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青年博士教师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2015-07-08向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博士院校

向福

摘 要 青年博士教师是地方院校的新生力量,其专业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高校的发展。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对地方高校青年博士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方院校;青年博士教师;科研能力;师德师风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24-03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of Young Ph.D. Teachers in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XIANG Fu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young Ph.D. teacher, as fresh blood in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growth and university developmen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h.D. teachers in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occupational hist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oung Ph.D. teacher; research ability; ethics of teacher

1 前言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具有培养地方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其教学和科研的良好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办学水平、提升社会认可度,从而赢取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青年博士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青年博士教师数量急剧增长,高校教师队伍发生历史性变化,青年博士教师已成为地方院校教师队伍中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新生力量,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主体和基础支撑。伴随青年教师“量的增长”,其专业成长和发展即“质的提升”已成为地方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高校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

2 地方院校青年博士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思想意识不到位,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青年博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意识和信念,教学趋于应付,不关心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甚至在课堂散布“专业不好、就业差”“你们为什么读这个专业”等负面信息,罔顾师德品行,育人意识淡薄,产业职业倦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青年博士教师大多是刚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缺乏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甚至没有教育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系统化训练,缺乏对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教育特点的了解,虽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新的知识结构,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重难点难以把握和处理,盲目传授学生书本内容,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地方院校属于引进人才的青年博士教师这方面问题更为突出,刚入职就是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直接成为教学和科研中坚力量,丧失了被培养的机会。

青年博士教师不再是一个相对被动状态的学生,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反思者。作为教师,必须主动学习知识、传播知识甚至创造知识,主动参与到学科专业的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去,提升师德品行,丰富知识储备,增强教学能力,快速调整教师角色,实现“专业化人才”到“教师专业化”的转变,适应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的高要求。

急功近利,科研教学难兼顾 地方院校青年博士教师的成长压力主要体现在经济收入少、教学任务重和科研压力大[1]。一方面,工作时间短,职称级别不高,课时费低,工资收入不高;另一方面,资历浅,申请科研项目困难,研究经费缺乏,甚至发文章的版面费都有问题。来自于住房婚姻、抚养子女、赡养父母、课题经费等方面的经济压力极容易导致青年博士教师整体效能感不高,直接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专业师资短缺也是地方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年轻的博士教师刚入职就要走上讲台,直接承担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甚至承担好几门课程的教学,教学任务繁重。令人疑惑的是,目前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薪酬待遇重点在于科研成果和项目经费,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考核却被弱化。更有趣的是课时费很低,一年辛辛苦苦的课时费还不如申请一个普通项目。权衡之下,青年博士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甚至认为科研成绩决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在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等方面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导致地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不健康发展。有些博士甚至为了尽快晋升,急功近利,着力拼凑论文数量而不注重学术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研究方向的形成,严重偏离教师职业发展轨道。

学术教学资源不足,缺乏归属感 学术教学资源网络是地方院校青年博士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相比重点高校,地方院校受地方经济的限制,在科研经费、学术资源、教学资源等方面所占比例本就十分有限,再加上青年教师资历、职称、学术地位、知名度以及项目申报经验等方面的弱势,直接导致青年博士教师占有的学术及教学资源非常少。

在亲缘关系和学缘结构复杂的地方院校,科研更要求结合地方资源进行应用研究,使得许多青年博士原来的研究方向无法继续深入,青年博士较老教师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融入学术圈和学术团队,而即使融入了,其影响也微乎其微[2]。因此,青年博士想干事没平台,能干事没机会,甚至有平台一时也干不了事,多处于散兵游勇状态,长时间孤军奋战,科研方向模糊,教学方式盲目,没有可依靠的团队而缺乏必要的归属感,难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更难以生产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3]。

3 地方院校青年博士教师发展的几点建议

强化育人意识,提高师德师风修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学生和教师可以是朋友,青年博士不能高高在上,要树立育人意识,要能放下“架子”、拉下“面子”,与学生亲密接触,不仅是课堂的知识传授,更应该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人生走向提供指导和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对青年博士教师具有天然的亲近和尊崇。青年博士的育人意识和师德师风修养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积极进取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影响。

增强教学技能,尝试教学改革 地方院校青年博士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教学能力。很多青年博士对于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等相关教育知识先天不足,要避免将课堂授课演变成对多媒体课件的解说和阅读过程[4-5]。青年博士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缺乏的是将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学生互动的能力。态度决定高度,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报纸杂志、教学名师课堂观摩以及培训进修等方式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并将其应用于课程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顺利通过教学关,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再就是教学改革。人因思而变。青年博士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尝试,多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准确定位,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高校的青年博士教师,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是科研人员,所以必须站好讲台、站稳讲台、站定讲台。钱伟长院士说得好:“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也是青年博士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为科研能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系统把握课程内容,从不断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形成新的研究思路,指导科研工作;反过来,科研上成绩突出的教师,可以将课堂的知识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进展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研究做得好,教学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不会搞研究,教学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研究才有进步,有研究才有思想,有研究才有特色。尤其随着高校博士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当前青年博士学位优势正逐渐淡化,协调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促进青年博士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轻科研重教学或者轻教学重科研都是不可取的,必须学会和适应两条腿走路。

克服弱点,提高教学和科研实践能力 不缺学历缺经验,实践能力是青年博士教师最大的薄弱环节。由于实践能力不足,科研上极易模仿他人工作,缺乏独立创新;教学上极易照本宣科,缺乏知识的生动交流和有效传授。罗素曾说过:“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人不如没有理论有实践的人。”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更着重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专业教师首先要成为“双师型”人才[6]。青年博士不仅要过“教学关”,还必须克服自身弱点过“工程关”,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走出校门,利用多种形式深入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部门参与研发、工作或实习,主动拜师学艺,完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并将行业技术进展和前沿动态带入课堂,实现教、研、产、学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找准方向,融入团队,提升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 科研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必须有前期的探索和研究。青年博士教师发展初期,科研思路比较狭窄,更易受自己学习期间学科专业方向的限制,必须认清地方院校科研的特殊性,找准自己专业方向与学科专业发展、地方资源应用及相关相近研究团队工作的切入点,借助学术研究资源,跳出专业限制,形成有利于自己持续深入发展的研究方向和特色,早规划、早定位、早准备、早着手,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单凭个人的力量在科研上很难获得创新性思想和成果,必须形成团队,融入团队,由被动科研向主动科研转变,激发科研潜力,发挥团队知识互补、技能互补、专业互补的优势,形成1+1>2的效应,提高科研水平,产出高水平、高质量成果。另外,地方高校的青年博士教师切勿闭门造车,要积极争取和利用进修访学、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专业期刊等机会和资源,开阔专业视野,把握前沿动态,活跃学术氛围,提高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

4 结语

青年博士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对教育梦想的实现至关重要。尤其需要搭建沟通、交流、帮扶、发展的平台,形成一种“想干事有平台、能干事有机会、干成事有发展、不干事有压力”的环境和氛围,在思想上关心、事业上激励、发展上助力,使之逐步成长为推动地方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庶冰.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3(3):309-310.

[2]宋秀林,郭丽君.基于场域理论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弱势地位的生成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3):21-23.

[3]吴继军.地方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障碍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2011,27(3):112-114.

[4]韩冰,张捷.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2,39(7):245,247.

[5]李玉学,陈建国,尚艳亮,等.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途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232.

[6]宋雪晶.提高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3,40(11):210-211.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博士院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博士蚊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润博士问答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