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不胜防的白宫“小偷”

2015-07-06叶雨岑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座次纪念品茶具

叶雨岑

2015年4月28日的白宫国宴,奥巴马招待来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幕宴的餐桌上布满樱花和兰花、美味的日本米酒以及由米歇尔·奥巴马专门为这场国宴设计的新款餐具,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打造。

但就在端上甜点之前,侍者们做了一个特别的动作:从桌子上麻利地取回所有的镀金鹰形座次牌支架——以免客人受到诱惑,把它们偷偷带走。

这是白宫招待宴上的真实一幕。尽管环境优雅,但一直以来,一些物品总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跑进了客人的口袋、皮包。这类小规模的偷窃行为屡见不鲜。

毕竟,无论有多频繁地被邀请去白宫参加国宴、颁奖午宴或颁奖仪式,谁不希望能有一个纪念品,作为他们与权力打过交道的见证?

“来吧,拿一条,我已经放了一条在包里”

大多数时候,白宫失窃的都是小物件,例如盥洗室中印有总统印章的毛绒毛巾、为一些大型宴会租来的便宜汤匙。当然,也有些值钱的,比如镀金座次牌支架、小的银汤匙或是女盥洗室壁灯上的雕花玻璃饰品。

这种情况并不稀奇,白宫历史学会首席历史学家威廉·布尚说:“自白宫开放后,尤其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开始招待客人以来,失窃一直就是个问题。主要原因是人们想留点东西做纪念品,这一念头难以阻止。”第19任美国总统拉瑟福德·海斯的儿子伯奇曾感慨:“纪念品收集者是我们生活中的祸害。”

游客们甚至曾经拔光了第12任总统扎卡里·泰勒在墨西哥战争中所骑的马尾巴上的毛;在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时期,游客们甚至偷偷剪下了帷帐以及家具上的布料。

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喜爱举办数百人的茶会,这给一些人带走家居用品提供了“可乘之机”。1933年至1945年担任白宫管家的亨丽埃塔·内斯比特在她的《白宫日记》中抱怨,手工缝制总统字样的物品特别受“窃贼”欢迎。

“缝制这些标志的成本几乎和餐巾持平,在餐巾丢失后,我又补充了一些新的,结果再次被窃。”她写道,“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把客用毛巾也带走了,所以我只好将它们换成最便宜的、没有手工缝制标志的毛巾。”

前总统乔治·W·布什时期的白宫社交秘书利·伯曼说,一名女子曾偷光了白宫盥洗室的纸巾,把它们塞进裤子和衣服袖子里,离开时,“走路就像‘米其林轮胎先生一样”。

没有什么东西会因为不值钱而幸免。在2006年复活节滚彩蛋活动中,白宫工作人员发现,部分志愿者偷走了一些木制的纪念蛋和彩色图画书。因此他们不得不让志愿者在食品帐篷里制作鸡蛋沙拉,以避免物品再次失窃。

一些名人访问白宫时也不能免俗,甚至“拿”得更多。

2012年,知名电视主持人芭芭拉·沃尔特斯因为曾经“横扫”白宫盥洗室里的毛巾而变得臭名昭著——第一家庭为此专程送给她一篮子白宫的小装饰品,包括勺子。

“她在白宫时总能非常愉悦,因为她试图窃取白宫的各种东西。”几个月后,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向这名女主持人喊话,“芭芭拉,无论何时,你都可以拿走任何你想拿的东西。”

好莱坞著名女星、奥斯卡获得者梅丽尔·斯特里普也是在白宫“行窃”的“惯犯”。2011年,当时她作为肯尼迪中心荣誉奖的领奖者前往白宫,第一次将擦手毛巾带走。2014年,作为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她再次把白宫女盥洗室里印有总统印章的毛巾塞进手提包,同时还对旁边一名盯着她看的女宾客说:“来吧,拿一条,我已经放了一條在包里。”

克林顿夫妇也曾“窃取”白宫家具

除了来宾,白宫工作人员有时也会“开拓”总统纪念品的市场。

威廉·H·克鲁克曾是林肯的保镖,在白宫工作40多年。1902年,在林肯办公室进行修缮时,克鲁克偷了一些地板做成手杖去卖。历史学家布尚说,克鲁克收到了“应接不暇的订单”,但是却没有办法生产出更多的手杖。

白宫物品收藏家罗利·埃米克斯透露,克鲁克喜欢瓷器,而且由于十分了解白宫,在前总统罗斯福修缮白宫后的物品拍卖中,克鲁克占尽先机。“他把拍卖物品提前装箱。”埃米克斯说,“只有他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不少人争相收藏来自白宫的物品。尤其是白宫瓷器,在公开市场上可谓高价难求,而且二手的比没有用过的更值钱。

