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者的武器

2015-07-06邹蜜

家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苦情群体行为弱者

邹蜜

一哭二闹三上吊为什么到今天依然有效?离家出走是怎么成为哭闹的升级版?网络暴力是怎么被弱者熟练使用的?当弱者将道德视为武器,它的力量到底有多强?

弱者具有更强的攻击性?

事实上,许多弱者都压抑或隐瞒了自己的攻击天性,“弱者从众,更狠戾”,金字塔的底层,其实都由弱势群体构成,这个群体最大的特征是不愿独立思考,直接继承别人的观念。這让无脑性的攻击传染得更快。“当我们在一个群众运动中丧失自我独立性,我们就获得了一种新的自由——一种无愧疚地去恨,去恐吓,去撒谎,去凌虐和去背叛的自由。”——埃里克·霍夫《狂热分子》。

人肉搜索是最早表明同情弱者立场的群体行为,2007年“姜岩死亡事件”拉开了网络人肉搜索暴力的序幕,2012年的电影《搜索》开始将对这一群体行为的思考搬上大银幕。这印证了古斯塔夫·勒庞在其代表作《乌合之众》中的话:“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

人群中没有弱者,但会有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一旦把“弱势”作为武器来控制他人,这样的武器都是致命的。正如婚姻中的“受害人”,一旦把自己牢牢拴在弱者的位置上,关于婚姻的初衷就会被攻击上瘾代替:科研证明,暴力攻击带来的大脑皮层快感,远超过爱情本身。

所以我们不但会加入群体的暴力中,也常常忽略了来自弱者自己的攻击,或者说,因为强大的同情心,我们选择了原谅弱者的过激行为——只要有理,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些极端手段也能被理解,甚至被效仿。

弱者善用同情,擅长苦情

有情人闹成仇人,夫妻唇枪舌剑,一场情感的争吵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双方争先向外界证明自己的正义:走到如今,都是因为对方有错在先,作为一个好人,我成为了受害者。

“都是你逼的!”这是自诩为弱者才能发出的声音。

像一个游戏,当事双方争抢“弱者”这个角色,阖因它具备多重身份:遵守规则的人、受害者、维权者、讨伐者。这是一个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得道者多助”的正义角色。

而对中国女性来说,要抢夺到这个角色并不难。在传统意义上,女人就是弱者,所以她只要往地上一躺,写满一脸的痛苦,并让周围的人将她的痛苦与伴侣的言行挂钩,就能先下手为强地给对方戴上“坏人”的帽子。

婚姻里的弱者,他们深谙引起舆论关注的技巧,知道如何四两拨千斤地运用舆论要挟对方。攻击手段中,最厉害的一招叫“下跪”,所以闹市下跪求婚、公司门口下跪求复合,很容易成为新闻。最最厉害的一招叫“死给你看”,但死是Bad End,弱者不到万念俱灰时不会选择,他们更乐意用自残和自虐的类似手段。

精神分析师科胡特曾说:自虐是向恨的人发出被爱的邀请。既然恨,为什么还要祈求对方“爱自己”?这是弱者的逻辑——用促使他人内疚或者愧疚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最大的攻击。

婚姻里的弱者尤其爱通过自虐与舆论搭上关系。“字字血泪,句句寒心”,将自己的苦情最大化,才能引起媒体关注、在婚姻关系中给丈夫戴上永久的“施暴者”帽子。台湾地区的伦理剧为何能拍到上千集犹未完?便是因为传统文化在宝岛扎根最深,歌颂苦情是美德的风也吹得最盛。

猜你喜欢

苦情群体行为弱者
强者和弱者
群体行为识别深度学习方法研究综述
断崖苦情
弱者
化工园区突发事件情景下的群体行为模拟演化研究*
基于因果分析的群体行为识别
简析湖畔诗人潘漠华诗歌的“歌哭”之苦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剥开“苦情”男人的画皮,单亲妈妈抱团还击
弱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