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体育课程的网络编排与设计

2015-07-08刘忠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模块

刘忠举

摘 要 从设置体育网络课程的意义出发,拟设计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的体育网络课程,为现代体育教学提供参考性建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

关键字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40-02

1 引言

体育课程是授予学生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课。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觉地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使之精力旺盛地学习和生活。

目前,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紧跟时代和教育改革的步伐,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尤其是体育课程的设计和编排要更注重科学化、合理化,同时更要注重对于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以便更快、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近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证明,网络课程体育教学,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现代化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从设置体育网络课程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体育课程的网络编排与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方法。

2 体育网络课程的意义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然要求 体育网络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体育课程的网络化,使学生的学习不受空间、时间方面的限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调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体育网络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真正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丰富教学资源,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资源的互动、交流、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丰富了体育教学资源。体育网络课程通过远程传输,同样教育资源的施教能力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再受限,学生不用受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学习体育课程知识。开放的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接触不同风格、不同表述方式的体育教学资源,有助于开拓思路,拓宽知识面,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体育网络课程也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目前,由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陈旧、呆板,不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体育教学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人的体育素质的提高。而体育课程的网络化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也能促进体育活动的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3 体育课程的网络编排与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科学性、合理性原则要求体育课程内应该与体育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特点、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体育教学的目标,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应用技术使体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体现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同时,课程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遵循该原则而设立的体育网络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让其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具有健身性与文化性 体育课程的网络编排和设计要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把知识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让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推动体育课程融入校园文化、社会文化。

重视体育网路课程的交互性 体育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表现形式上,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更生动、有趣、丰富多彩,集视频、图片、声音与文字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其次,体育网络课程让学生变成寻求知识的主体而不再是客体,已经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参与,并且融入其中,实现学生与网络体育课程之间的交互。总之,将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运用于体育课程的编排和设计上,使体育网络课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项演示、模拟生动、有益理解等显著特征。

4 体育课程的网络编排与设计

体育课程内容模块的设计 体育课程的网络编排和设计应该体现多样性、多元性和多层次,既要能够满足一般学习主体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强身健体的要求,也要能够满足特殊主体对于相关体育课程学习的需求。本文仅就体育课程内容的编排与设计进行分析,具体可从主修课程、选修课程两种模块来构建体育课程的网络知识架构。

体育网络课程的编排最为关键的就是体育专业主修课程,也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主修课程提供培养学生作为体育专业化人才所应具备的一般知识与能力结构,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体育知识。

因材施教是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网络课程的编排和设计上应该增加选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和爱好提供充足的空间。体育网络课程的选修课程能够让学生自主决定选修不同的课程,以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发展和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下也可以设立多个子模块,如运动生理学、健身概论、足球、篮球、排球等课程。体育内容模块包含内容越多,覆盖面越广,设计越科学、合理,就越能够满足学生体育全面发展的需求。

体育课程网络功能模块的设计 体育课程网络化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不同学习需求,为学习者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因此,体育课程的网络编排和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主体,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这样学习者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与需求自由地选择相关的体育知识进行学习。体育课程功能模块课根据主体的不同,具体分为如下功能。

1)学习功能模块。该模块的设计应该结合学生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利用好网络应用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体育学习、交流和共享的功能。该功能模块可以设计几个子模块,如学习模块、交流模块、互动模块、共享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设计能够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进行视频的播放、课程的查询与下载等。该模块的设计,同时也能够丰富教师的课件资源,拓宽教学思路,提升体育教学课件的水平。

2)管理功能模块。该模块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教师上传体育教学课件、发布教学活动公告、进行课程管理。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课件转化成为图片、动画和声音形式的体育课件进行上传,并可以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增添、删减;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进度、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课程指导和帮助,增强互动交流。

5 结论

目前,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然而相对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来讲,体育网络课程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架构。因此,若想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体制,体育课程的网络编排与设计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体育网络课程的合理编排和设计,在体育教学的改革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推进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和完善,培养出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伟.普通高校体育网络课程改进的途径及措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0):99-100.

[2]蔡军.高师体育院系田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张伟.对体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初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52-53.

[4]陆艳琼.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分析[J].运动,2013(23):108-109.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模块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