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农业转型五重力

2015-07-09

当代党员 2015年6期
关键词:吴晓波字号工业化

2015年4月14日,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正在举行。

“现在民间两把‘火,一个是股票,一个是‘互联网+。”财经作家吴晓波第六个发言,这是他的开场白。

吴晓波座位不远处,正是点燃“互联网+”这把转型大火的主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如今,行走互联网企业或传统企业,无一不在讨论“互联网+”。

同样,这把“火”也烧到了传统农业上。

于是,“互联网+农业”成了不可回避的遇见,二者又会撞击出怎样的火花?

先来看看先行先试者的试验。

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前任书记黄浩讲过一则趣闻。

电子商务在沙集兴起时,他初到沙集,还没来得及抓治安,却发现治安奇迹般变好了。

原来是电子商务把当地劳动力都吸光了,平时喜欢惹是生非的人也被卷入其中,抽不出时间去滋生事端,治安自然就好转了。

这只是互联网与农业碰撞出的点点星光。

改革开放,推进了中国农村的巨变。

但农业的生产方式与同时代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比,差距仍然是代差级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农村迄今为止,一直是在传统工业化社会的框架下进行建设的。

我们可以把中国农村与工业化的“二人转”历史分成两段:前半段,中国城市要工业化,农村的经济基础,全部设计是为城市提供原始积累,可以说是农村围着城市转;后半段,城市工业化基本完成,要反哺农村,城市开始(相对地)围着农村转。

睁眼看世界,差距出现了:在“农”字号、“工”字号之外,“信”字号(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社会)已经出现了。

世界先进水平的农村社会,已开始向“农工信”转向。

当信息化生产方式正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带动力量时,传统生产方式却仍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主要带动力量——这是中国农村落后于时代的一大原因。

所幸的是,“信”字号这把火已经点燃——中央推出了“互联网+”发展战略。

“互联网+”发展战略,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打开了一扇窗,将全方位改造与重塑传统农业。

今年初,重庆审议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应用,推动农村信息化与特色产业、特色效益农业、生态旅游业等深度融合。

如何才能深度融合呢?本刊推出了这组策划,希望您能借助“互联网+”,找到农业转型的“五重力”——

信息平台+农情预测=市场波动抵抗力。

物联网+农业生产=产品品质拓展力。

电子商务+农产品销售=产品利润保障力。

互联网金融+农业项目=产业发展助推力。

信息化整合+全产业链=“第六产业”孵化力。

这“五重力”,将牵引农民实现“在宽带上增收、在键盘上小康”。

猜你喜欢

吴晓波字号工业化
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擦亮晋字号特优农业品牌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吴晓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规范“消字号”产品 增强用药安全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10万+资讯为何会被疯传?——基于《疯传》STEPPS 原则以及吴晓波频道样本资讯的实证分析
你喜欢干什么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种松山庄藏书目》负字号书目标注——周广业父子著述考略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