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美术的空间美

2015-07-12李晓萌山东艺术学院2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剧场戏剧舞台

李晓萌 (山东艺术学院 250000)

舞台美术的空间美

李晓萌 (山东艺术学院 250000)

舞台美术空间提供的是一个演员与观众、环境充分结合的合理的空间。舞台美术是由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和化妆五个部门组成,这五个部门的作用都是为舞台空间服务的。人们去剧场观剧,演员在一定环境中演剧都是需要有可游可居的空间。观众来到剧场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美的舞台空间,既可以有充分的审美感受,又可以融入到戏剧环境当中去,所以舞台空间的美是至关重要的。

关词键:舞台美术;空间;剧场;美感;生活

一场戏剧的体现,首先是演员需要一个合理的表演空间,才可以依据相关的支点做出合乎情感的表现。同样当观众进入剧场观剧,主要是为了观看到一个美的或者充满意境的情景。对于戏剧艺术,观众对它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舞台美术,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剧场、什么风格都离不开舞台美术,那么作为舞台美术就要尽一切力量使观众“观看”到一个富有美感的空间。在舞台美术设计中,最基本的就是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和化妆五个部门对整个舞台空间的考量,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肌理、不同形状的物体给人们带来视觉的感受,其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演员、观众以及环境的合理的观演空间,让观众和演员更好的达到视觉和心灵的撞击。

戏剧空间是由舞台美术设计师在根据剧本文字信息而进行的具有很强观念性的审美空间,是与剧本信息、剧场以及思想感情等因素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空间环境的营造。李﹒西蒙指出:“舞台布景设计艺术并非创造画面的艺术,而是要把画面与活的演员联系起来的艺术”。演员是舞台的主体,而空间是布景的灵魂。观众只有参与到戏剧中来,参与到演出环境中来,戏剧空间才能体现它的美。

一、幻觉性空间和非幻觉性空间

舞台美术空间中存在着多种样式的审美空间,但总体上说是分为还原真实生活场景的幻觉性空间和存在着隐喻性和抽象性的非幻觉性空间。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艺术模仿自然的基础上。在舞台美术的创造过程中,舞台空间是受舞台面积的制约的,但舞台空间的处理不是固定不变的,设计者在设计时会依据不同的演出而做出决定。不同的演出有不同的使用空间方法,通过舞台幻觉则可以扩大观众对空间的概念,感受空间带来的美感。

在幻觉性空间中要求演出在外部形式上逼真的模仿生活的自然状态,但是想要精准的,毫无改变的复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何艺术门类都是存在假定性的,在舞台上演员是主体,即使他们的演绎完全贴合了剧本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但是演员也仅仅是在演角色而不是角色本身,所以戏剧艺术不管是演员还是舞台美术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假定性。观众到剧场观看戏剧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和快感,通过幻觉性空间环境的营造,演员的表演达到以假乱真时,观众就会产生幻觉,这种幻觉的产生是建立在情景空间的构建上,在这基础之上演员才可以更好的进入情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舞台上追求的就是与现实生活的趋同,意图把真实的生活场景搬上舞台,这就是追求舞台幻觉,这是他对一部戏剧的演出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他要求演员要在“在艺术中达到儿童在游戏中所达到的真实和信念”。而在中国话剧的部分作品中也受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影响,如话剧《龙须沟》。

《龙须沟》这部话剧讲述的是在解放前,北京的龙须沟是一条臭水沟,在沟旁边居住的是下层劳动人民。大幕拉开时呈现给观众的是随时可能会倒塌的房屋和摆放凌乱的破缸、垃圾和碎砖头。这个场景十分写实,把穷苦的下层劳动人民在恶劣环境中的悲惨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开场就把观众带入了龙须沟的浓厚的生活气息之中。为了更加贴近当时的生活,在道具的制作和摆放上面都非常真实,满院子横七竖八的绳子上晒着各家的破衣破

被和一片阴沉沉的天空背景更加能显示出人们艰苦的生活和那个时代生活本来的面目。这样自然而真实的舞台美术空间的表达,使得观众、演员和环境完全融和在一起,使观众感受到话剧作品当中的喜怒哀乐则是它最真实的美。

非幻觉性空间是将感觉空间和想象空间融为一体,凭借观众的想象力形成的假想空间,依靠种种感觉因素来激发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20世纪之后,戏剧舞台上出现了一些反现实主义的戏剧形态和具有实验性的戏剧作品。也就是将之前写实的舞台空间更加趋向于写意。当然非幻觉性空间是相对于幻觉性空间而言的,在之前大部分的话剧作品中追求的是真实的,将贴近生活的最自然的场景搬上舞台,而非幻觉性空间则是要打破这种生活的真实,靠观众的假想来表现隐喻性的空间美。

它包含了各种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但是同样的目的都是打破真实的生活形态。胡伟民曾经讲过“我想突破些什么,想突破七十多年来中国话剧奉为正宗的传统戏剧观念,想突破我们擅长运用的写实手法,一种写意手法,到达非幻觉主义艺术彼岸。”为了使舞台美术具有更加夸张的表现力和刺激性的视觉感受,在布景上则具有强有力的象征和暗示性。幕布上夸张的人物景物造型,道具大小以及颜色的强烈视觉冲击,都可以充分的运用所具有的空间体现出舞台的魅力。传统的舞台形式中一般包括镜框式舞台、中心式舞台和伸出式舞台,在追求非幻觉时,它们被替代,更多的运用的可能是小剧场形式甚至是破旧的厂房都可以成为演员和观众进行交流的场所。在实验性小剧场戏剧中孟京辉和林兆华的作品在突破形式形态上有很多作品,就拿孟京辉的作品《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来分析在实验性戏剧中非幻觉性空间的体现。

