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的外交棋局
2015-07-11
本刊特约报告员
“一带一路”下的外交棋局
本刊特约报告员
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
“一个重点”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两条主线”是做好和平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对于“一个重点”,中国将全面推进“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不断扩大彼此利益契合点;同沿线国家共同探讨互利合作的有效途径,重点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陆上经济走廊、海上合作支点的建设。
“一带一路”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发扬,又是有着巨大现实需求的合作构想,展示了中国对开展国际合作的新理念、新思路。“一带一路”建设旨在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促进亚欧非区域内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要素流动更加便捷,市场融合更加深入,最终实现各国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建设的涵盖范围和主要内容
从“一带一路”的布局上来看,它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是中国至中亚、蒙古、俄罗斯、欧洲(波罗的海);中国至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带一路”的地域和国别范围是开放的,源于但不限于古丝绸之路。未来“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很多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实体可能更多,开放性也更强。“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国欢迎各国、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都能参与到具体的合作中来。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一起就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深入研究,经过一年多时间,形成了《愿景与行动》文件。3 月28日,经中国政府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对外发布了这个文件。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可用数字“1”到“10”加以概括:
1就是以共同体为目标,共同体包括利益、责任、发展和命运共同体。最终目标是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富有东方的特色,比较灵活,也有包容性,跟欧盟的共同体不太一样。
2就是两个翅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辅相成,并行推进,构成一个整体,共同致力于亚洲、欧亚大陆及其附近海洋的整体振兴。
3就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三大基本原则。“共商”即无论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阶段还是推进阶段,不管是规划还是具体的项目,中国都会和相关的国家商量着办事,不会搞任何形式的强制和垄断。“共建”即发挥各国、各方的比较优势,大家各尽其力。不是中方一家的独角戏,而是各方的协奏曲。“共享”就是大家一起做大蛋糕,同时公平合理地分配好蛋糕。中国不会独享利益,也不会独家拿大头。
4致力于亚欧大陆约40亿人口通过区域合作、互联互通和工业化共同走向富裕之路,生活水平能够上一个大台阶。历史上的工业化局限在发达国家约10亿人口,而“一带一路”要惠及40多亿人口,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同时让中国的发展惠及亚欧非国家。
5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为主要内容,软件、硬件建设和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过去一年里,沿线各国已经实现了高层引领推动、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平台作用等五个方面的早期收获。
6建设陆上六大走廊,即中俄蒙、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此外,海上有两个方向,一个从中国的沿海港口经过南海到印度洋,另一个从中国的沿海港口经过南海到南太平洋。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骨架。
7七个资金支持平台。“一带一路”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资金支持是重要体现。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以及其他投融资平台,将带动各国政府、机构、企业和民间资金积极投入具体项目。
8侧重八个领域的合作,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能源资源合作、金融合作、生态环保、海上合作、人文合作。人文合作和其他领域合作同等重要。
9《愿景与行动》中有很多值得大家研究和重视的新话。第一,提出“一带一路”是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第二,明确讲陆上要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几大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第三,明确提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不会输出污染。第四,提出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一万个政府奖学金。第五,全面阐释中国各个地区、省区市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同时提到港澳台以及海外侨胞的作用。第六,明确提出以扩大开放倒逼国内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第七,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第八,提出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海关统计去年各中欧班列货运总额接近50亿美元。第九,提出共建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以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
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
10文件列举了依托国内国际各十个平台。国际上十个多边平台是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国内十个是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以及广东前海合作论坛。这只是举例,其他一些平台也在发挥积极作用,今后也可能诞生一些新平台。
“一带一路”重点方向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西北方向):通过新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中亚、中东欧等国家,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中蒙俄经济带(东北方向):连接东三省,向东可以抵达绥芬河、海参崴出海口,向西到俄罗斯赤塔通过老亚欧大陆桥抵达欧洲。现已开通“津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物班列。
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西南方向):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印度、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路):福建为核心区,通过环渤海、长三角等地区的港口,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了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一带一路”的各项工作。
在政策沟通方面,中方与沿线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与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卡塔尔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科威特签署了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丝绸城”有关合作的备忘录,与摩尔多瓦、白俄罗斯签署了政府间经贸合作委员会(分委会)框架内加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马来西亚启动了海洋领域合作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签署了海洋领域合作文件,与南非签署了双边海洋领域合作文件,与瓦努阿图签署了海洋合作协议。
在设施联通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实现一批引人瞩目的早期收获项目。例如,中(国)俄(罗斯)同江铁路桥已开工建设,中(国)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瓜达尔港东湾快速路(疏港路)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建设了一批跨境信息通道项目。中(国)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新开通一批国际航线,新增一批“72小时过境免签”机场口岸。中缅天然气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投入运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开工建设。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热电站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2号火电站二期工程开工。
在贸易畅通方面,与俄罗斯、马来西亚分别推进产业园区合作新模式,与印度签署在印度开展产业园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印度尼西亚签署印尼—中国综合产业园区协定。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中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工业园、中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与俄罗斯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政府间协议和企业购销合同,签署西线天然气合作项目政府间备忘录。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谈判和中国—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区谈判,完成了中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区联合可行性研究。
