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

2015-07-12长沙师范学院4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音乐风格交响曲

陈 钒 (长沙师范学院 410000)

简论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

陈 钒 (长沙师范学院 410000)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家喻户晓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俄罗斯音乐大师。关于书写他音乐风格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强烈的民族性、深刻的悲剧性与热烈的抒情性是柴可夫斯基音乐风格的固定基调。本文将从柴可夫斯基三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切入,对他作品的音乐风格与精神内涵进行简述。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9世纪;俄罗斯

教科书上说他的音乐基本上是西欧式的风格,但同时也吸收了俄罗斯城市音乐的养分,继承了格林卡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真挚,热忱,重视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有着强烈的抒情性与震撼人心的戏剧性,是位不折不扣的旋律大师.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我总结出的他的音乐风格大体上就4个字:华丽,凄美.为什么这样说,下面我通过几部作品来详细论述下自己的观点。

一、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

这是他1878年的作品,与贝多芬D大调,门德尔松e小调,勃拉姆斯D大调并成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全曲一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中庸的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短歌,行板三段体结构,最后一个乐章是快板,回旋奏鸣曲式.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即第一乐章主部与副部那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大胆的转调与频繁的三六度跳进……每次演奏的时候,我总是感觉着自己身上的血液都沸腾啦,每一寸肌肤都在被燃烧着,一方面体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情趣,一方面仿佛在歌颂着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与生命,尤其是这部作品的副部主题,通过4个乐句逐渐推向高潮,一环接一环,是那么的华丽,那么壮观,无疑,这部作品展现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天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旋律大师!第二乐章是个非常短小的短歌,他凄美的另一面在这个乐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小曲略带忧伤色,像一个女子在不停地抽泣诉说着什么一样,但旋律是那么的婉转而柔美,我记得国外好多动画与电影中的背景音乐就是用的这一段……放佛是对大自然的沉思.第三乐章一开始就与第二乐章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我第一次听的时候,真是被吓了一跳,因为第二乐章你会完全沉浸在那种忧郁宁静的气氛中……这也是这位天才的成功之处,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俄罗斯人民伴随着激烈的鼓点节奏载歌载舞,欢快的庆祝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全曲总体的音乐风格应该是乐观而华丽的,更多的体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风俗与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是一首倍受世人所欢迎,绝无仅有的音乐佳作,同时也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久演不衰,是小提琴界许多大师与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二、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的音乐风格

如果说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为俄罗斯人民而谱写的一首著名佳作的话,我童年的回忆—天鹅湖即勾绘出了人性的善良与忠诚.这是一部四幕芭蕾舞剧,其实原著是悲剧来的,但现在很多音乐家把它改编成了一个王子和一个中了巫婆魔法的公主的爱情故事,最后是完美的大团圆结局……但我更青睐于他的原著,那种独特的,只有他才能完成的悲壮的效果。

下面我来详细说明下这首曲子的配器与音乐色彩,舞剧一开始的序曲就是众所周知的那段柔美的双簧管旋律,这是整部作品的主题的变奏,它勾勒出通过邪术变成天鹅的公主的一幅凄美的图画.接下来同样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第一幕的音乐,标题为席格富力王子的宫殿大厅前,这段音乐与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华丽而明快,显示出了这位旋律大师独有的音乐天才,第一幕结束时,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真正的天鹅主题音乐第一次亮相,那种凄美与伤感在竖琴与双簧管的烘托下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第二幕标题湖边,甜美柔和的旋律向人们展示出了一幅天鹅在湖边游水嬉戏的画面,著名的舞曲四小天鹅就是出自第二幕.这些都是为被标题为王子席格富利之城堡内正举办一场舞会的第三幕做准备的,它是由一系列的特性舞曲组成,著名的查尔达什舞曲与西班牙舞曲等等全出自这一幕,它热情而奔放,具有浓烈的西班牙风味,强劲的节奏与动力感十足的舞蹈,都加重了这部舞剧音乐的民族特色。最后一幕被标题为湖边,首先通过一个间奏曲引出了一系列的情景音乐,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最后转入颂歌主题:歌颂了伟大的爱情,战胜了死亡,以战胜恶魔而告终,另人观后热血沸腾!这部作品在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曾被人们称为永远的天鹅湖.他把芭蕾舞的优雅与柔美同交响乐的华丽与壮观在这部作品中结合的天衣无缝。同时也再现了他音乐中的壮观华丽与凄美的情感,并流芳百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的音乐风格

说到柴可夫斯基,当然不能少了他最后一部作品,同样也是他这一生当中最为成功的一部的作品: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前面我所提到的华丽而凄美的音乐情感在这部作品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注:很多参考书上指出,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由一个慢板引子转入到一个不是很快的快板旋律, 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而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第二乐章是温柔的快板,自始自终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第三乐章则是一段非常活泼的快板, 谐谑曲,有许多学者指出,此乐章是作者对过去的回忆, 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第四乐章是全曲的终曲,是一个哀伤的慢板,自由三段体形式,本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令人回味无穷。它的一切都证明了这部作品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最为第一流的精品!

通过以上三部作品,不难看出华丽壮观凄美的音乐风格始终烙印在他的音乐中,他虽然在婚姻上是个失败者,但他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与独到的人生观与爱情观,他追求柏拉图式的爱情,但往往事与愿违,他把已经得快乐的回忆,与生活中的不幸,对爱情的憧憬通过他的多愁善感在音乐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另后人受益无穷.他的许多作品在世界舞台上经久不衰,是许多音乐家心中的不可超越的目标与灵魂。

猜你喜欢

柴可夫斯基音乐风格交响曲
采访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选拔赛
浅谈陕西筝曲《云裳诉》的特色音乐风格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都招了
周末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