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嬗变因素

2015-07-05唐礼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黔东南

唐礼武

摘 要:黔东南苗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及旅游业的兴起,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逐渐发生嬗变,传统建筑文化正逐削弱。本文是作者在黔东南西江及朗德苗寨为期半个月调研之后,对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嬗变因素予以的初探。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民区;嬗变因素

通过在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及朗德上寨为期半个月的调研发现,在大多数苗寨中,苗族传统民居建筑损毁相当严重。村寨中显眼的建筑大多数都是后来新建的建筑,虽然在外观上力求与传统苗族民居达成统一,但内部空间布局却大相径庭。苗寨中现存的传统民居大多位于苗寨的外围区,且很多传统民居或是损毁、或是荒芜、或是进行改建。加上旅游开发打开了淳朴苗家的大门,使得苗家人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苗寨本土文化正向现代社会逐步转型,从而引起了苗族民居的嬗变。

一、旅游业开发

在分别对两个村寨村民的访谈中可知,近十几年旅游业开发对于西江、朗德的变化和影响的确是重大的。所不同的是,西江的旅游发展更大程度依赖于政府投入的主导影响,朗德的旅游受到政府的关注相对较小,由于经济收入等原因,更多依赖于村民自发发展的旅游开发。

在西江的问卷统计中,我们发现西江近5年新建民居数量多达40%,由此可见,十幾年旅游业的开发让西江传统民居遗存逐渐减少,改建和新建民居不断增多。由于西江旅游业开发受到政府与旅游公司的宏观调控,为了适应商业化的旅游经营模式,西江核心区大量建筑都为之后新建,以满足商铺、酒楼等业态的需要。旅游业的发展致使慕名到西江的游客大量增长,从而促进了西江旅馆业态的蓬勃发展,但是新建的旅馆都是在外表上寻求与传统苗寨的统一,而在结构上多用砖混或框架结构,在布局上运用现代旅馆的廊道式布置方式,以获得更多的房间作为卧室。西江如火如荼的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致使不少原来外出务工的男性劳动力再次回迁至西江,从事旅游开发相关产业,可见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为传统村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促使较多村民拥有更好的经济实力去谋求更好的居住环境。同时,在政府主导下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确改善了传统村寨环境,完善了管网布置、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但路网的建设、各种商业街、旅馆、饭店、停车场等场所的布置,也打破了传统村寨的格局。

在郎德上寨的问卷调查中,超过30年以上的民居占到50%以上,可见郎德苗寨的传统民居保护相对较好。郎德苗寨在旅游发展上一直保持自发性的营业模式,没有商业化开发,更加没有旅游开发公司的宏观调控。在采访郎德上寨的老村支书时得知,郎德上寨一直在他的带领下开展自发性的旅游开发模式,他们一直秉承原生态的发展模式,维护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建筑。因为是自发性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所以没有商业化的店铺存在,旅店也是由传统的苗族民居开设。由于旅游开发没有西江蓬勃,由旅游业带给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较少,因此朗德留守人群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男性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寻求经济收入,挣钱回寨后大多在沿河公路上修建新寨或是在自家房屋前后加建房屋或是修善自家房屋,尤其是加建浴室类的辅助用房,从而提升生活舒适度。

二、城市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村镇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发展中的“遗传和变异”是不可抗拒的。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民族村镇的传统观念将受到猛烈的打击,城市化的因素会不断的增多。在此次调研的两个村寨中,西江和朗德的城镇化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对西江、朗德居民生活年份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朗德70%以上的居民在本寨生活了15年,高于西江15年以上的居民数量。可见,城市化因素不仅造成了较大的村寨人口流动,也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生产力的发展,曾经以务农为主的西江居民不再依靠务农作为唯一的经济来源,外出务工以及发展村寨旅游形成的村内经商都成为了更多元化的收入方式。而与西江相比,传统务农和外出打工几乎成为朗德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可见,城市化对朗德的影响力因素更大于旅游业开发,也因而造成朗德上寨的整体传统民居风貌遗存更为长久和完整。

另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交通运输变得通畅,使得村民们建造房屋的材料变得多样化,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木材。经调研发现,大多数村民都提到,现在政府已不允许随意砍伐山上的树木修建房屋,因此现在在寨中修建房屋早已不像以前那样就地取材了。寨子中新建的房屋大多都不再是纯木结构,而是石材与木材相结合的结构。大多数房屋的一层都是用石材砌成的,再在上层搭木构架用木材修建。这样的结构形式,在保持传统苗族建筑元素的同时,加强了房屋的稳定性,且在防火、防潮上具有明显的提高。

为了实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统一性,为了使民族传承和新农村建设能和谐的结合起来,贵州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农村住宅图集,从而起到指导省内民族村寨住房建设问题的作用,这样既可解决农房建设节能省地、使用、形式多样、突出特色问题,又能解决民风民俗与村镇建设和谐发展的问题。

三、价值观因素

传统的苗家人聚族而居,全家合住在一起的状况已经被青年一代所摈弃,他们多在村外修建新房或是在公路沿线另立门户,原来的老房子被遗弃,人们修房选址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确定,不受苗族传统风水观念所限制。在郎德上寨的调研中发现,由于郎德的旅游业发展没有西江好,呆在寨子中的村民们经济收入很少,很多年轻的成年男子都外出打工,以谋求更好的经济收入,很多传统的苗族老房子的都被遗弃,没有任何人去修善,破难不堪。在外挣到钱男子回来之后,几乎没有人去修善传统的老房子,都会选择修建新的房屋,选址一般都会选择临街的位置,或搬出郎德上寨。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那些人住在老房子里的人也很羡慕那些修建新房的人,他们只恨自己经济条件不宽裕,没有能力修建新的房屋。郎德上寨的大部分居民都表示,希望郎德的旅游业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带给他们更好的经济收入。

另外,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建筑材料必然带来新的审美观念,宽敞明亮、卫生干净、方便适用已成为苗家人建房的首选。尽管在走访中绝大多数西江和朗德居民都表示对于传统纯木结构的喜爱,但在传统民居与现代化建筑的碰撞之中,苗家人也看到了现代建筑的优势,因此,修建住宅时,结构尽可能简洁、室内尽可能光亮、外表尽可能美观成了苗家人的追求。

我们不能批驳苗家人最求更舒适生活的价值取向,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在这种价值取向的趋势下,民族文化和民族建筑正逐步成为历史的遗迹,这使保护和传承苗族本土文化和民族建筑陷入了困境。如何在保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村民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又能传承民族的精粹,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当前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连兴.关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魅力中国.2010

[2] 袁定基.张原.苗寨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

猜你喜欢

黔东南
黔东南地区“林下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遇见黔东南
守望乡愁:黔东南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作品选
这里有一枚“金钉子”——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黔东南
黔东南苗族锦鸡舞服饰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黔东南地区平秋剪切带的厘定及含矿性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