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要考虑的学情因素
2015-07-06王芹
王芹
最近听了几堂高中语文公开课,几位老师风格各异,各有所长,让听课的我颇受启发;同时,他们各自在课堂上所表现的对学情的把握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针对学情来备好课、上好课,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背景
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会经常采用竞赛、抢答等方式来组织教学,这样的课堂热闹、活泼,学生参与度高,但是不禁会给人一些疑惑,似乎学生反应得太快了,是问题设置得太简单、肤浅,还是学生没有沉下心来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深入地思考和品读?语文教学的审美乐趣和思维、探究的乐趣是否在这样的热闹中丢失了呢?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其心智也在成熟,我们总让他停留在低幼的阶段,有一天他自己也会觉得“没意思”。
从身心规律上说,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喜爱趣味性、游戏性的教学方式,所以,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是有很大差异的。到了高中,所学内容也更深、更偏重于思辨性,这时,老师一方面不能停留在较浅层次的教学内容上,另一方面又不能一下子把内容拔得太高或挖得太深,而让课堂陷入沉闷与无趣。语文教学不能过于追求热闹,因为好文章是需要用心去品读、去涵咏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手段多样、鲜活的同时,也要明白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有内涵、有思想、有美感的东西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老师有义务带领他们去求知、去探索、去磨炼思想。
从学科规律上说,针对一些需要投入深沉情感或有思想深度的作品,更不能去追求所谓的热闹,从而破坏了好文章的情感美或思想魅力,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等。引导学生学会品读、学会深入思考,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学生的预习情况
一般来说,老师在上某一篇课文时,都会布置学生预习,但是学生是怎样预习的,到一个什么程度,不同的学生做得好与差的情况,恐怕我们的了解往往是很笼统或很零散的。而这些参差不齐的情况往往会制约我们的教学。其实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需要预习,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做不同的要求。对必须预习的课文,应该有具体的要求,列出条目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完成,老师还要有相应的检查。否则,有的学生只是读了一遍课文,但却借助参考书(不主张学生用有详解的参考书,更不允许学生提前去看参考书,这会导致部分学生过于依赖这些书的解读,生吞活剥,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经将课文学了一遍,这就会导致课堂上有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又觉得没意思。还有一种教法就是不要让学生预习,就像在考场上一样面对一篇完全陌生的课文,让每一个学生完全充满新鲜感地进入课堂学习、思考状态,这种先入为主贴“标签”式的学习,有时候更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
三、学生的课堂表现
任何教学内容都是需要老师精心准备的,在备课时老师也必然会有对知识、教学环节进行预设,这是必须的。然而,预设不等于在上课时机械地按程序走,更不等于学生的想法和反应必须跟老师拟定的“答案”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考虑到教学的生成性,打造动态课堂。
具体而言,一是能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或提出的疑问临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和思路,包括在难度、容量方面的取舍,比如,学生的探究活动如果开展不起来,是哪里卡壳了,老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疏导;二是能对学生的回答有一个比较中肯而又较为开放的评定,不能“唯标准答案是从”,还可以就学生的回答引出一些新的内容或思路。当然,现在也有一些老师走向了另一些误区,要么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或教学重点,面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缴械投降”的消极做法,而导致课堂失控;另一种就是学生答什么都说“很好”,这种无原则、无判断的赞美,其实是对教学的一种不负责任。
四、学生练习反馈的情况
学生的作业,特别是考试,是最能反映学情的信息来源。老师必须重视练习或试卷中表现出的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审题的情况、习惯的问题、答题技巧问题,在讲评练习或试卷时做到有的放矢。这一点对于毕业班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的。
五、学生的不同层次
同一个年级有班级差异,老师在面对不同班级时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肯定要有所不同。而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其实更能考验老师。我们一般主张要面对大多数,优先解决大多数学生不明白或急需掌握的知识,然后才是针对尖子生和后进生的内容,这在操作上是有一定难度的。除了课堂上要有重点、难点、易错点的讲解和突破以外,课下的单独辅导或交流也是弥补课堂不足的办法。
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任务的规定上(主要是作业布置上)也是可以区别对待的,这对语文学科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因为本学科的知识层次并无明显的梯度,而学生也不大愿意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时,也许可以在完成的宽严度上灵活处理,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完成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任务,而对基础相对较薄弱、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在量上、目标上可以打一些折扣。这一点,有时在个别交流中更好操作,比如,推荐给不同学生读的书,写作上要达到的量的要求、层级要求等方面,就可以有差别。
古人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需要我们用整个教学生涯去探索。要做到因材施教,不仅需要老师在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时做一个“有心人”,它还对老师的个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仅体现了老师的胸怀,更需要老师有足够的学养和应变能力,而这也正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全新要求。
参考文献:
刘玮静.高中语文模块教学的现状与思考[D].鲁东大学,2013.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