易趣网站上曾显示过一些从埃米克斯那里流出的总统物品清单,比如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用过的一件瓷杯和配套托碟,售价高达3750美元,而前总统林肯第一任期内的一个瓷杯,更是价值2万美元左右。

据美国《美洲家庭和收藏》杂志披露,小偷喜欢“拿”白宫茶厅里的各种茶具,如中国的瓷质茶具、南非的金质茶具、智利的铜质茶具、埃及的陶质茶具等,这些茶具平均价值都在200美元左右,转手卖出后利润可以翻几番。

埃米克斯说,白宫瓷器价格高昂的原因是供不应求,因为流出物品的数量不可预知。他曾经花了20年才弄到一件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时期的瓷器,还是从一名收到该礼物的职业棒球运动员那里获得的。

有“窃取”白宫物品嫌疑的甚至还有前总统克林顿夫妇。2001年2月,美国几家权威媒体开始质疑当时已经卸任总统的克林顿及其夫人希拉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克林顿“厚颜无耻”地侵吞了一些送给白宫的礼物并且存放到了自己家中,而这些礼物全是1993年送给白宫作装修之用的,包括一套客厅家具、一张书房里用的桌子、灯饰和一张地毯,总价值约28500美元。按理说应该保留在白宫,不管谁是白宫的主人。

最终,克林顿夫妇不得不向负责白宫管理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归还了这些家具。

白宫茶具常常不翼而飞

白宫餐饮部的一份内部资料披露,自2007年以来,平均每年有25000多名贵宾应邀出席白宫有关部门举办的晚宴,而晚宴过程中,常常有一些茶具不翼而飞。

尽管白宫招待办公室每年都会清楚地报告每次白宫宴席的安排及花费,但关于更换这些消失物品的花费,并没有正式做过统计。而多年以来,为了应对物品“流失”,白宫工作人员采取了各种方式,却难以完全奏效。

在一次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时期的白宫修缮中,一些经过建筑工地的路人,从建筑装饰材料上拔下了各种镀金件。

近半个世纪后,当哈里·杜鲁门任总统时,白宫再次面临大修,为了防止类似“劫掠”,白宫开始公开出售一些纪念品,一块黄松木售价25美分,一块砖或石头售价100美元,但都附带了一项条件:买家必须承诺,该纪念品将用于自己保留或者免费赠予他人。

如今,每当白宫茶厅举行宴会时,“监察眼睛”无时不在。2010年,一名中情局的前特工出席白宫晚宴时,就瞄准了对面桌台上的一只中国产蓝花瓷质小茶杯。趁着人们举杯互相祝愿时,他把这只小茶杯塞进了自己的内衣口袋里。

当他得意洋洋地步出白宫宴会厅时,却被拦住了。原来他刚才的一举一动早就被混迹在宾客群中的“特工”盯上了。这名“一念之差”的前特工立刻被押解到地方警察局。没过几天,他便被移交给地方法院,被判处3年缓刑,还要做100小时的无偿社会服务。

但是,这样的“安保措施”仍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每当举办完一场茶宴,总会少那么几件茶具。

白宫迎宾部主任助理皮爾逊曾说:“宴会结束后,每个侍从会将各自负责的桌台上的茶具收拾起来点一下数目,交到我面前。如果我发现某个侍从因收集的茶具数目少了而拒绝在回收单上签字时,这个家伙就一定会到原地以特别夸张的动作去寻找那丢失的茶具——用不了多久,茶具便会被神秘地找着了。这简直就像一场游戏,常常弄得我啼笑皆非。要知道,像这样大同小异的诡计,我已司空见惯了。”

“有时,白宫社交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说,我们应当让客人们进出时都接受检查。”前第一夫人劳拉·布什说。

或许,开设一问白宫纪念品商店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但市场价值超过100美元的座次牌支架的失窃,仍然是令白宫工作人员头痛的问题。

2003年秋天,为了一个纪念“9·11”恐怖袭击两周年的私人晚宴,乔治敦古董商弗兰克·米尔韦专门设计了座次牌支架的最初版本。几年后,当时的总统布什和副总统切尼的助手们分别订了不同款式的支架:副总统官邸的版本是银色的鹰,而白宫座次牌支架上的鹰是金色。

定做第二批座次牌时,白宫工作人员告诉他,“如果你不在这些上面标记‘白宫字样,也许我们会减少些损失。”米尔韦听取了工作人员的意见,他已经为过去的两届政府制作了共计800个支架。关于雕刻的变化,他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款糟糕的设计”,但这是为了“防贼”。

令他感到安慰的是,这些座次牌不像瓷器那么容易断裂。“五百年后,这些座次牌支撑架可能仍然完好无损。”他沉默了片刻,又说,“如果它们没有全部被盗的话。”

[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时代邮刊》2015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座次纪念品茶具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巧排座位
巧排座位
美轮美奂的茶具
作品四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活字印刷式座次表
活字印刷式座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