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自由翱翔
2015-07-06余卫红
余卫红
摘 要:作为新课改形势下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敞开心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由翱翔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自由翱翔: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问;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展现自己。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学习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记什么。学生稍有点“异想天开”教师就一棍子打死,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毫无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实,这限制了学生的“自由”,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从这一点来看,语文教学的价值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怎样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敞开心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由翱翔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实践中的几点浅显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问
新课改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反观我们的课堂,也不乏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还固守着“师道尊严”,错误地认为自己是知识的权威,课堂上仍以自己的讲授为主,教学过程沉闷、机械、程式化,毫无生气和活力,整节课没有师生问答或生生交流互动,学生缺乏实践活动,更没有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是肤浅的,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积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提供自由发问的机会。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从认识论角度来讲,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让学生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教学《小猫种鱼》《三只白鹤》《狐狸和乌鸦》等课时,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好问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发问的精神,让“没有问题”的学生成了“有问题”的学生。正是这样的自由发问使学生有了学习动力,使课堂有了活力。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学习方式
新课改积极倡导“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理念,自主学习是新课改关注的学习方式,这里的自主学习不是一种完全放任自流的学习,它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我国著名学者庞维国说:“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学习是‘能学;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学习是‘想学;在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学习是‘会学;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学习是‘坚持学”。怎样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想学、能学,还能让学生会学、坚持学是很关键的问题,郭思乐教授说:“我们教师应该做一个成功的‘牧者,把‘羊群领到辽阔的水草丰盛的地方,让他们快乐自由地吃草。”因此,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积极下放权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例如,在学习《难忘的一天》时,学生选择了自由阅读的方式;在学习《骆驼和小羊》时,学生选择了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学生选择了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在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时,学生选择了小组谈论的方式等等,正是这自由选择的学习方式的办法,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给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展现自己
新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可是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却发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可是学生却在台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教师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学生却没有表现的机会,只是看客而已。因此,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彻底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主角。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运用故事法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上台汇报学习成果,这样就把时间留给了学生,他们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整节课可谓生机勃勃、轻松愉快。
总之,新课改下,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让课堂变成学生自由学习的场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把学习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胡文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探索[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论文集[C],2004.
[2]罗顺珍.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