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平崛起与俄罗斯强国政策矛盾辨析

2015-07-07刘莹

西伯利亚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

刘++莹

摘要: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俄罗斯心存疑虑,呈现“防范”与“借重”并存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俄右派“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俄罗斯在忌惮中国过于强大的同时,也借重中国与美国抗衡。在对“华盛顿共识”充满质疑的同时,俄罗斯希望通过对“北京共识”的研究和学习改善自己的政治发展模式,因此对中国和平崛起既有观望的态度,也有参与的意愿,以期从中获得发展红利。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强国政策

中图分类号:D822. 3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5)02-0050-0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以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令人瞩目的政治改革成就和不容小觑的软实力影响在世界舞台上快速崛起;同时又提倡相互包容的外交思想,为国际关系注入和平发展的崭新理念。中国的发展让世人瞩目,但是在给世界经济和政治带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周边一些国家的担忧。对于具体国家来说,中国的和平崛起究竟是机会还是挑战、是利好还是威胁,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相关国家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对华关系发展。毋庸置疑,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中俄关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俄两国交往历史已经延续了三百多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挫折之后,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后,两国关系在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从“互视为友好国家”的一般性和平共处的睦邻关系,迅速发展为建设性的伙伴关系,直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连升三个台阶,最终于2001年7月16日在莫斯科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发展,高层互访频繁、民间接触广泛、接洽成果丰厚,成为新兴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两国领导人先后提出“中国梦”和“强国梦”的国家发展蓝图,为两国关系又增添了共同目标的诉求。俄罗斯执政精英和社会民众如何看待中国和平崛起对本国带来的影响?两者之间的矛盾会否影响两国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中国梦”和俄罗斯“强国梦”理念内容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和平崛起对俄罗斯强国政策造成的压力,进而探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面临的巨大张力。

一、“中国梦”与俄的“强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同年12月,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发表新任期首个国情咨文,为俄罗斯勾勒出“大国之路”的蓝图。普京强调俄罗斯在坚持军事立国安全策略的同时,外交上秉持独立自主与世界多极化的精神,同时在内政上贯彻“整合国内力量与增强国家认同感”的原则。普京在安全、外交与内政上的原则正是俄罗斯社会政治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政策体现,践行了他世纪之初首任总统时“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强国梦”宣言。

可以说,俄罗斯的“强国梦”自古有之,但苏联解体使这一伟大梦想折翼。普京担任总统后励精图治,逐步让俄罗斯重回世界强国之列。但进入2014年以来,俄罗斯虽然通过举办索契冬奥会树立了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却也因乌克兰危机陷入两方制裁和国内动荡的困境。“‘强国之梦终需‘强人圆……俄罗斯要继续前行,最终实现‘强国梦,需要思考‘稳中求变,需要新思维和新动力。”在俄罗斯面临困境时,无论在国内事务还是国际问题上,中国都给予俄极大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将“中国梦”与俄罗斯的“强国梦”相提并论。习近平2013年3月23日访俄期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在国家发展蓝图上有很多契合之处。”这段讲话不仅详细诠释了“中国梦”的内涵,还将中俄两国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俄罗斯报》刊文指出,“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但习近平更为看重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同时需要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总的来看,“中国梦”与普京主导的俄罗斯“强国梦”在理念上具有大国意识的共通性,但是在实践路径上却不尽相同:中国的国家发展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知识信息经济和创新型国家;俄罗斯的国家总体目标是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本国“创新经济”的战略目标。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都以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来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争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区别在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更注重于实现的途径而俄罗斯更强调结果;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和平发展”,俄罗斯更强调“强同”战略。“在俄罗斯人心目中,俄罗斯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大国,而且还因为肩负着某种神圣的使命而注定要成为一个精神意义上的大国。”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围绕科学发展观制定外交政策,为保障社会进步和国家整体发展创造和平环境,不谋求竞争和称霸;俄罗斯的“强国梦”源于对强国历史的怀恋和现实创伤,在经济得到部分恢复的基础上就急于希望重夺国际话语权,与西方争势。“中国梦”是和平的崛起,用外部和平争取内部发展;俄罗斯的“强国梦”是用内部发展争取外部竞争资本。

因此,谋求和平崛起的中国在实现强同梦的道路上一方面要保持并积极发展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也一定会与俄罗斯的发展理念和行为发生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俄对此问题态度的“双重性”上。中国要对此有充分认识,才能够在未来与俄发展关系中做到既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关系环境。

