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与控制

2015-07-10李殿佐

卷宗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施工

摘 要:如何规范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确保工程按合同规定的内容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减少工程变更和索赔,合理有效地控制投资,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最大经济收益的关键。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如何规范合同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包括:规范处理合同中施工条件等的改变和施工方案的改变;规范工程变更和索赔等。

关键词: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控制

Abstract: How to regulat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ensure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project as 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finish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Reduce the engineering change and claim for compensation,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investment, it is to ensure that the key to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sures of how to regulate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Includ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in the contract specification processing and so on changes and construction scheme; Norms engineering change and claims, etc.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Control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最大经济收益的关键[1]。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合同管理仍存在众多问题,如下所示:

1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企业合同法律意识淡薄

许多建筑企业经营运作不规范,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合同意识。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虽然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但有些建筑企业在签署合同时不依据此合同文本,内容不全,对权责和义务的规定不明确'导致签署的合同流于形式。2014年,北京市建委抽查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109个,发现有72%的合同不规范,一旦这些工程发生纠纷,建筑企业必将承担许多隐形的风险和损失。

1.2 承、发包双方的行为不规范

建筑工程的承包人有时为了业务需要,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签订合同[2]。例如,有些承包商在自身不具备项目施工资质的情况下,为达到承包工程的目的,非法向发包人行贿或者假借其他有承包资质企业的名义进行虚假投标。另外,某些发包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合同规定中排除自己的主要义务或者任意修改合同内容,扩大自己的权利。例如:发包方暗中以垫资为条件,违法发包;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工程验收合格后,不及时办理账务结算,拒付工程款等。

(三)合同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逐渐落后,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现有的合同文本对管理环节和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缺少相应的规定,而且对一些基本要约也未作出明确规定,承、发包双方存在钻合同文本漏洞的情形。在合同管理体系上,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管理程序也不是很明确,存在着规定的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的情况,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机制。

为了保障履行合同的权力、责任、义务,规范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控制施工成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 建立合同管理机构与制度,做好施工合同交底

现在很多施工企业设立了专门的法律顾问室来管理合同的谈判、签署、修改、履约监控、存档和保管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这样的一个专门部门[3]。由于施工过程的长期、复杂,投资大风险高,施工合同管理是非常专业化且要求相当高的一种工作,必须要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来完成,而不应兼任,甚至是临时管理。

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活动及其运行过程的行为规范,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合同管理的关键所在。施工企业只有拥有一套完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以供合同管理机构和人员在工作中参照执行,才能将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完善的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应当包括:施工企业合同内部会签制度、审查批准制度、印章制度、检查和奖励制度、合同管理目标制度以及合同管理质量责任制度。

在建立合同管理机构与制度的基础上,应应对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程小组负责任进行合同交底,组织大家学习合同文件和合同总体分析结果,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施工企业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等。

在进行合同交底时,应首先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程小组或分包商。落实的合同和合同分析文件有:合同事件表(任务单,分包合同);施工图纸;设备安装图纸;详细的施工说明等。重点对如下几项进行技术、法律的解释和说明:工程的质量、技术要求和实施中的注意点;工期要求;消耗标准;相关事件之间的关系;各工程小组(分包商)责任界限的划分;完不成责任的影响和法律后果等。同时加强合同实施前和其他相关方面(业主、监理工程师、分包商)的沟通,召开协调会议,落实各种安排,强调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常性的检查、监督,最后,通过相应经济手段来保证合同责任的完成。

2.2 强化合同法律意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时,承包商由于缺乏法律和合同意识,对合同的条款往往未经仔细推敲就草率签订,致使对方在违约情况下,自身处于不利地位[4]。因此在签订工程合同过程中,承包商要树立较高的法律意识,要对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进行认真审查,尽可能的减少合同纠纷,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同时,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法律水平、经济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更多更丰富的专业知识,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2.3 规范处理合同中施工条件、施工方案的改变

合同中提供的施工条件及地质资料,是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确定投标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确定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3]。由于设计阶段的不同、设计深度不同、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工程实施阶段合同中提供的施工条件及地质资料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工程实施阶段,正确区别和处理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变化及其导致的施工方案改变,按照合同规定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处理,是合同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正确区分变化和改变的性质,是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的组成部分。

合同中规定应提供施工企业的施工条件,业主没有按合同规定提供,地质资料由于设计阶段和设计深度不同引起的变化或设计方案的重大变更,属于业主责任,由此引起施工企业施工方案改变和增加的费用,应由业主承担[4]。例如:业主没有按合同规定时间或规模提供施工用地、施工道路、施工供电等,地质资料中提供的土石类别、断层范围发生变化等。当然,由于施工企业的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改变、施工方法不当增加的工程投资、完善合同中施工方案不足或改变合同中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施工企业原因延误的赶工方案等增加的费用,应由施工企业承担。例如:施工企业施工场地布置超出了合同中规定的征地范围、建筑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总价承包的场内施工道路、施工供电方案的改变等。在正确区分这些变化和改变的同时,各方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去履行,属于业主的原因引起的,就应按照变更或索赔给予施工企业补偿;属于施工企业原因引起的或应由施工企业承担的,就应由施工企业承担。不能把施工企业合同中规定的施工方案或工艺流程改变作为合同外项目。如果业主随意改变合同中提供的条件,或要求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合同中的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可按照合同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诉或索赔。

2.4 加强合同履行管理,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要加强合同管理,分析不可避免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透彻地分析出风险,就不可能对风险有充分的准备,则在合同履行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对风险大的工程更要强化合同分析工作。在合同履行中,推行索赔制度是相互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

工程变更和索赔是建筑工程实施阶段不可避免的,也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工作[5]。如何规范工程变更和索赔,不仅是维护合同各方的权益,同时也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建成的关键。所以,在工程施工阶段应规范工程变更和索赔的程序及处理方式。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控制是工程施工的核心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要抓好合同管理的对策,把好合同签订关,做好合同实施管理,重视合同后评估的等。建筑合同管理的业务面很广,每项业务都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每项业务之间又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业务范围包括:进度控制、图纸和规范、工程施工设备、材料、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条件、安全检查、现场会议、合同变更和索赔、工程风险的合理负担、工程验收、劳务和分包合同的管理、仲裁和纠纷的协调处理、档案资料管理等。但是,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是有重点的,只有突出重点,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中的合同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缔约双方明确法律 关系和一切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基础,是业主和承包商在实施合同中的一切活动的主要依据。有效的合同管理于控制是促进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建设目标(质量、投资、工期)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制度的改变和完善,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与控制要规范化。只有规范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相关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严格履行合同中规定的权力、责任、义务,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建设才能按期、保质、保量建成,造价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文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施工合同管理的几点体会[J].陕西建筑.2012(12).

[2]宋子东.施工合同经济问题的原因浅析与防范[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3(4)

[3]李维红.谈施工合同的编制及风险控制[J].山西建筑.2013(8).

[4]贾孝良.浅谈建筑上的合同管理[J]. 中国 科技信息, 2012,(24).

[5]施云峰. 基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国科技信息, 2014,(15).

作者简介

李殿佐,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招投标与工程造价等相关领域工作。

猜你喜欢

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施工
探究企业劳务用工和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