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道德榜样示范作用弱化困境突破

2015-07-12丁玲玲

2015年41期
关键词:示范作用弱化

丁玲玲



新常态下道德榜样示范作用弱化困境突破

丁玲玲

摘要:由于社会转型期价值的多元化,现代道德榜样受传统道德榜样高标准、个人化等弱点影响,加上现代道德榜样教育被异化,道德榜样示范开始陷入困境。现代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应通过建立健全道德榜样教育的宣传、激励、实践活动机制,树立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生活化、新型道德榜样和改变传统道德榜样观等一系列改变现有道德榜样观的途径来突破困境,让道德榜样发挥其应用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让人人都成为可能高尚的人。

关键词:道德榜样;示范作用;弱化;道德榜样观念

榜样教育方法自古以来在我国各种教育方法中就是最普遍使用并经久不衰的典型方法之一,它将令人乏味的冗繁说教变成身边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件来教育人们,容易形成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急剧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开始出现多元化,道德榜样示范作用开始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道德榜样的内涵及实行道德榜样教育的必要性

“道德榜样”,顾名思义,就是道德方面的榜样,它根植于社会实践,体现了一定时期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共同价值的追求,所以得到社会大众的景仰和模仿,从而起到带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提高的作用。实行道德榜样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道德榜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化、形象化,他们的意义在于不仅会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现实的、可信的、普遍的行为规范,而且会使其它公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学有榜样。实行道德榜样教育是提升公民个人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人是个道德动物,每个人或多或少必定都有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和道德愿望”[1]。道德榜样对于个人的引导价值在于通过榜样形象的高尚思想、示范行为和杰出成就来将道德理想形象化、具体化、明确化,来影响和感染个人,激发他们内心向善的潜能,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

二、道德榜样示范作用弱化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存在过分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而忽视道德情感等内在道德动机系统发展的情况,道德被看出纯粹的理性知识,让人“望尘莫及”,道德榜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道德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十分低下。现代社会导致道德榜样示范作用陷入困境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追本溯源:

(一)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多元化”成了当下社会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多元文化的极端发展就会导致文化的竞争。在过去,道德榜样所代表的是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而在文化相对单一的情况下,人们不可能脱离主流,只能对主流文化表示赞许和趋同,所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追随道德榜样。但“在价值多元和变化急剧的社会中,人人都有独立作出价值观选择与构建的任务,社会则面临着主流价值观更新的问题”[2],人们的目光不再紧紧锁定在道德榜样身上,道德榜样的就会被边缘化甚至被迫退场。

(二)传统道德榜样观念的弱点。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一向重“义”轻“利”,传统道德榜样的如此高标准是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弱点一;弱点二,传统的道德榜样教育受认知主义的影响,虽然是榜样事例,最后却免不了落入“道德说教”的老套,故事缺乏真实性和思考深度;弱点三,传统的道德榜样讲求“内圣外王”,以个人涵养的提升来带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夸大了道德榜样的作用;弱点四,传统的道德榜样的树立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也不是社会大众选择的结果,缺乏实际影响力。

(三)现代道德榜样教育观念的异化。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道德榜样的树立政治色彩浓厚,为了政治需要而夸大宣传道德榜样,选择的社会道德榜样类型单一,导致道德榜样教育的异化,使得道德榜样教育只是形式主义走过场,出现类似学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道德榜样教育收效甚微。

三、新常态下德榜样示范作用弱化困境突破

现代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独立性、差异性、主体性不断增强,道德榜样的作用更多体现在“鼓励人们奋发向上,使人摆脱世俗的烦恼,成为高尚的人,愉快的人,充实的人,使人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给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对社会道德价值整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行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道德榜样教育。

(一) 建立健全道德榜样教育的宣传、激励和实践活动机制。在对道德榜样的宣传教育时,宣传的重点应该放在道德榜样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的逐渐成长和成熟上,我们应该看到道德榜样的高尚行为,更应该看到他们成就其道德品质时的历练过程。实施道德榜样教育的外部条件是建立一整套道德榜样激励机制。从目前来看,道德榜样大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作出突出贡献或重大牺牲,经济上比较困难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刺激是调动社会大众积极性的好方法,我们要巧妙地加以利用。同时,为了道德榜样的道德精神充分发扬光大,我们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精神奖励和物质之奖励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提高道德榜样教育有效性。实行道德榜样教育,积极开展全民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健全实践活动机制,同时进一步拓展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领域,建立健全实践活动机制是学习道德榜样的中介目标,我们应该将活动落到实处,避免活动的形式化走过场或陷入功利主义的漩涡。

(二) 塑造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生活化的新型道德榜样。社会的变化导致人们对榜样的要求也发生变化,那种“圣贤”式道德榜样显然已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要求,那些不问实际情况只要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已不再受到我们的推崇,我们甚至排斥自不量力的见义勇为。应该明白,不只是历史上的道德榜样具有那些永恒的价值,当代的道德榜样也会完整体现那些永恒的价值观,而且还凝结了现代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改变社会大众传统道德榜样观。首先,改变对道德榜样的“只利他不利我观”。传统道德观念中,道德榜样道德的首要特征就是一种无视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模式。一个真正的道德榜样,是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也是一个既关心他人利益,又关怀个人利益的人。“正像情感主义者沙特慈伯利所主张的人有两种基本道德情感,一是引向私人的善的自爱的情感;一是引向公共的善的社会的情感。”[3]个人正当利益的维护就是“私人的善的自爱的情感”,而维护他人,集体或国家的利益就是“公共的善的社会的情感”,两者有机的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其次,改变对道德榜样的身份单一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道德榜样,其身份大都是政治型人物或科学家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大众的角色分化和教育水准普遍提高,需要在各个领域树立道德榜样,而且各个领域的道德榜样都应该得到同样重视和平等对待,才能让道德榜样在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最后,反对道德榜样的“安贫乐道”观。我国古代一向崇尚“安贫乐道”,“耻于言利”在加上经历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极端发展,人们“谈利色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理解的更加深透,这种“义”和“利”只能“择其一”的错误观念逐渐得到更正,而是要通过道德榜样高尚的道德行为取得个人和集体的“双赢” 。

现代社会我们要进行有效地道德榜样教育,就不应该把不该由道德榜样承担的东西强加在道德榜样身上,只有对道德榜样有一个真切、客观的认识,才能让社会大众积极模仿道德榜样,让道德榜样教育落到实处,让社会大众成为一个又一个可能的高尚的人。(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海明.论道德榜样[J].贵州社会科学.2007(3):4.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1.

[3]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

作者简介:丁玲玲(1986-),女,安徽舒城人,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示范作用弱化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环锭纺纱智能生产线示范作用明显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热点追踪 弱化加密或将带来更大安全威胁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写字教学的弱化与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