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7-06赵雪洁

新课程·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人教版创造性

赵雪洁

新课改的主要目标要由应试教育转轨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上来,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怎样落实新课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目前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我就针对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中的创新意识指的是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数学现象产生的好奇心,是在独立思考与不断追求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重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的一些“独到”想法,不能轻易否定。甚至是些“异想天开”或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我们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这也许是学生瞬间产生的创新思维火花,也许是战胜困难的创新行为。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时,我积极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轻松地环境中畅所欲言,让他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允许学生“犯错误”以及正确对待学生的“异常举止和奇谈怪论。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常人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和新的突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指的是思维主体自身的独到新颖的思维活动,它包括新事物的发现、新规律的提示、新方法的创造、新问题的解决等。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具有批判性、独特性、求异性等思维特征,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时,我常常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独特的解题方法,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和活跃的灵感。例如,在学习“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等课时,我彻底打破常规教学,让学生在大胆猜想、独立思考、充分想象中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教育追求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把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改方式真正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相信,只要教师积极创新,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是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颜亚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04).

[2]李锦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2008(05).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人教版创造性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谈独立思考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