二、俄罗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防范”与“借重”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俄罗斯心存疑虑,呈现“防范”与“借重”并存的状态。受到俄右派“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俄一些民族主义分子担心俄罗斯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这就导致俄罗斯在忌惮中国过于强大的同时,也借重中国与美国抗衡,中国在俄外交战略中的角色愈发明显,成为俄“御欧抗美”的重要借重力量。虽然在普京第一和第二个任期以及在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期间,中俄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人文等领域频繁互动、深化合作,推动建立双边、多边机制,对地区和国际政治及安全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不得不承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仍然受到上述潜在矛盾的威胁。特别是在普京第三个总统任期开启以来,中国也进行了领导层换届,在中国不断提出外交、安全领域的新理念、用强劲发展的国民经济带动整体实力提升的背景下,俄罗斯却正在经受经济滑坡、乌克兰危机、西方制裁等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压力考验。中俄在这一段时间内互动频繁、合作加深,不但签署了40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还在叙利亚、乌克兰问题等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进一步提升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水平。但也是在同一时期,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俄罗斯国内对中国崛起和平性质的质疑声也时有耳闻。质疑从战略认识层面来讲,主要来自于俄执政精英层的分歧和社会民众的误解,这是俄对华防范疑虑形成的主要原因。endprint

首先,虽然在外交关系上中俄合作的脚步一直未停,但是俄执政层和社会民众对中国的定位一直摇摆不清,关于中国到底是俄罗斯的伙伴还是朋友、中国和平崛起对俄是机遇还是挑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否会长久存在等问题一直是俄罗斯舆论的热点。而在大部分俄罗斯人的心目中,“中国到现在更多地被看作是威胁而不是机会”[6]。俄罗斯右翼政治经济学家弗拉基斯拉夫·伊纳涅姆采夫就曾指出,目前俄社会大部分民众都认为中国在经济与人口方面对自己国家构成了威胁。

目前,俄罗斯对“中国是威胁”的理解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移民威胁。相邻的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人烟稀少,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这能够弥补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土地不足、资源短缺、人口过剩的缺憾,吸引大批中国移民。(二)经济扩张威胁。目前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经济活动频繁、投资项目较多,俄罗斯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担心该地区在经济上会沦为中国的附属地,甚至出现中国对该地进行“殖民化”言论。(三)领土威胁。虽然中俄已经通过2004年签署的《中俄边界东段补充协定》解决了所有边界和领土问题,但俄罗斯有些人认为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可能在领土问题上跟俄翻旧账,否定中俄签订的边界条约。(四)扩张威胁。俄罗斯一些人担心中国移民和投资对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蚕食”可能会继续发展为武力占领,进而对俄罗斯主权造成威胁。(五)地缘政治威胁。中国会成为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挑战者,让俄成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附庸。(六)战略安全威胁。中国在军费开支、常规军事力量规模上超过俄罗斯,两国战略核武器差距缩小,都让俄罗斯感觉自己的战略安全受到威胁。(七)对俄传统势力范围的威胁。中国与后苏联空间内的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在经济、反恐等领域积极发展合作关系,被俄视为对自己势力范围的挤压,中国被预设的角色本来是在这些地区作为抵制美国力量的存在。

如果说中国和平崛起中的经济发展对俄罗斯造成了直接的压力,那么中国在自身发展中在外交上的作为很可能对俄罗斯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导致俄对中国发展的意图有所警惕。特别是在中美关系上: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抵触情绪以及中美在人权、中东地区形势等问题上的摩擦,美国与俄罗斯在北约东扩、独联体一体化等问题上的矛盾,可以促使中俄两国在反抗“一超独霸”的多级格局中联合起来;但另一方面,俄在借重中国与美国抗衡的同时,又害怕中美走得过近危害俄罗斯的利益。特别是迅猛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会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速,中美以“新型大国关系”为核心理念提升外交水平也对两国经济联系和整体关系起到助推作用,从而形成所谓的“中美国”(Chimerica),对世界格局产生影响。俄罗斯政治军事学家亚历山大·赫拉姆奇欣曾撰文指出,中美保持着比俄中、俄美之间都要活跃的经贸联系,因此中美硬性对抗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却让两国合作甚至瓜分世界的可能性增加,中国有可能成为美国瓜分世界的“好搭档”,而蕴藏大量自然资源的俄远东地区是中国扩张的首选方向,让美国坐享其成。

