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
——以川大江安校区为例

2015-07-12齐海红四川旅游学院艺术系610100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
关键词:江安大学校园校区

罗 君 宋 晶 齐海红 (四川旅游学院艺术系 610100)

论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
——以川大江安校区为例

罗 君 宋 晶 齐海红 (四川旅游学院艺术系 610100)

场所精神最早来自希腊文,是地方的精神的含义,在中国讲就是土地之神。土地是有神的,住在这里,在这里办公都是归属于它,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那么大学作为一种有鲜明特定属性——高校教育的属性场所,有它自己的本身的精神,特别是现在一些大学新校区的出现,又有着新的精神内涵在里面,或是说新的场所精神的出现,本文以川大江安校区为例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场所精神;大学校园;景观空间

一、川大江安校区背景

大学扩招翻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在近八年的扩招中,大学招生至少扩大了将近三倍以上。自扩招以来,我国每年普通大学本专科招生人数已从1999年的160万人增加到了2004年的447万人。在校生人数从413万人增加到1334万人。于是大量的青年学子走进了梦想中的“象牙塔”。在这么一个的大的扩招背景下,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扩大自己的校区,以满足扩招以后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川大也不例外,到2005年前后,川大本、专科学生人数将达到30000人,研究生人数增加到15000人,加上留学生1000人和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学生2万到2.5万人,在校学生总规模将达到6.6万到7.1万人。学校望江、华西两校区的土地面积近3750亩,现有条件无法满足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新校区的建设势在必行。而在选择具体的地点的时候,有水的地方肯定是优先考虑,而双流江安恰好有一条天然的河流,而且可以通过机场高速路到达,交通很方便,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川大江安区便形成了。

二、川大江安区整体布局

江安区总的定位是:以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校园信息化的特色成为中国一流大学校园之一。体现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基调;“曲水环绕,绿岛常荫”的主题;“疏密结合,错落有致”的布局特征。

(一)具体布局

校园总面积为3400亩,是由四条道路围合起来的一个大的场所,这个场所的特有属性就是高校。在四条道路围成的整个场所里,引入了一条天然的河流,从南向北贯穿了整个学校,但整条河流偏西,为了使水域分布平衡,在学校的中间做了一个很大的仿天然生态的人工湖,然后在东边也做了很多小的河流,这样就基本使整个学校都沐浴在水的环境中,水的出现使整个学校的活力大幅提高了。

整个建筑的布置沿东西方向,东边为教学区,西边为住宿区和商业区,两个区用长桥连接起来。介绍到这里,就已经知道了这两个区是一个很大尺度跨越。大尺度的跨越就会显得空旷,极有可能给人造成缺少归属感的感觉,但是校园中间的天然生态人工湖却使这种感觉几乎完全消失。经过现场对学生的调查,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大尺度的跨越能体现一个一流大学的风度。

(二)空间围合所形成的场所精神

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的场所,但是毕竟给人最贴切感受的应该是小的场所,而这些小的场所是由一些空间围合起来的,这种围合不是封闭,而是一种视觉空间上的界定,而这种界定往往体现在立面的关系上,比如人沿着长桥从西向东走,在立面上就会不断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会让你不断产生一种场所感。在长桥的最西边,首先映出眼前的立面是北边的美术馆,这样的感觉会是一种对艺术的好奇,接着就会看到天然生态的人工湖,或许这时的归属感最强,因为人总是向往着自然,然后马上就出现东边的现代建筑,再继续往前面走就是图书馆,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学习的场所,继续往前走就是景观水道,在河流的两边有很多川大历代的名人,称为历史文化长廊,有巴金、郭沫若等塑像及其介绍。川大的学子到这里来时,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同时对他们自身还有一种强烈的学习动力。

这种空间变化随着人的走动来布置得,这就要很好的衔接好每个空间每个场所,川大新校区在这方面通过一个长桥做的很好。要注意大空间的穿插,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空间与空间的相互影响,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场所的重要因素。

(三)川大的历史文化影响着江安校区的场所精神

川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所百年名校。于1896年开始它的起点,四川总督卢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建的四川中西学堂,开创四川近代教育的开端。经过100年的发展,新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个全国重点大学合并而成,并提出了“严谨、勤奋、求是、创新”八字校风,这八个字符合校风内涵、外延的要求,较好地继承和概括了原三校长期形成的优良校风,也体现了三强合并后的新川大所形成的新的文化氛围和校园风气。

而这种优良的文化氛围和校园风气一直延续着,虽然现在有了新校区,但这种精神不会因为地点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这种历史的沉淀始终在这个场所中沐浴着。

(四)校园制度形成的场所精神

如果一个学校只是不断的去以它的历史而骄傲,而不去发展,那么它也不会有什么新的跨越,当然川大肯定不是这样的学校,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是在不断的创新,在这里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川大这种新的场所精神。

2004年教育部日前发出“禁租令”后,众高校忙于动员在外租房的学生回校住宿,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学生工作人员则感到一阵轻松,因为这里的学生没有一人在校外租房。江安校区地处成都远郊,周边环境复杂,学校依据这种实际情况,实施了“半封闭”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学生工作模式,让学生感到了安全、舒适和便利。“半封闭”体现在对进出校门和宿舍的要求上。在新校区,如果不是周末和节假日,学生一般不能离开学校,如果在此期间需要外出,学生要向辅导员请假,经批准后,持统一印制的出入证方可离校。学生在晚上11时之前必须回到学生宿舍,此后还逗留于校园的视为违纪。

这种制度给这个场所注入了一中新的场所精神,众所周知,大学校园都应该是开放式的,但是川大江安校区的“半封闭”式管理,给这个这个学校的学子带来了一种学习上更好的环境,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学生和这个大的场所接触的机会,这就增加亲密感,更多地是增加了一种归属感,因为人的本性总是渴望自己去找到一种归属感。而这种校园制度在国内还是很先进的,应该值得其他的高校学习和借鉴。

三、小结

本文从川大江安校区的总体布局和一些内在的看不到的角度去进行了一些论证,但由于自己学识还不够,在很多方面论证和阐述还不足,而且我相信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会对大学校园的场所精神会理解的更加通透。

[1]http://column.bokee.com/136655.html

[2]四川大学蓝色星空站http://SC U.cn-bbs.org·[FR OM:211.83.117.7]

[3]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5/2943432.html

[4]王晓南.场所精神理论课堂讲义.西南交通大学未出版.

[5]艾志刚.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多样化[J].建筑学报,2005(06).

猜你喜欢

江安大学校园校区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人与塔克拉玛干的一群狼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人与塔克拉玛干的一群狼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保安连续19年献血5万毫升 相当于全身血量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