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昌遗风:维吾尔族民歌浅析

2015-07-12吐尔洪司拉吉丁吴媛姣新疆艺术学院830001贵州财经大学550025

大众文艺 2015年6期
关键词:维吾尔吐鲁番维吾尔族

吐尔洪•司拉吉丁 吴媛姣 (新疆艺术学院 830001;贵州财经大学 550025)

高昌遗风:维吾尔族民歌浅析

吐尔洪•司拉吉丁 吴媛姣 (新疆艺术学院 830001;贵州财经大学 550025)

吐鲁番古称高昌,是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是西域商贸、文化、政治中心。多种文化交融的结果令维吾尔族民歌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元化发展势态。对吐鲁番地区民歌的发展成因进行分析,对促进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开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音乐形态

吐鲁番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色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文化发达,是一座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于一体、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合于一身、多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名城,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是新疆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能歌善舞,有“歌舞民族”的美称。传统的维吾尔族民歌从题材上可以分为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与民族成分和语言一样,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体系十分丰富,囊括了世界上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是维吾尔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系。

一、丰富多彩的维吾尔族民歌

吐鲁番素有“历史文化”名城,更有“歌舞之乡”的美称。绿洲人任着自己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苦中取乐的豁达情怀,互助友爱的传统风格,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其中最负成名的区域文化当属维吾尔族民间音乐。

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有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种民歌近百首。分传统民歌和创作民歌两类,传统民歌多用维语演唱,维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创作的民歌则多以汉语演唱。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就内容可分为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牧歌、习俗歌等类别。维吾尔人把擅长演唱抒情、叙事性民歌的歌手称为“那黑夏其”(意为歌手),把在民间歌舞聚会上自弹自唱歌舞性民歌的能手称为“乃额米其”(意为歌舞乐手)。

代表曲目有:《美丽的维族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大坂城的姑娘》《亚克西》《阿拉木汗》《莱丽古力》《你送我一支玫瑰花》《思恋》《情人》《阿瓦尔古丽》《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思恋》《阿娜尔汗》《牡丹汗》《加乃》《山情歌》《云雀之歌》《鸽子在屋顶盘旋》《新疆是个好地方》《高高的白杨》《莱丽古力》《情人》等等。吐鲁番维吾尔民歌的歌词多为严整的格律诗。以四行一段,每行7音节者居多。每行7个音节的有4+3和3+4两种基本音步类型。押韵方式以尾韵为主,闭音节相押时,除了元音相同或相近外,末尾辅音若不相同则必须相近。以四行一段为例,常见韵式有:双韵(jup kapiy)xxyy;三韵(q kapiy)xxyx;偶行韵(ara kapiy)xyzy;全韵(tutax kapiy)xxxx;交叉韵(aImax Kapiy)xyxy等。吐鲁番民歌中使用的衬词“情人”“痛苦”“生命”等词汇,起到加强语气、深化词意、渲染气氛等作用;专用衬词一般采用人名、地名、花名或用来说明歌曲中心思想的语词,具有点题和扩充结构的作用。

在维吾尔族民歌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情歌。而且情歌所占内容最多,具有热情洋溢的特点;劳动歌主要有猎歌、牧歌、麦收歌、打场歌、挖渠歌、纺车谣等;历史歌用口传形式,记录了许多维吾尔族历史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习俗歌包括婚礼歌、迎春歌、迎雪歌、挽歌、封斋歌等。1民歌内容涵盖了抒情、叙事和歌舞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有双人舞和众人同舞等多种艺术形态。由于维吾尔族先民高昌回鹘人曾游牧民族,各种大小聚会必有载歌载舞的情景,这种歌舞实称之《麦西来甫》;以吐鲁番地区民歌为伴舞的《赛乃姆》是维吾尔民间极为盛行的传统自娱性舞蹈。民歌伴奏乐器为热瓦普和弹布尔,都它尔,艾捷克,沙塔尔,湖西塔尔,笛子,手鼓等。这些民歌和歌舞成为维吾尔人劳动、放牧、狩猎、礼仪、婚礼、集会、交友中愉乐和交流的的重要手段,因此,民歌是维吾尔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物质,更是吐鲁番地区极富特色的人文历史。

由此可见,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民歌不仅题材丰富,旋律多采,内容广泛。比如《大地》《古丽亚尔》《阿亚热爱》《达阪城的姑娘》《艾热能曼》《你的情深》《孩子还小》《砸碗的情人》《阿其力》《阿那努尔汗》《似水流》《亚克西》《纳孜尔库姆》《阿拉木汗》等,这些沿袭至今的高昌遗风,经过世世代代维吾尔人连续不断的审美实践与审美加工,就使得绿洲人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们是维吾尔人生活中的精神家园,更是研究维吾尔族历史、宗教、民俗、语言以及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

二、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采用了东亚、西亚和欧洲三大乐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的乐舞尤为突出。依据表演形式,维吾尔族民歌有套曲和单歌之分。根据有无伴奏,又可分为徒歌和相和歌。徒歌有长调、短调之分,相和歌分为有固定节奏型的与非固定节奏型的两类。

首先,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内容感情真挚、充满着理想与追求。对家乡和亲人流露深情的眷恋、把高尚情操的推崇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曲调既突出民族个性又具有浓郁的区域风格。从高昌维吾尔古代民歌(节选)中就能得到证实。如高昌民歌《怀念亲人》:2