美国学界看到了俄罗斯的担忧,也在积极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拉拢俄罗斯一起抵制中国。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罗伯特.D.卡普兰在《外交》杂志撰文指出,中国的崛起使得亚洲安全局势向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美国应该与俄罗斯结成战略同盟共同抵制中国在东北亚的扩张。华盛顿并不担心莫斯科不接受这样的建议,因为中国的移民和企业正在缓慢蚕食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类似的言论很可能会对俄罗斯精英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俄罗斯在害怕中国崛起的同时,也在利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与西方博弈,俄对中国的借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与中国一道,防止美国控制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机制,在其他涉及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金融等全球性组织内部,中俄两国的合作也都具有全局性。(二)与中国加强在建立地区新格局进程中的协作,在中亚、朝鲜半岛和中东等地区问题上共同抵御西方世界的压力。(三)中俄两国通过在反对太空武器化、反对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由滥用武力等方面的密切合作,避免国际军控机制为美国所完全掌控。(四)俄罗斯寄希望于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开发利用中国的广大市场。

俄罗斯今后20年的首要战略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综合国力。在2012年和2013年的国情咨文中,普京都着重指出要加强与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俄罗斯开始将石油、煤炭等资源越来越多地出口中国,并多以预付款的形式,凸显对中方资本的渴求。在军事工业领域,俄也不再纠结曾让两国争执不下的知识产权问题,将本国先进的运输机、航空发动机等大型机器制造技术输入中国,将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还有消息称,中国可能成为俄最先进防空系统S-400首个买家。而在地缘政治方面,此次乌克兰危机、克里米亚入俄、西方制裁使俄罗斯经济急剧下滑,2013年GDP只增长1.3%,卢布对美元和欧元名义汇率贬值分别为近8%和14%,相关专家表示不排除俄2014年经济负增长的可能性。在这一形势下,无论是在乌克兰问题上,还是在经贸关系上,中国都给予俄罗斯有力的支持。这也意味着,普京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上付出的代价不小,而俄借重中国的趋势只会愈发明显。有专家认为,这是近年一直持续深化的趋势,只不过乌克兰危机让这一势头进一步加速。上述事实形成了当下中俄关系的基本面:俄愈发借重中国,而中国则在面对俄时拥有越来越大的回旋空间。

除了政治精英,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俄罗斯民众的心态也极为复杂。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2014年8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高于对恐怖主义、国家政权颠覆等的担忧,俄罗斯人认为目前对国家构成的最大威胁来自外国移民,有2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最有可能威胁俄罗斯的安全和发展。但须注意的是,与2013年、2005年相比,这一数据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两年的比例分别为35%和58%。与此同时,在俄罗斯面临国际压力特别是因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西方制裁时,中国的支持缓和了中国崛起给俄罗斯人造成的防范心理。2014年9月对俄联邦24个主体的1600人进行的民调显示,51%的人认为中国是对俄罗斯最为友好的国家。六年内,这种观点的比例增长1倍(2008年为23%)。对俄罗斯友好的三个国家还包括白俄罗斯( 2008年为32%、2014年为14%)、哈萨克斯坦(2008年为20%、2004年为8%)。而在对待两方同家的态度上,只有2%的人将德国视为朋友,在2008年则为17%。在回答俄罗斯今天与哪个国家出现紧张和敌视关系问题时,73%的人指向美国,2008年为25%。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时段调查也显示,2002-2013年,受访者巾对中同持好感的人数比例一直在60%~71%之间,持否定态度的人数比例则都在30%以下;2008-2013年,只有l0%~13%的人认为中国是俄罗斯的敌人,高达49%—53%的人认为中俄是伙伴式的关系,最高值53%就出现在2013年。值得注意的是,28%~35%的人对中俄关系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而最低值28%也出现在2013年。endprint

三、中国和平崛起与俄罗斯强国政箫的矛盾冲突

和平崛起是“中国梦”的践行路径,这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系密切:中国的发展需要与俄罗斯保持密切高效的经贸往来,中国为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离不开与俄罗斯的战略互助,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实施更需要俄罗斯在国际上鼎力相助。因此,中国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必须考虑到俄罗斯的国情国策,而就上述分析来看,目前俄罗斯的强国政策在内容和目标上与中国和平崛起存在一定矛盾性。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这也与两国发展崛起路径、发展理念差异和中俄关系现存问题有关。

