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众筹”解众愁

2015-07-09韦达韬

当代党员 2015年6期
关键词:支农众筹农产品

韦达韬

互联网金融+农业项目=产业发展助推力

——培养和打造第三方支付、P2P小额贷款、农业股权众筹、农业保险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金融产品,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

2014年金秋九月,长寿区洪湖镇,稻浪滚滚。

“这一大块田,大概能产5000斤。”张怀忠走进自家田中,搓开一支稻穗查看长势。

相比别人家施化肥的稻田,张怀忠家只施有机肥的水稻长势相形见绌。

“虽然产量不高,但我的有机大米一斤能卖到5元,比去年要贵3倍多。”张怀忠说。

而且,这个钱半年前就已经通过“社区支农在线”农业众筹平台预付了。

“作为互联网金融分支,众筹与农业的结合,将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一场革命。”“社区支农在线”负责人李文强说。

众愁

说起张怀忠,在当地颇有名气。

“张老汉种的大米香。”四邻八乡有口皆碑。

洪湖镇气候条件优越,自古盛产优质大米。

尤其是张怀忠种出的大米,全由传统农耕方式精耕细作而来。

“基本不施化肥,这样种出来的大米生长期长,味道巴适。”张怀忠说。

但这种做法耗时耗力,而且卖不起价钱。

随着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村里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

“爸,别种了,又不挣钱。”儿女们劝说张怀忠。

但张怀忠坚持留下一块地进行传统耕作。

“留下自家吃,多出的送给亲戚朋友吃。”张怀忠说。

张怀忠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我们在耕作这一块的知识已经没有人传承下去了,也许用不了十年,村里就找不到会种水稻的年轻人了。”

其实,这反映了当前农产品生产的一个尴尬。

一方面,优质的生态农产品往往“藏在深山无人识”。

“生态农业投资大、周期长、融资难,导致很难上规模。”李文强说。

另一方面,追求健康有机农产品的人却无处可买。

“他们不怕多花钱,却怕买到不安全的农产品。”李文强说。

这种舌尖上的众愁,是挡在生态农业发展面前的一块坚冰。

如何破冰?

“我的武器是农业众筹。”李文强说。

对接

“大爷,你今年多种点水稻吧!”

2014年4月的一天,李文强找到张怀忠。

“种出来卖不掉怎么办?”张怀忠直摇头。

“怎么会卖不掉,就怕你不种。”李文强一脸笃定。

这次李文强找张怀忠,是为自己刚成立的“社区支农在线”寻找项目。

2013年在台湾考察时,李文强偶然接触到一种新型农业发展理念: CSA(社区支持农业)。

CSA模式即让农业从业者和社区居民建立直接联系,农业从业者寻找愿意预定他们农产品的社区成员,直接把农产品送到社区居民家里。

“我们把这个实体社区的概念扩展到互联网上,搭建了一个农业众筹平台。”李文强说。

简单来讲,这个线上平台就是发布农产品众筹项目,先筹集资金,预付给生产者,生产者根据需求进行种植,农产品成熟之后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

在几番劝说下,张怀忠最终接受了李文强的建议。

很快,长寿区洪湖镇有机生态大米的项目在“社区支农在线”平台上线了。

在项目介绍里,每份大米200斤,需要预付1000元,10月份送货到家。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们只限定了20份。”李文强说。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项目很快被预定一空。

“很多人打来电话,找到我们要求增加名额。”李文强说,“而与这个项目一起上线的生态蔬菜众筹等,均很快达到众筹目标。”

旗开得胜,李文强却很冷静:“这只是第一步。”

互动

2014年6月初,张怀忠开始把稻苗往大田移栽。

这天,李文强如期而至。

“作为项目管理者,我要代表消费者对生产者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李文强说。

而这也是农业众筹与预售不同的重要一点——

农产品众筹要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

“我们不但要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也要让消费者放心。”李文强说。

移栽完后,李文强一把拉住泥泞满身的张怀忠:“来,大爷,我们一起跟稻田照个相。”

“照相干嘛?”张怀忠有些茫然。

“这个要给我们顾客看啊。”李文强解释。

拍完照后,李文强把照片通过网络发给消费者。

“这样,消费者就可以直观了解到农产品是谁生产的、怎样生产的。”李文强说。

而为了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社区支农在线”还开通了微博、微信,定期或不定期发布众筹项目的进展情况。

在有机大米众筹有进展的同时,有机生态蔬菜众筹项目已经开始进入回报阶段。

沙坪坝区的谢文宇每周日都可以得到当天农场产出的一筐“捆装整齐,非常新鲜”的蔬菜。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不定期到农场参与劳动体验,实地监督农场的种植生产过程。”谢文宇说。

“与电商提供的服务相比,农业众筹还提供了一个附加价值——参与感。”李文强说。

共赢

2014年10月,重庆大学教师王德鸣家中。

这天,王德鸣领到了众筹的200斤大米。

“颗粒饱满。”初看之下,王德鸣并没发现大米有何不同。

淘米、入锅、插电,王德鸣同老伴一起静待。

没过多久,香气开始四溢。

“哇,好香。”

“叮”的一声,米饭熟了,老两口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用鼻子嗅着。

一口下去,王德鸣几乎流出泪来。

“这就是小时候吃过的味道啊。”王德鸣感叹。

这边是消费者的赞不绝口,那边张怀忠也收到约定的最后一笔款项。

“真没想到能收入这么多。”张怀忠脸上笑开了花。

张怀忠的示范效应一出,周边的村民纷纷找到李文强要求合作。

“那段时间,很多消费者反馈,一定要预定明年的大米,还要加量。”李文强说。

与此同时,“社区支农在线”的众筹项目正一个个落地开花。

有来自城口县的有机山核桃和新鲜板栗;

有来自奉节县的应季鲜果脐橙;

…………

不到一年的时间,“社区支农在线”完成了十几个农产品众筹项目,初期的众筹金额就达40多万元。

更让李文强高兴的是,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培育了消费者和生产者,还培养了一批“新农人”。

“我们的团队,现在绝大部分是‘90后,我们有一个共同目标——为生态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李文强说。

猜你喜欢

支农众筹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众筹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新闻众筹初探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