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鸭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2015-07-10侯强红王先坤邓兴珍
侯强红,谭 磊,王先坤,邓兴珍,刘 伟,※
(1.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3.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畜牧水产局,湖南怀化419600)
鸭属于水禽,其消化系统常寄生着许多寄生虫,包括原虫、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等,其中的某些寄生虫病严重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寄生虫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养鸭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国内有关调查报告均发现鸭消化道寄生了大量虫体,绝大多数养鸭省市均有鸭消化道寄生虫病报道,各地感染率及感染种类不尽相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龙文波对黔东南州麻鸭寄生虫种类调查发现鸭寄生虫感染率高达100%,检出虫体共52种,其中吸虫22种,占42.31%,;绦虫16种,占30.77%;线虫9种,占17.31%,棘头虫2种,占3.85%,大多数混合感染[1];王华东对四川省崃市土鸭寄生虫病调查中共检出虫体和虫卵8种,其中吸虫6种,占75%;线虫2种,占25%,感染2种以上寄生虫的鸭子有8只占40%,混合感染的比例相当大[2];欧俊秀对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家鸭寄生蠕虫的种类调查发现所有被捡鸭均100%感染蠕虫,且均为2种以上蠕虫混合感染[3]。
随着芷江县规模化鸭场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鸭场的疫病防治工作。芷江县在规模化鸭场寄生虫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开展的不是很多。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芷江县具有代表性鸭场消化道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合地理位置、管理和天气等因素,找出当地鸭场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提出适合芷江县气候、地理条件下,鸭消化道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病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为芷江县鸭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鸭群来源
从芷江县的小河口、吴家垄、麻英塘、公平、蟒塘溪、冷水溪六个具有代表性的鸭场进行了采样,六个鸭场中存栏量1万羽以上规模化鸭场有2个,两千羽左右鸭场有2个,数百羽农村散养鸭农户2个。具体的动物数见表1。
表1 采样数量
从芷江县的不同规模的6个芷江鸭养殖场的随机选择了480羽芷江鸭。根据鸭场存栏量和鸭不同生长阶段,随机采集不同日龄雏鸭、成鸭的粪便,每份10g,分别装于保鲜袋,标注鸭场名称、编号、带回实验室逐份检查,当天不能检测的样品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备用。
1.2 方法
1.2.1 剖检
(1)消化系统检查及寄生虫采集[10]的虫体应随时放入预先盛有生理盐水和记有编号和脏器名标签的平皿内。(2)吸虫的整体染色装片制作。
1.2.2 粪便检查
(1)首先是配置饱和食盐水,冷却后备用。
(2)将被检芷江鸭粪便定量,每份为2g左右,并加入10倍的饱和食盐水混合调匀。
(3)用粪筛或纱布过滤到平底管中,使管内粪汁平于管口并稍微隆起为好,但不要溢出,静置30分钟左右。
(4)镜下观察,或用载玻片沾取页面后翻转,加盖玻片后镜检。
(5)虫卵计数,对定性检查中呈阳性的粪样,一般常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定量检查。方法:取2g粪便混匀,放入装有玻璃珠的小瓶内,加入饱和盐水58mL充分振荡混合,通过细的粪筛过滤,后将滤液边摇晃边用吸管吸出少量滴入计数室内,置于显微镜台上,静置几分钟后,用低倍镜将二个计数室内见到的虫卵全部数完,取平均值,再乘以200,即为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EPG)。
1.2.3 虫种鉴定
粪便检查则根据虫卵(或卵囊)形态和大小确定虫种。剖检则把制好的标本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虫体结构,根据虫体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如吸盘、卵巢、睾丸的位置、数目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虫种[4-7]。
2 结果与统计
2.1 粪检
表2 粪检结果
3 讨论
3.1 芷江县主要地区鸭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粪便检查和解剖检查,对芷江县6个主要代表地区480羽鸭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发现绦虫、线虫、吸虫感染率极高,感染率分别为41.7%、70%、68.33%,大部分鸭都存在复合感染,其感染主要以吸虫和绦虫为主,部分地区幼鸭粪便亦检测出球虫卵囊,从感染强度来看,以冷水溪农村散养户的吸虫感染强度最大,究其原因,是由于鸭长期放养在同一水塘和稻田内,而在水塘和稻田内存在这些蠕虫的中间宿主如淡水螺类等,鸭又喜捕食螺蛳和小鱼、小虾,因此,鸭易因食这些中间宿体内的吸虫囊蚴而受到感染;可见其发生与鸭的饲养方式关系很大,农户散养比较喜欢舍外放养,其较容易接触吸虫的中间宿主淡水螺,而舍内饲养的鸭,其吸虫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因此在对以冷水溪为代表的农村散养,在对吸虫病的防治上首先要改变饲养方式,尽量减少舍外放牧,同时在该病流行的夏秋两季,定期使用抗吸虫药物(如丙硫苯咪唑、硝氯酚等)进行驱虫。同时注意搞好鸭圈的环境卫生,做好粪便定期发酵处理,保持鸭舍清洁干燥。
3.2 对芷江地区鸭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的建议
该次调查发现鸭体内寄生虫感染多为混合感染,表明寄生虫感染给鸭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一定危害,需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鸭人的防疫意识、普及鸭寄生虫预防知识;加强鸭场管理,建立鸭场免疫管理档案,明确鸭场法定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政府为鸭场提供技术服务和疫情监测,以利于政府部门及时掌握疫病流行新动向、了解广大养殖者的需求和愿望、动物疫病预防与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调整传染病控制计划,向医疗工作者和动物饲养者预告疫病动态,介绍医疗、饲养等新技术,尽快消灭和控制芷江县鸭类疫病以确保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养殖技术人员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2次以上,或定期检查粪便,一旦发现虫卵应立即驱虫。加强饲养管理,大、小鸭应分开饲养,不到可疑的中间宿主多的水域或稻田放养鸭,尽量做到不饲喂生的螺类、水草。有条件时应进行灭螺,消灭中间宿主。
[1]文 波,杨国师,杨国良.黔东南州麻鸭寄生虫种类调查[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2,1(2):1-4.
[2]王华东,韦俞军,黄明英,等. 四川省邛崃市土鸭寄生虫病初步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0(1):103-104.
[3]欧俊秀,曾迎爽.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家鸭寄生蠕虫的种类调查[J].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 nce,2010,31(5):151-152.
[4]秦建华,李国清.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1-9.
[5]许金俊.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教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6]邱汉辉.家畜寄生虫图谱[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7]B.W.卡尔尼克.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第十版),1999:103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