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和崛起一直致力于谋求和平环境与和平手段。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也得益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促使大量外国资本流人中国,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与美国和日本崛起历程都不尽相同,中国是和平崛起的典范。而新俄罗斯的崛起是在苏联的废墟上,无论是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在全面西化的改革中浮沉,还是进入新世纪后的复兴,以新姿态重返国际舞台的俄罗斯始终都没有抛弃做大国、强国的梦想。亦或说,虽然更改了苏联的国家发展模式和路径,但是今天的俄罗斯还是继承了苏联的发展理念,那就是必须要在西方或别国的参照下,凸显自己的实力。这与中国的和平崛起相比,显然是一种带有强烈竞争意识、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中国和平崛起从来不谋求做第一,以压倒别人来展示自己的优势从来就不是中国战略的思想要领。

此外,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家发展理念中,共同的特点是都具有大国意识。但是,因为在与西方关系上的差异性,俄罗斯的发展模式参照的是西方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而中国的发展一直强调要有自己的特色。虽然普京上台后纠正了全盘西化的错误,但是西方因素一直影响着俄罗斯的转型发展。目前来看,普京的强人政治还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即用权威主义纠正西方制度可能带来的弊端。俄罗斯这种新权威主义的资本主义转型道路显然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在同一条轨道上。

不难理解,由于在发展路径和理念上存在差异,同时当代俄罗斯政治精英和社会民众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态度又具有两面性,俄罗斯在实现自己强国政策时必然会与中国的发展思想和利益产生一定摩擦。例如,虽然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全面铺开,但是俄上层某些人士却认为这种合作会进一步加深俄罗斯经济对能源的依赖,还会帮助中国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而让俄罗斯沦为中国的原材料殖民地。又如,俄一些反中分子要求政府在台湾问题上要顾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能因站在中国一边而影响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有人甚至认为台湾问题的解决会将俄中已经解决的边界问题重新复杂化。这些矛盾无疑会给正在健康发展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带来潜在危害。

目前来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存在的问题中,此前舆论一直强调的“政热经冷”问题,已经出现解决迹象,通过近期两国高层互访并签署大型项目合作协议,中俄在能源、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正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中俄关系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除了上面提到的“中国威胁论”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长期有效性受到质疑,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俄罗斯同西方竞争的思想存在冲突外,影响中俄关系发展的负面因素还包括双方经贸关系中仍存在结构不合理、投资水平低、大型项目合作与小型经贸往来不平衡、在第三国商业利益不尽一致等问题,“官热民冷”现象仍然存在,两国民间交往不够密切等。

应该说,尽管俄罗斯对中国存在“防范”和“借重”的双重心理,中国强调自身发展、不谋求霸权、和平崛起的发展理念与俄罗斯注重外部竞争的强国政策存在一定矛盾,但总体来看,中国作为新兴发展大国的典范,一直被俄视为效仿的对象。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俄罗斯在强国路上要学习的榜样。2008年,中国因主办奥运会而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引起俄方关注;当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的首次会谈也吸引了俄罗斯学者的眼球。在《总结》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作者指出,中国政府与台湾国民党政府积极接触为未来创建“大中国”局面开拓了道路,而“不断发展着的中国在(地缘、人口和经济)规模上已经对美国构成了全球性的挑战”。在改革本国技术和制度的同时,中国还注重更新自己的发展理念,特别是积极对外推广儒家文化价值观,这会与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话语优势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形成抵制之势,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联合”可以助推东方文化的推广,进而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影响。另一位学者也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对西方造成的压力不会减轻,只会愈加严重。由此可见,俄罗斯学界对中国发展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不仅直接涉及俄罗斯本国的事件,而且涉及中国内部政治的发展及其对西方的影响。这些都会对俄罗斯所处的发展大环境和战略决策构成直接或间接的挑战。

2011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俄罗斯应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因为中国是俄罗斯发展的榜样,俄罗斯应该做得比中国更好,否则俄罗斯的地位会受到严重削弱。还是梅德韦杰夫,2014年9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不会因为转向亚太的战略而过度依赖中国。他表示,俄罗斯应该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贸易,实现贸易多元化,“这将有助于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发展”。看来,在中国和平崛起榜样的压力下,俄罗斯正在努力寻求出路,摆脱中国因素带来的束缚。这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说,也是喜忧参半。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