在资金融通方面,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和丝路基金这两大投融资平台,已启动筹建。丝路基金入股三峡南亚公司,与长江三峡集团等机构联合开发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这是丝路基金成立后的首个投资项目。此外,中国积极推动与沿线尚未正式建立监管合作机制的国家签署银行业、证券期货业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推动在区域内建立监管协调机制。积极支持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金融机构间合作,加快在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新批准了6家沿线国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强化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投资功能。
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大力开展人文合作。与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以及国际电影节、国际旅游节等活动,在斯里兰卡、老挝等国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组织实施了“丝路书香工程”和“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推动与沿线国家在图书出版、影视作品创作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年多来,已累计向沿线有关国家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1.8万名。与南亚、东南亚、中亚国家共建国家联合实验室迈出实质步伐,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工作成效显著,中国—东盟遥感卫星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此外,中方特别注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与印度签署了加强跨境河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俄罗斯签署在防洪减灾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柬埔寨、老挝签署了水资源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土库曼斯坦签署林业与荒漠化防治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波兰、伊朗签署林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与罗马尼亚签署森林、湿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新加坡签署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与东盟各国合作制定并实施《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行动计划(2014—2015)》,启动制定了《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2016—2020)》。推动实施《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建立了中印尼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环境联合实验室。
一辆辆中国列车成为驰骋在非洲大陆建设“一带一路”的“名片”,顺着轮轨的延伸,展示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崭新形象,宣示着中国轨道交通的品牌实力。图为南车株机生产核心区准备交付使用的新型机车组。
4月21日,福建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海上丝绸之路为题材的大型舞剧《丝海梦寻》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出。
“一带一路”建设基础坚实,前景广阔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已经得到近60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性项目,是中国的创举。泰国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发展战略相辅相成,泰中开展铁路合作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铁路修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繁荣。沙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与当今世界开放合作、互利发展的大势一致。尼泊尔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有助于促进地区各国交流互鉴和共同发展,有助于激活地区发展潜力,使“亚洲世纪”早日到来。中国与俄罗斯、欧盟、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埃及、沙特、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发表的联合声明写入对方支持或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容。东盟、南盟、上合组织、阿盟、欧亚经济委员会、海合会、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等多个重要国际组织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或同意与中方对接合作。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绝大多数国家致力于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内外融合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属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国情和发展水平各异,发展潜力巨大。各国都将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重视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主张推进亚洲合作和亚欧合作,对古丝绸之路有美好的历史记忆和情感,都有与中国深化合作的良好愿望。
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基础好,潜力大。中国是“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投资来源地和最大出口市场。2014年中国和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超过了1.1万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26%。中国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0亿美元,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中国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金额达644亿美元,占总额的45%。中国已设立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在23个沿线国家设立了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些园区已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国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将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有意愿的国家发展自由贸易关系,从制度上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相互市场开放水平。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各类双多边交流和沟通机制,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沿线国家加强沟通协商,集思广益,各尽所能,各施所长,群策群力,抓紧推动一批有共识、有需求的重大合作项目,尽快让合作成果惠及沿线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是中国周边外交、经济外交,特别是中国区域合作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一带一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和优先,契合亚欧大陆的实际需要,有助于实现中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愿景和行动规划,既没有冷战和集团对抗背景,也不是援助方和受援方的关系,更不是任何国家的地缘政治工具。中国向沿线国家提供的援助,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的产能合作基于比较优势和市场规律,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商业运作为指针。
“一带一路”继承和超越了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贸和人文交流之路,也是互尊互信和合作共赢之路。习近平主席讲,“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潮流,立足亚洲、造福亚洲,维护亚洲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自主决定对外政策的权利,致力于实现亚洲的合作安全与整体振兴。
“一带一路”不针对任何国家和任何战略,可以与各种机制和倡议和谐共生。中国欢迎世界主要力量建设性参与亚太事务,尊重各国在本地区的合法权益。“一带一路”是经济和人文合作的倡议,原则上不涉及领土和海洋争议问题。共建“一带一路”,只会增加有关国家的共同利益和战略互信,为化解矛盾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带一路”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增长战略的积极贡献。大规模、多元化的互联互通方案,将深化沿线国家的相互依存,改进供给,创造需求,优化资金使用提升沿线各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地位。“一带一路”上的经济合作项目,都要尊重东道国的法规,都要遵循国际规则和高标准运作,都要采取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相关企业都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有政治外交的感召力,也有经济上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我们希望并相信,沿线各国将进一步坚定信心,排除困难,完善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早期收获,使“一带一路”越走越宽广。
“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中国品牌成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更了解“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也能够在营商中交流发展经验,促进经贸、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建设寻求加强与中亚、东南亚乃至欧洲、非洲的深度联动和互惠互利,这给中国企业更多有所作为的机遇,交通、基建、电力、服务业等行业尤为可期。
短评
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亚、非、欧国家开展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对东西方文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