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的文化意蕴

2015-07-12宫丽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中国梦建设

宫丽

摘 要:“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关联体现了其文化意蕴:作为民族共同追求,中国梦丰富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作为社会发展目标,中国梦指明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梦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作为强国兴邦的精神旗帜,中国梦增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力与认同感;作为造福于民的民生纲领,中国梦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明了根本建设路径。

关键词: 中国梦;文化意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4-0124-05

精神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民族发展不可轻视的问题,更是全球化时代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传统儒家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与理想,对于正在带领人民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更高发展目标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建立起民族强大的精神家园更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使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主题,党的十七大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作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决策。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思想共鸣。“中国梦”一词甚至成为领衔中国社会的流行语而备受关注。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梦将人民的致富憧憬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国内学界更是掀起了有关中国梦的理论研究热潮:一是对中国梦本身的学理分析与论证,涉及中国梦的内涵、特征以及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尽管有各样的表达,但基本上已达成共识: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振兴梦,最终是人民的幸福梦,彰显了国家利益与个人福祉的统一。

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到实现中国梦,近代一百多年来的探索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和勇于担当的文化自觉意识。这里,有民主革命的上下求索,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求,更有改革时期的勇于创新、继往开来。中国梦不仅是一个政治宣言,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中国梦具有很多契合的因子:它们在近代中国的现实国情中萌生,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发展;它们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引,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为资源;它们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全国各族人民为实践主体;它们的实现都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对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作为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梦想,中国梦丰富了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精神的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为中华民族广大成员认同、依托、传承,包含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体验、心理状态、认知模式、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要素在内的精神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文化体验、心理状态、情感方式、认知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并非并列平行,而是层层包含、相互作用和联系着,类似于一个同心圆的结构。其中,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文化体验和生活感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它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并慢慢地积淀成人特有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而比一般的文化心理更深层次的是作为生活导向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以往价值生活实践经验和感受的凝结、升华,表现为关于一系列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等”。[1]人们确立了价值观,也就有了评判事物是非曲直的标准,有了行为的导向。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也是精神家园能够使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从根本上讲,个体精神家园就是建构人生的理想和信念,使人生有目标,心灵有寄托。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根本上就是建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民族共同理想和信念,在全民族形成团结奋发的凝聚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理想具有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是理性自觉生成的结果,而理想信念总是具体地表现为梦想,一个又一个梦想和目标的实现最终是为了实现最高的理想和信念。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目标,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个现代化、两个一百年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梦”反映了人们憧憬未来的美好愿望,是一种指向未来的、阶段性的、纲领性的理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理想与行动的统一,是个人与群体利益的统一。这一要义在中国梦提出伊始就已明确。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纵观历史,尽管不同阶级倡导的中国梦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它作为引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却毋庸置疑。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梦的特征表现在最广泛的民族共识、最强烈的民族情怀和最彻底的民族信念”。[3]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文化价值层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它们都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既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信念,同时也是中国梦发展目标的方向引领。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否形成、其理想信念是否稳固、其民族精神是否强大、其国民的思想境界是否高尚,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凝聚力的强弱。甚至可以说,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某种程度上是判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标志,是衡量一个时代精神文化自觉的尺度。因此,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守望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夯实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4]

二、作为团结奋进的发展目标,中国梦指明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方向

一个人、一个民族有了梦想就有了方向感,就有了精气神,就有了主心骨。中国梦包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思想内涵,如果说“富强”、“振兴”和“幸福”分别描述了一种美好状态的话,那么有必要为这三种状态制定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标准,“两个百年”目标即是从这一初衷提出的,表明了社会发展不同程度的进步。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就是说,中国梦是一个关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这里有经济层面的强盛,有政治和文化层面的文明,有社会层面的和谐,也有生态层面的美丽。“强盛中国,就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生活幸福;文明中国,就是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传承弘扬,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民文明素质高,社会文明程度高;和谐中国,就是社会公正、安定有序,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美丽中国,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环境良好,天蓝地绿水清。”[4]这些具体要求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更说明了中国梦实现的现实可能性,何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建设,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于这个梦想的实现。