1.白云翻滚,是四方要下雪吗? 我那白发苍苍的老母,是因悲伤而流泪吗? 2.乌云翻滚,是要落雨下雪吗? 我那年迈的母亲,是因忧伤而流泪吗? 3.春云(雷)滚滚,是要落雨吗? 我那年轻的妻子,是在落泪吗? 4.秋云翻滚,是要下大雨吗? 我那心爱的两个幼子,是在流眼泪吗? 5.我的宝贝儿,像逃跑的马驹,是要找自己的爸爸吗?我亲爱的胞弟和弟媳,是要找自己的哥哥吗? 6.我贴身的五十壮士,是要找自己的主人吗?别则克里克3(村)的妇女,将要(悲痛)心碎吗?7.我身边的所有战士,是要找自己的主人吗?他们盼望相逢的日子,一口气等得十分忧伤吗?4

其次,维吾尔族民歌感情炽烈,对比鲜明,色彩浓郁。其旋律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调式丰富,交替频繁,大多为七声音阶。自然音阶的七个音皆可作为主音,而且大多有调式交替和半音变化。二是节拍多样,有2/4拍子┃D.T D T ┃┃ D.T D┃,还有5/8拍子┃ D T T D T ┃、7/8、9/8等复合节拍。节奏型方面常有切分节奏、三连音、四连音等变化。切分节奏有时弱起,有时强起,在歌舞性的民歌中还常用统一的节奏型贯穿全曲。三是大多为非方整性曲式结构,各乐句常长短不一,旋律富于延伸性。音乐旋律线丰富多样,有上升型、波浪型、下降型多种。音乐在展开中善用重复、变化重复、模仿呼应、对比等手法。在音阶调式方面,采用中国传统宫调式的民歌多,徵调式、商调式次之。属于欧洲乐系的民歌以自然小调为主。5

如吐鲁番民歌《阿拉木汗》:

1.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弯月,她的身腰像绵柳,他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发抖。阿拉木汗什么样?身段不肥也不瘦。2.阿拉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6为她黑夜没瞌睡,为她白天常咳嗽,为她冒着风和雪,为她鞋底常跑透。阿拉木汗住在哪里?吐鲁番西三百六。7这是一首流行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王洛宾编曲。“阿拉木汗”是维族姑娘喜欢用的名字。这首歌舞曲以双人歌舞的形式,一问一答,赞美了鲜花一样美丽的姑娘阿拉木汗。歌曲是多段词的分节歌。曲调以第一乐句为基础变化发展。在每一乐句重复一次后,接一段短小的副歌,最后将第一乐句变化重复两遍,然后引向高音区结束。全曲形成单三部曲式(A+B+A)的结构。旋律具有优美的歌唱性,四、五、六度的音程跳进与音阶式的上、下行级进的结合使用,有着维吾尔音调的鲜明个性特点。节奏富于舞蹈性,切分节奏的频繁运用使乐曲轻快活泼的效果更加突出。再加手鼓的伴奏,使人不由得听之欲舞。经作曲家谢功成改编的合唱曲《阿拉木汗》已成为我国许多合唱团体的保留曲目并多次出国演出,深受人们的喜爱。8

综合分析,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的艺术形态全面体现了维吾尔族的民族个性和文化传统,是维吾尔族智慧和审美创造的成果,是维吾尔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瑰宝;是反映本民族历史、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百科全书;是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不可替代的历史见证。

三、回顾与展望

综上所述,一方面,吐鲁番有利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天然的自然环境,使它成为西域商贸、政治、文化中心;另一方面,生活在吐鲁番地区的绿洲人具有对音乐特殊的情感和杰出的才华。他们用智慧和审美观创造并保存了内涵丰厚、旋律多彩、节奏丰富并富有区域特色的民歌文化,又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民歌艺术文化这一精神瑰宝并不断完善。同时,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亦从古到今不离不弃的伴随着绿洲人。几乎没有哪一个绿洲,在文化面貌上像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从文化上,吐鲁番好似一块巨大的海绵,从多方吸收精神文化与文字形式,而并不把它们规范化或格式化。尽管吐鲁番盆地正好处于古丝绸之路两线通道交汇点上,多么富于国际性,而民族文化却始终以主人翁之势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是中国精神与突厥回鹘精神高度融合的结果。我们祈愿吐鲁番维吾尔族民歌这枝民族艺术之花,永远盛开在祖国的西部边疆,盛开在天山南北,鲜艳夺目,永不退色;祈愿吐鲁番维吾尔民歌这一传统艺术像圣洁的天山之源源远流长,永不干涸、宛如塔里木河一路欢歌流进祖国怀抱; 吐鲁番维吾尔族传民歌,就象古丝绸之路上的珍珠,永远镶钳在绿洲之上,与各民族传统音乐艺术共同汇中国文化的浩瀚星空。

注释:

1.刘琨主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0.

2.选自班格和拉赫马提1933年发表在美国《大亚洲》杂志上的《古代吐鲁番民歌》。这里的选文选自耿世民译编的《古代维吾尔诗歌选》一书.

3.班格和拉赫马提译作“闺中”.别则克里克为吐鲁番北部地名.

4.《新疆乡土文学作品选读》编委会选编. 新疆乡土文学作品选读 高中版[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8.8:233、234、235.

5.刘琨主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

6.指乌鲁木齐

7.胡雪城编. 中国百唱不厌歌曲[M].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480.

8.编写组编,音乐欣赏 教师教学用书[M]. 辽海出版社, 1997:74.

本文系新疆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招标课题:《吐鲁番维吾尔民歌调查与研究》XJEDU060113CO3成果之一;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侗族音乐文化生态及现代意义研究》12BMZ027中期成果之一。

吐尔洪•司拉吉丁(1976-),男(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人,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少数民族音乐。

吴媛姣(1968-),女(侗族),贵州从江人,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音乐,民族学。

猜你喜欢

维吾尔吐鲁番维吾尔族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探析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在新时期的传承发扬路径探讨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分析
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木桶
吐鲁番的高
吐鲁番,漫过香甜的长风(散文诗 外一章)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