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7-12李娟
李 娟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娟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史的演变与洗礼成为了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并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对策
1、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与现代体育相对的民族传统体育在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有关专家统计,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多达670条,以武术、中国象棋、围棋和龙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走向世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
1.1传承意识淡薄,传承乏人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采取的师徒相传的口头传承模式,但这种传承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代的年轻人更喜欢西方的体育项目,对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则缺乏兴趣,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去,这就导致掌握传统体育技术的民间艺人数量在逐年减少,即使在世的民间艺人也已经年事较高,造成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继乏人,最终遗失。
1.2发展的不平衡性
我国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间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只是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新、奇、特来吸引游客,促进经济的小部分发展,而并未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没有充分利用项目中的内在价值,使之转化为经济优势。
1.3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不规范
民族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编为舞台艺术或着是表演观赏的杂剧,失去了体育活动的本质。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仅能让该民族了解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还能为其他民族和世界增添体育文化资源,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为例,它并不仅仅是一届运动会,通过赛事的顺利运行,使得民运会的办赛理念得到了推广,与国内外知名体育用品制造公司签订了协议,培育一批以生产户外体育装备、服装、器械为主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带动了服装制造业、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全民健身运动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2、对策
2.1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重视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
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有效途径。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视度不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是作为学校丰富教学活动的手段而出现在课堂上,这种状况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要依托学校方式的开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接触、了解甚至喜欢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地区与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通过他们在校内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让他们增强对自己所属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也会增强广大师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对巩固民族团结,在学院内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训练和推广,尽可能把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校运会,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和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推广中来。体育课是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学校可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必修课,成为公共体育课程的选项内容,配备专职教师教授民族传统体育,保证体育课程质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参与民族体育运动,使学生们在课程里找到自己的业余爱好,既锻炼了身体,又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民族传统的文化。体育教师应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拥有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组织能力、评价方法等专业知识与技能。
2.2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容乐观,近年来,由于文化教育缺失,及其衍生出的就业困难等问题,使得优秀传统民族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遇到了阻碍;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够重视,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度甚至比不上外来的跆拳道和泰拳;各高校纷纷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社会输送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但由于相关理论基础不充足,学科建设不够系统,课程设置上以武术套路和散打为主,人才培养模式以招收有一定体育基础的民族运动员为主,教学方法以运动训练为主,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渗透,为此各高校要结合当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实际,开设具有区域性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精选专业主干课,广设选修课,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增设课题研究课程,在保证专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让学生根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课程,在保证运动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由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培养出的高素质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来实现,为此要全面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开创双导师制,开设系列精品课程,定期聘请民间优秀的传统体育艺人到学校兼职或挂职任教,选派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习,学习人员在职称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向新任教师阐述各自的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使新任教师充分学习和掌握了作为一名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技巧;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建立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成立培训中心,为教师全面学习和掌握创新教育的理论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实践指导的知识和技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助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水平。
2.3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
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变化,民族传统体育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体制改革,借鉴现代竞技体育的组织制度,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全民健身。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实现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等各门类协同发展,打造专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团队,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体育交流品牌;创新宣传方式,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网站、微博等,向群众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知识;选派优秀的体育骨干到基层开班培训班,参与体育教学辅导,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利用各级文化站点,建立城乡的组织,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覆盖县区、乡镇和农村。
3、结语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培养人和教育人方面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九江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翁信辉.日本柔道现代化改革指导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改革的启示[J]. 体育科学研究. 2003(02)
[2]倪依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论中国龙舟运动的现代化[J]. 体育科学. 2004(04)
[3]罗小玲.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对策[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4]哈正利,王平.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