作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不仅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建设应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各方面的建设统一起来。精神家园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离不开与社会建设其他各个方面的协调促进。经济的发展、民主法治的进步、公平正义的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将对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文化认同的增强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建设应密切关注和正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尤其要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的民生建设、与改善自然家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还应注重群体家园建设与个体家园建设的统一。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个体精神家园中的共有部分和最大认同,因此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否建设好,都要以个体精神家园的建设为基础和目标。换言之,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终是为了引领个体精神家园的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评判真善美的标准,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精神文化建设层面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确了方向,它引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朝着民族共同体利益的方向发展。当社会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评价标准,就可以使人们在行动上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三、作为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中国梦坚定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于追求梦想的民族。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惊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为了民族振兴,有识之士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一时间,“寻路”和“追梦”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也激发了有志之士为民族复兴而艰难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有过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改良,也有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事实证明,没有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和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最广泛的人民大众的参与,中国的革命就找不到出路,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只是一个空想。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艰辛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教训和经验一样宝贵和重要,它们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本本教条。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中国梦的思想资源、制度保障和路径选择。这是近代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艰辛探索的重要成果,也是鼓舞和激励中华儿女进一步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动着中国梦想的实现,也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增强了信心和动力。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指出了中国梦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联系。“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5]无论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是中国梦,最核心的问题乃是思想和理想层面的 “认同”。对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中国梦的认同是一种超越地理疆界和政治意识形态限制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它是价值主体自觉选择的结果。只有在精神文化本身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的条件下,只有在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只有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建立起认同和自信的情况下,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才能够被民族成员自觉地接受和选择。

四、作为强国兴邦的精神旗帜,中国梦增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认同感

世界近现代历史证明,凡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其民族文化是非常先进的,其民族精神是非常强大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认同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有助于团结和凝聚多方力量,激发民众热情与活力,步调一致地朝着共同目标迈进。同时,中国梦作为维系民族共同之根的根本力量,是民族文化自觉的体现,这样一种自觉,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有排斥也有吸纳和融合。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同世界各文明的对话,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中国梦所凝聚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具有民族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社会资源再分配及其社会出现的垂直分化,使社会成员逐渐分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会因利益需求和社会地位的差异,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念”。[6]于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人们的价值观表现出多样化、分散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多元的梦想需要共同理想的引导,个体的精神家园也需要群体共有的精神家园去凝聚力量。毛泽东曾经说过:“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 [7]只有通过主流价值观的引领,统合多元价值观,才能形成团结一致的群体合力。

共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是群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情感基础,而“共同的理想、信念、信仰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一个团体、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员团结起来的精神基础精神动力”。[8]因此,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意识和共同的情感成为群体精神家园凝聚力形成的必要条件。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经过民族成员自觉的价值选择后所达成的思想共识。中国梦就是群体思想共识的重要体现,它是在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目标、价值取向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合力。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能够产生对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把民族成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五、作为造福于民的民生纲领,中国梦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明了根本的建设路径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5]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概括了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代表人民、依靠人民和为了人民。人民的梦,道出了中国梦为民造福的精神实质,也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指明了基本的建设路径——关注现实、关照民生、关心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首先表现在中国梦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国家、民族和个人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因为民族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道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因梦想而强大的民族,现代意义的“美国梦”指的是:“在美国,每个人通过自己努力不懈的奋斗便都可以获得成功,过上理想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4]从这一内涵来看,美国梦指向的是个人的成功和富裕,而中国梦的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方面,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要落实到实现人民幸福的目标上。既有个人的自由发展,又有群体的团结进步,还有社会的和谐幸福,中华文化的家国观念和群体意识体现于此,这也是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重要表现。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表现在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价值取向。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存在思想观念的障碍,还存在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在统筹兼顾中调整利益格局,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中国梦”体现一个由国到家的过程,而“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由家到国的过程。[9]中国梦中,人民幸福是具体而丰富的,它既包含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自豪感、使命感,使个人的奋斗与改革的实践联系起来,也包含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要为个体梦想的实现建立平台、创造条件。“鼓励每个人都树立自己的梦想,并创造条件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0]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还表现在人民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实现中国梦,需要群策群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中国梦是建立在国家、民族和个人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人民的梦,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梦之队”的一员。实现人民的中国梦内在地要求统一群体意志、凝聚群体智慧和发动群体力量。革命先行者李大钊有段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也同样说明了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奋斗,惟有团结民族才能强大,惟有奋斗梦想才能成真。

结 语

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也具有很多能够契合的因子。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生相依,相互促进,贯穿于中华民族近现代的探索之中。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探索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现实、文化相结合,并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创新史。从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根据现实探索科学合理的建设路径,去凝聚共识、激发活力、增强实效。中国梦的提出,从理论上回应了这一现实问题。从中国梦的视角深化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对于个人心灵的启迪与净化、对于在全社会弘扬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对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增强,对于民族团结和两岸和平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具体的实践对策来看,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耦合建构应注重把体制建设、民生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国民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育理想信仰,践行核心价值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真正地把这种文化的认同内化到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之中。

参考文献:

[1] 李德顺.新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73.

[2] 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

[3] 汪玉奇.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J].农业考古,2013,(1).

[4] 周显信,卞浩瑄.“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梦”的启示[J].探索,2013,(2).

[5]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5434.htm,2013-03-17.

[6] 王淑芹.国家、社会、个人——中国梦的价值主体[N].光明日报,2013-04-10.

[7]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8] 魏长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自觉体现四个统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9] 康来云.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N].贵阳日报,2013-03-25.

[10] 刘云山. 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27/c83855-21629000.html,2013-05-27.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中国梦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文化意蕴探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