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康复期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5-07-09于艳洪
于艳洪
【摘 要】目的:探索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康复期老年心力衰竭的心理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70例康复期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通过焦虑量表考察两组患者不良心理,并就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和护理后,全都好转出院;观察组焦虑评分(42.1±4.3)分优于对照组(48.5±4.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4%)优于对照组满意度(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救治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老年患者康复。
【关键词】康复期;老年心力衰竭;针对性护理;焦虑;满意度
心力衰竭是心脏的结构或功能衰退损伤心室充盈或射血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是老年常见病症之一,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力衰竭发患者数正逐渐上升,有报道指出,65岁以上老年患者,患心衰的比例可达4%~6%[2],其中的合并症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危害老年患者生命健康。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一定程度缓解老年心力衰竭症状,为此本文提出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70例心力衰竭缓解期患者,男39例,女31例,年龄61~77岁,平均(67.2±5.3)岁,单纯左心衰竭23例,单纯右心衰竭19例,全心衰竭18例。心功能均在Ⅲ~Ⅳ级,除原发性心脏疾病外,多数患者伴有一种以上疾病,伴肾功能不全者7例,肝功能不全者4例,心源性腹水肿5例,脑血管疾病者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疾病介绍、病情监测以及定期电话随访等;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
①心功能分级护理:对于心功能Ⅱ级以下(包含Ⅱ级)患者,建议患者除了完成规定的治疗活动外,每日还应坚持散步10~15min,时间最好为饭后或晨起后,若患者行走不便,则建议其在病床上完成适当的轻体力活动;心功能Ⅲ级患者建议不开展活动,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Ⅳ级心功能患者建议其应完全卧床休息,保持舒适的姿势,取坐位或者半卧位,护理人员应按时巡视(15~30min/次),随时关注病情的变化,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发生褥疮,对于特殊患者可建议其床上排便。
②用药护理:对病情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护理措施,如服用洋地黄类药的患者,用药前应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脉搏,如果观察其心率突然加快或每分钟心率低于60次并伴有异常节律,则需马上停止用药,迅速上报至主管医生;用药前还应详细地询问患者是否伴有毒性反应现象,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黄视、腹泻及头痛等,确认无以上症状后方能用药;应用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及降低后负荷,以改善心功能,减低氧耗,增加心搏量和心排出量,使用这类药物要注意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
③心理护理:由于文化修养、性格及职业不同的患者,将表现出不一致的心理行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应该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及安全的医疗环境,采用亲切及热情的态度为患者服务,让他们能够全面地认知疾病、了解不良情绪给治疗和预后带来的不利影响等。另外,还需为患者介绍各类治疗仪器的使用条件、功能特点及使用的必要性,为其排解心理顾虑,相关的医务工作者应全面地监测患者情况,取得患者的信任。尽量地集中检查与治疗,为患者提供熟练、轻巧的操作,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
④睡眠护理:一般来说,老年心衰患者入院后,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再加上身患疾病,需频繁接受各项检查和治疗措施等,患者的心理便极易出现紧张、烦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无法入睡。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应该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及安全的医疗环境,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当患者进行睡眠阶段时,需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外界对患者的干扰,如应尽量降低或关闭治疗仪器的杂音,显示器屏幕应背对患者,将报警音降到最小值,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地延长血压的测量时间间隔。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确定的评价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问卷,满分100分,统计80分以上患者记为满意,满意度=满意人数/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中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应用(χ-±s)描述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t检验,如果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70例老年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和护理后,全都好转出院;观察组护理前焦虑评分为(53.4±4.9)分,对照组为(53.9±5.1)分;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为(42.1±4.3)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5±4.7)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1.4%)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论
护理措施的及时有效是抢救老年性心力衰竭成功的关键,综合护理模式根据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更加有针对性,结合合理的用药指导,缓解由于长期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并从睡眠着手,有效保证患者睡眠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生活品质。结果显示,综合护理模式下,观察组焦虑心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相比常规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吴慧芬,樊志明.真武汤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 (3):171.
[2]吴彦.心力衰竭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1(3):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