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众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及反思

2015-07-1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0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商业化过度

李 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000)

当代大众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及反思

李 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000)

当前我国的大众文化呈现出过度娱乐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发展一味的追求受众关注式商业化效果,完全忽视文化本身的艺术品味与文化内涵。文章从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入手,对文化过度娱乐化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危害及反思。

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反思

一、大众文化及其娱乐性

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文化传播方式,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文化生产方式,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且被广泛接受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具体形式包括:影视剧、电视节目、网络文学等。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使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推动文化发展多元化与文艺“百家齐放”的良好局面。但是随着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与商业化的特性被不断放大,文化产品开始一味的追求文化的娱乐性,商业利益成为文化发展的唯一寄托,文化的过度娱乐化成为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突出现象,“娱乐”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唯一驱动力。

二、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表现

(一)影视剧的过度娱乐化

纵观近几年的热门影视剧,许多影视艺术本身所应有的“寓教于乐”式文化引导作用已经淡然无存。商业票房成为电影制作者的唯一追求,在电影画面中为了迎合大众猎奇以及娱乐的追求,更是有着“没有床戏电影就不完整”的说法。为了提高收视率,电视剧的发展中出现很多过度娱乐化的误区。首先在剧情上一味的搞笑来满足观众的娱乐,内容上既没有电视艺术本身应有的艺术价值,并且缺乏道德内涵与人文教化的作用。此外电视剧类型中的穿越剧,抗战雷人剧等,这些电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而罔顾许多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影视艺术本身所应有的艺术性,单纯的满足人们快节奏的、低层次化的娱乐需求。

(二)电视节目的过度娱乐化

当前的综艺娱乐节目为了商业利益的需求,逐渐使节目变成了为了“娱乐而娱乐”,大众媒体本应富有的社会责任抛之脑后。本应推举草根明星的节目俨然变成了命运比惨的虚假泪点,大肆的选秀风波一浪高过一浪,相亲、恶搞经典类节目层出不穷。其次体现在新闻节目的过度娱乐化。新闻节目本应是社会透明化的“新闻武器”,但是如今的许多新闻节目为了提高自身的关注度,在新闻的表达上以及报道的形式上一味的追求所谓的猎奇、搞怪等五花八门的手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类的节目为了追求头版头条,炮制大量的虚假新闻或者虚假的新闻标题来欺骗大众,近几年虚假新闻的报道频见头条。

(三)大众文学的过度娱乐化

大众文学的过度娱乐化首先体现在文学作品或者作家明星化。现在众多作家在创作作品之后通过商业化的炒作,包装而达到商业化的目的,作家俨然变成了“文学明星”。其次作品本身的娱乐性完全代替了“文学性”“诗性”与“艺术性”。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专门盯住一些离奇古怪、耸人听闻的东西,添油加醋大做文章。许多书名便可看出这些作品已然没有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影子,创作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发泄个人欲望,或去迎合人们潜在内心的邪恶欲望。

三、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原因

(一)电子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

电子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所造成的信息环境的变化成为激发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潮流”的催化剂。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使文化快餐也随之成为大众接受的主要形式,面对繁杂的信息与时间的压榨,人们更加倾向于惰性的思考、直接式与快速化的娱乐形式。于是新闻开始习惯于碎片化的语言、不连贯的信息和毫无语境的内容。手机虽然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更加狭隘化,低头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社会个体普遍出现孤独、无聊的心境,而大众文化的“娱乐“使人们消解心中的负面情绪,搞笑、猎奇的体验消除大众心中的郁结,于是在大众的追求、纵容与追捧下,大众文化中的娱乐文化只剩下了“傻乐”式的娱乐。

(二)“利益至上”的商业化驱动

大众媒体受商业利益的驱动,更多的是单纯的为了娱乐而娱乐,完全忽略了文化应有的内涵。电视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断制作低格调的选秀类,相亲类等娱乐节目,“全民选秀”、“全民相亲”等节目层出不穷。收视率的竞争,导致搞笑和娱乐升级化,甚至不惜向庸俗化和低俗化发展。报刊杂志为抢夺头条,炮制虚假新闻,不经证实便大肆报道罔顾应有的社会责任。作为网络媒体在过度娱乐化上尤其过甚,许多网红借助网络推手,罔顾道德与文化,无下限作秀追求一脱成名等抢眼效果,娱乐的艺术审美性完全被商业化物欲膨胀所替代。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是驱使大众文化走向娱乐与庸俗的直接原因。

(三)大众媒介对受众需求的误导

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庞杂的信息与即时的传播在当今社会中不断造成类似于“拟态环境”的现象。许多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利用自身的媒介影响力,广泛营造不与实际社会现实相符合的虚假事实。面对纷杂的信息,大众对于事实无从考证的缺陷,一旦有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体相信“如此事实”,便会造成社会连锁效应,使大家信以为真,很多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真实的生活环境就是如此的想法,使得大众误以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应该如此,连锁化的反应造成了今天的大众文化奉行“娱乐至死”的发展信条。

四、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危害

(一)降低了大众的文化品位

大众文化应该作为雅文化的引路人,现在的文化本身所应有的精神性与内在的人文性则抛至一边,如果不加限制终有一天,文化的外在被各种所谓的流行与娱乐所包裹,而文化内在美荡然无存,那时文化便类似于舞台中的小丑一般只成为人们嬉笑与调侃的工具。人们对文化的品位会不断地下降,直至消失殆尽。

(二)弱化了社会公信力

影视穿越剧、翻拍剧出于收视率的追求对历史的严重篡改,使得历史真实基础并不牢固未成年人与年轻人,由于电视剧的误导,会使他们误以为这些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对真实的历史事件产生怀疑。虚假新闻事件更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严重破坏。大众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一旦传播虚假信息就会使得大众很难区分真实事件的真假,从而不再相信真实的社会舆论。今天的大众媒体为了抢占头条,而罔顾新闻事件的真实性,长此以往社会公信力会大大下降。

文化的真正精髓旨在引导大众进行美的体验而不是一味的讲求无聊傻乐式的文化糟粕的咀嚼。但是由于电子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受商业化利益的驱动,以及大众媒体对受众需求的误导使得我国当前的大众文化呈现过度娱乐化,庸俗化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引导大众文化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文化发展困境。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方亚琴.以电视节目为例对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2010(05).

[3]詹福瑞.大众阅读与经典的边缘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4]陶东风.无聊、傻乐、山寨—理解当下精神文化的关键词[J].当代文坛,2009(04).

李贺(1991-),男,河南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文艺经济学。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商业化过度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浅析“大众文化”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