这部剧的首演是在2006年,“两只狗”融入了意大利即兴喜剧、法国喜剧和中国传统喜剧的表演手法,他们看到了人生百态,也对生活产生了各种意见。舞美道具也只有几个用纸板做成的简易的小型房子,用来表现他们生活的城市的狭小与现实的高楼大厦形成反差,仔细观察纸箱的粘合也只是用透明胶带来固定。两块前后遮挡的画着抽象图案的幕布来表现光怪陆离的城市,道具和布景脱离了真实生活,整个舞台空间充满着诡异的气氛,可以看出舞台设计完全打破了现实的束缚,舞台的空间也异常的大,这种抽象的模拟在舞台上本身就是无法用现实主义的方式呈现,用非幻觉性舞台表现方式更能构造出舞台的张力和异乎寻常的美感。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两只狗”饰演了30个角色,使观众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体味纷繁的生活。

二、舞台空间的民族化

舞台美术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来的每一景物、每一服饰、每一妆容也同样在创造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人物行动的空间和意蕴。但是传统戏曲在当代意识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戏曲的舞台美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

在黄梅戏《徽州女人》中独特的舞美空间处理,使得观众深切感受到极富内涵的艺术技巧和无穷的艺术美感。在这部剧中,设计者将话剧中灯光处理的手法充分运用到了这部黄梅戏中,巧妙的赋予了其时代美又不失民族化的美。主要是采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变化,在每个阶段与剧情产生共鸣,从色彩中引导人们走进《徽州女人》的理性世界。在该剧序幕迎亲的一场戏中,一束红色的灯光使大红花轿置身于光影下,舞台周围一片漆黑,使得花轿显得尤为独特,迎亲的气氛也十分浓郁,使的偏僻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整个舞台空间以暖色调为主,使这部剧在外在的形式以及意蕴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在四幕剧中的最后一幕中,灯光暗了下来,那偏僻的山村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寂静和孤独,残墙深巷在一抹斜阳的映射下,显得斑驳沧桑,他们望着前方,生动的展示了在封建传统下一个女人对未来的人生之路的期待,在如此静谧的场景下,使得观众产生无限的遐想,使我们感受到了灯光与唯美主义相结合的升华。而作为舞台美术要做到的就是把每个场景空间、气氛、情调具体的表现出来,使不同的场次随着剧情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意境。

随时话剧的不断发展,小剧场戏剧的产生,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美术在适应时代的同时又必须时刻保持我们戏曲的民族化特征,只有将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才能使得戏曲舞台美术更加繁荣。

三、“小”剧场“大”空间

剧场的历史源远流长,古希腊和古罗马剧场是最早的两种典型的剧场形式。通过对这些典型剧场的形式的了解,对当代剧场建设也会有所启发。在古希腊剧场中,埃匹多拉斯剧场是一座保存最完好的剧场。

观众席围绕的表演场地为正圆形场地,正中心有一块圆石,直径为19米,是歌队表演的场地。在观众席的对面是景屋,开始景屋是供演员化妆、休息和储存道具用的,因为景屋在观众席的对面,也就是演出的背景,在演出中也常常起到布景的作用。在直径为118米的巨大剧场中,音响效果却很好,在最后一排的观众都可以听的很清楚。古老的半封闭的剧场中,只有观众席、圆场和景物三部分构成,没有过多的景片和道具的参与,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观众、演员和环境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中国的小剧场诞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普通形式的大剧场相比,没有固定的舞台和座位,表演空间小、演员和观众距离的拉近则是其三大特点。舞台美术空间的处理增加了更多的夸张造型处理,或者狭小的舞台空间堆满了相关的道具,又或者空空的舞台中间只是简单的摆放了一把椅子来提供演出的支点,这些安排都旨在与现实生活产生差距和对比,赋予一些剧目新鲜的生活气息,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国家大剧院的理念中,始终坚持的就是高水平的高雅艺术,各国大师的歌剧、音乐剧等都曾落地国家大剧院。在彰显高品味和专业的同时,也不失人文情怀和独特的传统,在舞台设施上小剧场和国家大剧院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剧院,同时拥有歌剧场、戏剧场、音乐厅和小剧场4个专业的演出场地,给世界各国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最完备的演出空间,同时也给舞台美术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创作空间。

但是不管是古老的戏剧场地还是科技先进的现代剧院始终都是为艺术提供了一个空间,或许简单或许奢华大气,主旨都是给观众和演员提供一个合理的观演空间,给观众一定的视觉感受,来体会舞台所带来的魅力。

在通过对上面三种舞台空间的分析后,可以充分感受到舞台美术所具有的美的意义。新事物的发展是无穷尽的,对于空间的认识永无止境,人们在日益注重审美主体的基础上,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发展,将会使舞台美术空间更加丰富起来,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空间去触摸舞台美术空间的魅力。

[1]韩生,胡佐.《舞台设计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8.

[2]胡妙胜.《当代西方舞台设计的革新》.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剧场戏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有趣的戏剧课
欢乐剧场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论《日出》的剧场性
开心剧场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