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我国企业国际化规则研究
2015-07-05陆泓序童爽
陆泓序 童爽
摘 要:企业选择国际化竞争是实施公司发展战略和价值链整合的内在要求: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规则,优化和调整价值链,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环境的有机结合。本文在价值链理论的背景下介绍三种企业国际化模式,以国际竞争环境分析为依据,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企业国际化的特征和缺陷,设计企业适合的规则,并探讨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可采取的具体相关措施。
关键词:价值链;企业国际化;游戏规则
一、价值链理论与企业国际化模式
(一)价值链理论
如果把价值链理论运用到企业的内部运营过程中,它是指这样的一种理论:价值链是指贯穿一个企业设计、生产、销售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我们也可以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即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基础活动就是围绕生产的产品为中心,即最基础的包括内部的物流、生产、市场的营销、售后的服务等等,而辅助活动为辐射产品周围的一系列行动,包括技术的开发、人力资源的配置,还有企业的一个基础设施。在这样一条企业的价值链上,并不是所有的环节都创造了同等的价值,而是有些环节创造了更高的附加值。
基于此,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保持或者实现在其产业内的竞争优势,关键就在于怎样在价值链上掌握更高的附加值。我们也可以更具微笑曲线看到,在微笑曲线上,位于最底端的一定是加工、组装等环节,而在曲线两边环节为上游的研发、下游的营销再加上品牌效应,这些就构成了产业链上附加值最高的部分。
对于走向国际化的企业来说,产业链细化可分为对内的价值链和对外的价值链,它参与到的竞争市场既包括国内,又包括国外市场,所以若能实现价值链整合的内在要求,那么企业在走向国际化,实现其产品发展战略的目标就能更加容易实现了。
(二)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
按企业国际化模式分类,可以从单个实力雄厚企业(比如国企)走向国际化到多个企业联合走向国际化模式,下面就每种模式来具体分析:
1、单个企业走向国际化模式
在单个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模式中,又能细分为传统模式和跳跃模式:
(1)传统模式
传统模式就是一个企业凭借着自己雄厚的实力,一步步逐渐走向国家化的过程,所用的方式具体表现在:首先进行原材料包括技术的一个海外采购,然后再进行产品的国际化分工和生产,同时培植相关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地研发和创新,最终不仅能在国际市场上成功出售产品还能创造一定的品牌效应,提高了公司的软实力,最终实现价值链上所有环节的国际化,在达到产品和服务输出后,开始技术和资本输出,最终发展到高级阶段:品牌输出和文化输出。
(2)跳跃模式
跳跃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有很强的政府推动性,对于这些过夜的国际化战略面向的也是国内产业发展所需的行业和资源的大量并购和投资,或许本来这些国企并没有向上文传统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实力,但是通过政府的推动也能达到跳跃化的完成国际化的战略,所以说这种模式也特别适合于哪些资源行业依赖性很强的企业,通过政府的助推直接或者契约式进入国际市场①。
2、多个企业联合走向国家化模式
通常在一定经济领域中有联系的企业会选择建立一个相对地理位置集中的企业群。而这样的一个企业群可以拥有极大的优势:包括信息上的互通、产品生产上的分工和协作。随着时间上的推移,甚至上可以形成一个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达到一个生产竞争的良性循环。通过形成这样一个生态经济圈以后,就有极大的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形成协同竞争优势,达到供应链上的长期利润。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不仅与自身实力有关,还与需求状况以及相关产业和竞争者的支持有关。近些年来,以这种模式进人国际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对行业配合要求高的行业,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人国际市场。
二、企业国际化游戏规则的特征
企业国际化的游戏规则包括竞争与合作两个维度,企业应研究和运用这一规则。通过实践案例分析,目前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应用竞争与合作游戏规则的特征与问题是:
(一)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作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是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合作竞争并在其中寻找双赢战略是企业在参与国际化中的目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加的需要参与全球化的企业采取相互合作的手段。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的全球性公司来说,恶性竞争会使企业用尽财力和物力来遏制竞争对手,而忽视了下一轮的竞争和创新,特别是面对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全球化市场,即使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仅靠自己的资源能力也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所以必须通过加强合作来互担风险,增加竞争的优势。
(二)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始终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国际化市场上企业的竞争会更加的殘酷,特别是对于处于价值链上的主导跨国公司不仅为中小企业设置障碍,还会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来设置更大的障碍。而这里的中小企业就是处于企业价值链的低端企业,这类企业往往自身的实力比较弱,而且处于刚走向国际化的开端,最容易受到大型跨国企业的打压,同时这类企业也会受到来自国际贸易锌避雷的严重威胁。因为针对这类企业,技术性的贸易壁垒会提出非常苛刻的产品检测标准来阻碍我国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
(三)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小企业之间两极分化严重
具体表现为大型国企受政府关注和政策扶持较多,而小型私企明显关注不足。特别是从我国国情上来看,国企在我国的对外投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据《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年底,在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中,国有独资企业占63%。另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统计数据,2009年至2011年,国企海外并购金额占全国的88%。据此推算,国企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的比重大约为85%—90%。这一绝对数量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两极分化现象的严重性。细分析不难发现,首先中小企业的发展地位就不能和大型国企相比,针对于中国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也远远不够,这样中小企业的两极分化严重,则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就更显得势单力薄。
