形式,改善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分配,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契机。

光明乳业的股权激励方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虽然依然引来许多批评的声音,但是作为乳品行业国企股权激励的排头兵,其作用是积极的,其效果是显著的。通过两次股权激励方案,光明乳业的业绩得以提升,运行效率得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加强;同时,方案将对今后光明乳业薪酬改革提供重要支撑,为今后光明乳业的员工激励提供重要的指向,也为其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范本。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EB/OL]

[2]MBA 智库.http://wiki.mbalib.com/wiki/[EB/OL]

[3]夏翀.光明乳业股权激励案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叶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研究——基于万科2010年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猜你喜欢

蒙牛伊利乳品
《中国乳品工业》杂志
乳品包装设计
蒙牛和娃哈哈大战新零售
天润乳业、合生元、伊利、三元等2015年报披露
伊利升至全球乳业八强
孙伊萍,新蒙牛的“空降”总裁
蒙牛获中国乳协四项大奖表彰
蒙牛有个关工委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