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的高效教学法
2015-07-06王莹
王莹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注重教学内容,其中包含现代精美课文教学、文言文精选理解背诵教学、现代文略读以及写作教学、阅读口语教学等教学内容,针对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重点介绍如何采取措施设计高效教学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教学法;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在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的脑海中和课堂教学行动上普及开来。全国各地纷纷展开对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讨,而众所周知,要想构建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必须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动脑勇于借鉴,设计出与本校地区相符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继而形成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学生语文思维为主要手段,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知识,依靠学生自身来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现代精美课文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教学法
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学习现代精美文章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通读美文,对文章中生字词以及优美段落或者句子进行圈、画、勾、点,以及借助文后注释和自己查阅文中出现的相关典故,对文章内容做到全面细心地了解学习,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文章的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进行概括总结,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将课后习题进行第一次解答。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对接下来教师课堂授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合作学习,探求真知
课前预习为学生合作探究新课提供了先决条件,合作探究的内容是全文,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对现代文章超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对文章有了自己的见解,必然会产生自己无法在预习中解决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解决了。教师根据文章特点可以选择在学生预习文章之前给学生设定几个问题,也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等方式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学生或者朗读或者速读、默读,对文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略读到仔细读等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浏览,然后按照学生自己思考设定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答案、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全班讨论纠错、教师点评总结等顺序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二、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教学法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按照学生略读、查找标注生字词、学生熟读课文、教师逐字逐句翻译讲解、学生记录理解、背诵、默写等顺序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模式,虽然教师付出很多课前准备,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课,但是学生的听课兴趣并不高,使听课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去粗取精,在原有授课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修改,例如,将学生略读、查找生字词以及学生熟读课文阶段进行创新改革,变为学生分步诵读、互动探究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学生初读文章与精读文章相结合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文后注释,在原有文言文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授文言文进行初读,扫清字词障碍之后再对文章的作者信息、写作背景进行初步了解,及自己所能对文章做到尽量的理解,初步了解文章表达内容。接下来就是精读环节,学生在准确、流利的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精读课文,教师帮助学生将单个的字词串联成一整句话,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先听取学生翻译意见,再指出其中不准确的或者错误的地方,暗示学生正确答案,引导学生说出准确答案,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还能够在侧面充分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2.听读课文与诵读课文相结合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明显,他们渴望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又不好意思自我推荐,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这一矛盾心理,设计出合理的场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朗诵课文,而其他学生则认真倾听,找出其读错或者语音、语气表达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生生交流,从而主动起立指正错误。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或获得成就感。集全班学生之力将课文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之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诵读即背诵阅读阶段,把文章的背诵建立在理解熟读文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自由诵读、小组诵读、检查诵读、连排诵读等诵读形式,丰富学生情感,使学生体会诵读文章的形式的多样性,而对于经典段落或者句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当堂背诵,引起学生重视。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的摸索、探究以及和学生协同配合。
参考文献:
郑远辉.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