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2015-07-08戴文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方法高职

戴文琛

摘 要 首先对高职院校的税法课程进行教学定位,接着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望能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 高职;税法课程;教学方法;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77-02

现今所有的财经类学校均开设了税法课程,大多作为会计类专业的主修课程,因此,税法课程的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由于教学性质和教学目的的差异化,使得税法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这一特定学生群体的适应性。纵观前人研究成果,多从教材、课件、考核等方面进行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高职教育的目的出发,对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作简要探析。

1 税法课程的教学定位

税法课程在会计类专业中属于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涉税业务的处理方法及独立纳税申报的能力。各个学校在本门课程的课时安排上分为32、64、96、120节课不等,导致各校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也各有千秋,如有的仅仅介绍法律条文,有的仅解释几个主要税种,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这些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是极不适用的。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对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做到高认知、熟操作。因此,高职教育十分强调“教、学、做”合一,这种教学理念应当被教师贯彻到完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税法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如何计税,还要求学生能够完成自主报税,并对税法的各个税种作全盘了解。

2 税法课程的教学思考

要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做”合一,要使高职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迅速适应单位的岗位需求,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以下几点。

各类知识融会贯通 我国现行税法中共包括19个具体税种,目前市面所有税法教材均按具体的税种来设置章节内容,这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按照每个单独的税种来讲解计算方法。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纳税申报的对象绝不仅仅只是某一个税种,其业务范围往往涉及多个税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各个单独税种的计算方法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税种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企业的一笔业务会涉及哪些税种。例如,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在其经营过程中会涉及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除了对各税种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外,税法还应当与其他课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横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税法和会计的对比之中。很多人认为,会记忆能计算就是学好了税法,实则不然,税法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不可能孤立于会计之外,两者其实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在企业所得税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就税论税,在针对一笔具体的业务时,应当将税法和会计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比较、对比讲解。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将会计和税务的规定紧密联系起来,在两门课程的学习中做到印象深刻、游刃有余[1]。例如,在对于包装物押金增值税的讲解中,企业在收到包装物押金时,会计上计入“其他应付款”这一科目,并不确认收入,企业没有收入未产生增值额,也就不涉及增值税的相关处理。

税法与其他课程的纵向联系主要体现在税法和税务筹划之间。税务筹划的目的主要在于学会如何在合法、合理的情形之下规避税务风险,为企业降低税收支出;且税务筹划是建立在税法基础之上的,若是税法基础为零,将无法进行税务筹划。针对两个不同领域,有的学校开设了两门不同的课程;有的学校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将两门课程进行了糅合。笔者认为,在讲授税法课程时,有必要向学生提及税务筹划的相关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解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的内容时,可在年终奖计税的基础上加上与其有关的筹划问题,由于事关学生日后的个人切身利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令学生对此类问题牢记在心,并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加以应用。

理论实践紧密联系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最大的不同体现在本科教育侧重理论研究,旨在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而高职教育侧重实践操作,培养的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课时安排上比本科院校更侧重于实践学时,每门课程均为实践课、理论课同时进行,并且实践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20%。

学习税法,要求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独立为企业完成纳税申报的工作。为达这一目的,除了要求学生对计算熟悉外,还应当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的报税流程,对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方法熟练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程的同时,应当向学生展示纳税申报表的结构,并设计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填写。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在实训室安装电子报税模拟系统,在教师讲授完每个具体的税种后均能针对该税种进行全面的模拟报税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税额计算方法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快速熟悉企业的报税模式,两相得宜[2]。

在纳税申报的讲解中,要特别注意难度较大的税种,如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在对这两个税种进行纳税申报内容的讲解练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具体业务应纳税额的计算,否则纳税申报的练习中将寸步难行。由于税法涉及各种类型的资格考试,相关的练习在市面上也十分多,但是这些练习之中有的过于简单,有的难度偏大,并非完全契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自行设计案例,做到范围全面、难度适中,能覆盖相关税种纳税申报的所有主表和附表,让学生先掌握相关案例的税额计算方法,再针对案例进行纳税申报的模拟,一一对应,效果更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税法时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第一堂课是极其关键的。第一堂课应当让学生对税法有一个全盘的概念,初步了解“税法是什么”。笔者曾尝试制作一个小动画,把大多数的税种糅合在一个故事里,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看完这个动画后,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就能形象地浮现在脑海中,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除了关键的第一堂课外,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还关注在课堂上,否则有虎头蛇尾之嫌。在税法的课堂上如何才能抓住学生的眼和心呢?笔者认为可从这些方面着手:关注娱乐新闻中与税收有关的内容,以明星的话题新闻引出税收的相关知识;以微课形式制作小视频、小动画,化枯燥的理论知识为活泼生动的形象;介绍中外在税法差异上的趣闻,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轻松一笑;讨论生活中遇到的涉税业务,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处理;指导学生进行情景剧的创作,引导他们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教学中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各税种进行对比,将税法和会计、税务筹划进行联系,要求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相关技能,让学生能真正学好、做好、用好,毕业即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承相.税法学课程教学中的专业差异倾向性[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6).

[2]翟东进.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5).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方法高职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