三、适应游戏规则的企业国际化运行机制设计
(一)基于纵向价值链—创新竞争战略
企业纵向价值链外延于波特提出的企业价值链,后者是分析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而纵向价值链所针对的是企业的纵向关系,包括供应商、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而创新战略的选择则更是企业国际化中的核心。
在位企业有两个途径促进创新能力,一种促进企业创新的方式是鼓励内部企业家创业行为。利用“内部创业测评工具”来评估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为内部创业提供管理层的支持,组织结构上的特定安排提供资源支持。另一种促进企业创新的方式是关注市场上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小公司,并对其创新活动进行投资,或者直接兼并这一类公司。如果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和在位企业具有相同的创新能力,对新企业而言,创新成功可以为其带来垄断地位,创新对新进入企业以及潜在进入企业的激励是更强,因此具有更高的创新动机。
当然企业的创新机制也必须依托政策环境的保证,比如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介组织发展政策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等等。通过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创新竞争战略,能使得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加的有优势。
(二)基于横向价值链——集群共生战略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国际化不仅包括纵向价值链,即从单个企业本身来进行创新竞争,而且也包括横向上的发展,即相关企业的集群共生,这里所说的集群共生既包括是在地域上的一个集合,即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达到一个空间上的集聚,又包括集群企业沿价值链,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集群企业最终成为分布在特定价值链环节上的价值实现者。
集群共生利用现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科技,大数据的更加对称的信息沟通,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实时进行沟通。集群共生从而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损失,促进了信息传播上的速度和效率,当信息跟上步伐,集群共生的企业就会降低因信息搜索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成本,从而也就能够控制企业的生产和交易费用。
四、基于价值链与适应游戏规则的企业国际化政策与建议
(一)加强与院校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努力突破“微笑曲线”的底端困境尤为重要。而且我们也不难发现微笑曲线的两端都是与创新相关的环节,然而创新除了国家政策的推动,也离不开与各大院校的合作和支持,尤其对于我国来说,众多的科研院可以为企业提供最前沿的科技,远小于企业的搭配也能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联合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针对于纵向价值链来说,提高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捷径。
(二)加强互联网科技的建设,扩大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从而提高集群能力
随着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信息产业和各个垂直行业的“跨界融合”也在不断升温。这一互通互融的态势正催生更多创新点,带动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新变革,并终将改变现有的产业发展模式。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正在凸显,并已逐渐渗透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新环境下产业链上的传统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拉长其价值链,从而放大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横向价值链上,进一步借助互联网这种工具,达到集群共生,走向国际化,分享国际利益的目的。
(三)增强品牌意识,针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体制改革
品牌一直是企业所想要具备的软实力,非价格上的竞争不仅会为公司带来更快捷的收益,也会提高公司的国际影响能力。所以说要增加品牌意识。第二,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模式,能更好的发挥到生产员工的积极性,将竞争机制引用到公司管理上来,加强民营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实力。
(四)适应国际化规则,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针对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对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跨国贸易时设置的贸易壁垒,政府应该在提供行政审批和许可服务上提供更多的便利,另外,企业也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自己的标准,并保护好知识产权,政府也应该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提供一个竞争有序、良性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锐,李毅.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研究进展文献综述[J].江苏商论,2014,06:20-26.
[2] 陈柳钦.全球价值链:一个关于文献的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05:22-32.
[3] 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55-65.
[4] 王治.国有大型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03:31-33.
[5] 刘舸,张三南.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概念分析[J].台湾研究,2010,03:28-32.
[6] 农窕鳳.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2,09:22-30.
[7] 陈柳钦.论产业价值链[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04: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