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信息化时代学习的变革
2015-07-08张萍
张萍
摘 要 信息化时代的翻转课堂模式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分析翻转课堂的优势,并以微课为载体,描述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 翻转课堂;微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37-03
1 前言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这一时代改变着人们交流、学习、生活、工作、娱乐方式的每个方面,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展示了美好的数字化乐园,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时代的改变要求教师彻底重新思考怎样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给学生提供同样的激励。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而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教学模式的创新。
2 信息化时代的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微课程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通俗地说,就是传统上在课堂上做的事情改为在家里做,传统上的家庭作业则在课堂完成。翻转课堂打破了教学常规,将课堂时间进行了彻底的调整,教师的角色发生巨大的变化。
翻转课堂有助于差异化教学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在“流水线”上接受教育,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来到课堂时都做好了学习的准备。有些学生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有些学生对课程主题不感兴趣,也有些学生对现今的教学模式感到失望。教师要对全班50多名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无法实现的。
而在翻转课堂之后,学生观看视频,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并问出恰当的问题,教师只需提供专业的反馈。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帮助学生,而不是传递信息,这使真正的差异化教学成为可能。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大多数时间在教室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可以对每名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在课堂开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有可能是做实验,有可能是探究性活动,也有可能是定向问题解决活动,或是一次测验,在一堂课上学生完成的活动通常不止一种。翻转课堂足够灵活,可以让缺勤的学生不再落课,让能力各异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翻转课堂能教会学生承担自己学习的责任 在传统模式教学时,学生只是“坐着听课”,等着教师告诉他们该学什么,如何去学,什么时候去学。有了翻转课堂模式,学习的责任就落在学生身上。由于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是预先录制下来的,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理解其中的内容。他们能以适合自身的节奏学习,并可以帮助他们做好时间的管理。学习再也不是强加在他们自由之上的枷锁,而更像是一种等待探索的挑战。教师开放对学习过程的控制,由学生自己接手,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
翻转课堂有助于建立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模式下教学,教师总感觉到筋疲力尽。教师总觉得自己每时每刻都要像“在舞台上演出”一样,需要精力,需要热情,而且通常觉得自己在唱独角戏,得不到学生的反馈。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课程内容讲授转变为教学指导,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学生之间交流时的情况。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像是在交谈而不是讲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更多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理解、启发、补充等活动,这样教师与学生交流彼此的观念、情感和理念,共享彼此的见解、知识和思路,丰富教学内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效果。学生来到课堂是为了继续学习或证明已经掌握了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来学习知识,通常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和谐与高效。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
下面以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以微课为载体,分析翻转课堂的操作路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中职工科非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全书内容由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组成,内容较多,涵盖了交直流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为他们将来涉及到电的知识打基础。但全书知识点较多,内容繁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很低,部分知识点需要多次讲解,才能完全讲透。针对这些特点,如果以微课为载体,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微课,指的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2]。 微课以其“碎片化”“个性化”“移动化”“情景化”的特征成为翻转课堂最有效的手段。
1)课前准备阶段。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设计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课程及编制相应微练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以“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为例,制作微课的脚本如下。
系列名称: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微课程名称: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知识点描述:本知识点主要讲解的是普通二极管的极性判别,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以及使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质量的好坏。
知识点来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先修知识:PN结的结构和特性,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课程类型:讲授型、演示型、练习型。
适用对象描述:中职一年级学生,对于简单直流电路有一定了解,能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endprint
设计思路:首先以充电器中的元器件识别引入二极管,讲解从二极管外观上判别二极管的正负极的方法;接下来用视频示范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正反向电阻,从而判别二极管的正负极以及质量的好坏;以霓虹灯引入发光二极管,为特殊二极管的判别做准备。
教学过程结构如表1所示。
2)课程实施阶段。
①课前。教师在信息化平台中发布微课视频及学习资源,可以是学校网站、内部服务器、教室电脑,或者是班级QQ群、云盘等多种资源,或是刻录成DVD给上不了网的学生。同时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做笔记,并在课堂上针对看过的视频问一个有趣的问题。比如有学生问道:有三个引脚的二极管吗?二极管还有什么样的形状?二极管在电路中能起什么作用?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观看视频的情况。
②课中。首先针对学生的问题集中答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笔记和提出的问题,找到有共性的问题,比如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内部结构等,在课堂演示分析讲解、解除疑惑。接下来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并判别二极管极性和质量好坏。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最后进行评价总结。要求学生完成拥有自评和小组评价功能的电子任务书,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自动接收每个学生的任务信息,并通过Office软件进行整合。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的动态跟进,起到辅助教练的效果。
③课后。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建立适宜的评估系统,客观地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做到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益。在形成性评估过程中,教师评估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制订补习计划,可以让学生重新观看教学视频,或是指导学生查阅教科书,或是浏览可供参考的网站,或者是直接和他们探讨还不甚明了的概念。
4 结语
翻转课堂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为教师和学生都开启了另一片天空。在无“网”不胜的年代,教师面临一个选择:是要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冒着聪明的学生无聊、学习困难的学生迷茫的危险,用一整堂课来教学生如何恰当地进行电路分析?还是制作一份教学视频按需分给学生,不牺牲课堂时间而是做直接的授课指导?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请放手接受挑战,为翻转课堂开展一段艰辛的教育旅程吧。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4):33-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