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的精彩在课堂教学中飞扬
2015-07-07许风琴
许风琴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101-02
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注重信息和交际的今天,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语言就显地尤为重要。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本次小课题研究实验中,我摸索到了以下几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敢说的自信心
老师常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特别强,老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老师的言行是他们心中的“行为准则”。因此,我充分运用这一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时刻注意语言的表述清晰,有魅力,富有人情味、趣味。我想让我的语言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愿意接受并模仿。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敢说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我每提出一个问题时,都认真设计,弄清问题的难易程度。容易回答的问题让那些胆子小,平时不善言谈,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也分享一下回答问题的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大胆回答问题了。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我加以正确引导、提示,绝对不当面批评,特别是一些胆子小的同学,更不当众羞辱。我尽力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我及时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刚刚萌发的说话欲望加以保护,有意识地多提问,并对他们取得的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表扬,使学生养成大胆发言,敢说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怎么说的技巧
学生有时怯于说话是因为不会说话。这时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方法。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项强有力的说话训练。如平时课堂上我提问“为什么”时,就要求学生要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来回答。如一些有争论性的问题,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要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的想法是”等来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如在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就该用“作者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的,重点写了……这样写的好处是……”学生掌握了简单的说话方法,再加上内容正确,说出的话就清楚、完整、有条理了。在课堂上,我每次看到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积极发言,听着他们清脆悦耳的童音,就宛如听到了他们敲响的音符在欢快地跳跃,使语文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感到莫大的欣慰与欢悦。
三、培养学生说什么的能力
“说什么”是进行说话训练最关键的一步,是解决好写话、作文时无话可说的有力保障。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表现的场所。如:定期举行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小小辩论会等。写话时,让学生先说后写,这样既进行了交流,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是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要鼓励学生说、问、评,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能力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产生积极的说话欲望,乐于说话。
1.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观察想象说话。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语文课本,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利用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可以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如:出示一幅插图,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内容,然后看看作者是怎样叙述的,说出自己说的与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怎样叙述好。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课文插图,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想的天地,通过静止的画面,可以联想到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给学生一次语言表达机会。
2.让学生替老师说话,补充文章中的省略部分。为了有意识地进行语言训练,课堂上,我常常利用一些引导词来让学生替老师说话,这样既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倾向,还可以发现他们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其次课文中的省略部分是进行说话训练的极好材料。例如:《诚实的孩子》一课并没有写列宁在信中如何写向姑妈认错,而是通过侧面(姑妈的回信)了解,那么你想一想列宁会在信中怎么说,学生把自己变为“列宁”,觉得很亲切,就像自己在承认错误,也有话可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有错要勇于承认的好品质。
3.精心设计板书,进行说话训练。板书存在于每节课中,板书对语文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把这种无声的语言转变为有声的语言,这是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又一种方式。如教《小马过河》-课,在理解老牛和松鼠对河水深浅的阐述时,我设计了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板画,学生看着图,便理解牛和松鼠的话及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来口述回答,这样也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难点。
四、教学生锤炼语言的方法
学生有了说话的勇气,知道了说话的方法,也弄清楚了要说的内容,但如何让孩子们说的恰当、生动,那就需要我们教孩子锤炼语言的方法。而在例样和比较中提炼语言,是我摸索出的一点心得。
1.以例提炼。按照例样的语言形式,顺例样的思路仿写以锤炼语言,让同学们在分析中去领略语言的精彩,在仿写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与练习中,我是这样做的:我会适时出示一些例样,让学生在模仿中提炼语言。例如:这座山真高啊,快要把青天刺破了。要求: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天安门广场真大啊, 。(2)这条马路真宽啊,
。答案可以分别是:一眼望不到边。四五辆卡车可以并排行驶。(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例句的写法,领悟到要把句中的“大”以及“宽”写具体,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把句子说具体的能力)。
2.比较中提炼。采用比较法是帮助学生提炼语言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来品味其语言的典范性和艺术魅力,可将学生浓烈的兴趣诱发出来。
①换词比较这种做法我在教学中经常会用到,这是帮助学生提炼语言的很好机会。例如,在学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对于句中“绿”字的妙用,我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分别换成“到”吹”“来”等,我让他们将换后的词带进句中读一读,并体会句子的意思,并和原来的句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感悟到,用“绿”的妙处。
②换句比较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也极易让学生感受到一些修辞方法在语言表达中的妙用。如我在教学《索溪峪的野》时,我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那一段写得生动?“索溪象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请树木大叔帮忙,五根大树往索溪身上一搭,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索溪很长,有时又拦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就用几块大石头垫成一条虚线,这样我们就能跨过去了”学生经过读并讨论,一致认为第一句写得生动。因为它形象的写出了索溪峪的水“野”。学生通过比较,不仅提高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更领悟到了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妙处。
③增删比较。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含着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我会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有具体的、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我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得出不能去掉。藏着秘密的蜡烛吹熄了应当是危机过去,但是,随后德国人又点起了蜡烛。此处的“似乎”准确地表达了这一情况,也表明当时多变的现实环境。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让学生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学生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而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关键还在实践。只有在广泛的、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才能逐步掌握语言使用技巧,去创造语言。经过一年来的训练,我的语文课“语文味”越来越浓。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区分,明辨是非,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精彩在课堂教学中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