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第二课堂学习兴趣
2015-07-12张卫玲
张卫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26-01
小学数学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做到: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1)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课堂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组织
第二课堂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
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
四、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
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有一次,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五、组织第二课堂要挖掘内部因素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内部动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杨乐、华罗庚等数学家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竞赛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在集体中健康发展。
(二)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三)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渗透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如“假设法”“图解法”“穷举法”“代数法”等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学生如果逐步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将为今后的学习和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感、磨炼学生意志。组织课外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发展。正如汤世雄同志所说:“课外活动是当代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第二课堂也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实践证明,兴趣课堂是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渠道。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