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国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视觉视角

2015-07-05胡燕春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胡燕春

摘 要:综观美国汉学领域基于视觉视角针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相关研究经历了以文本视角为本位的早期阶段、以多重视角并存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进而逐渐转向关注与运用新兴媒介,从而不断拓展与融会相应研究空间的综合发展时期。此种考察视域与研究范式在美国学者有关张爱玲的研究中不断得以彰显。

关键词: 美国汉学界;中国现当代小说批评;张爱玲研究;视觉角度

自20世纪80年代前至今,美国汉学界有关现当代中国小说研究的考察视角不断向视觉文化研究领域拓展。鉴于此,以下以张爱玲研究为例,针对美国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视觉视角予以阐释。

一、相关视觉研究的总体状况

综观美国汉学领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诸位学者所进行的视觉研究,相关成果主要集中于动静态视觉研究等领域。一方面,相关学者颇为注重对于静态视觉现象进行研究。例如,李欧梵有关图像、建筑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又如,瓦格纳(Rudolf G. Wagner)的《点石斋画报》研究、唐小兵的木刻研究、叶凯蒂的上海地图研究等,都基于静态视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另一方面,相关学者针对电影与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体现出跨文类、跨媒介、跨学科以及跨文化的多重特征。欧美汉学界致力于中国电影研究的研究群体中,有专门接受过电影专业训练的学者,例如:裴开瑞、尼克·布朗、斯堤·弗尔、伊·安·卡普兰、刘国华、马凯蒂、乔治·桑赛尔以及邱静美等;有出身于其他学科的学者,例如:人类学专业出身的杨美慧与杜磊,艺术史专业出身的威尔逊与卓以玉,中国现代史专业出身的康浩、傅葆石、李欧梵、毕克伟和萧志伟,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出身的法夸尔、哈里斯、蓝温蒂与张真,传媒研究出身的迪沙那亚基、司蒂芬妮·唐纳德、约翰·仁特,也有出身于比较文学专业的周蕾、鲁晓鹏、张旭东及张英进等。与此同时,美国的中国大陆电影研究领域广涉诸种方法及议题,例如:历史研究、产业研究、类型研究、审美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

与之相应,相关学术刊物已经成为关于中国电影的研究基地。例如,美国亚洲电影研究学会的专刊《亚洲电影》(Asian Cinema)、《亚洲研究》(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等。此外,相关著述、工具书与访谈录相继问世。例如,《中国电影研究书目提要》(Jim Cheng,An Annotated Bibliogaphy for Chinese Film Studies,2004)等工具书相继问世,后者是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际关系和太平洋研究图书馆馆长程健编辑,收录了自1920至2003年出版的关于中国大陆电影研究的学术著作、博士论文、会议论文集以及期刊文章的相关信息,所收书目达2,569部,涉及中、英、法、德、意与日等数种语言。又如,白睿文的《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Michael Berry, Speaking in Images: 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ake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收录了针对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的近二十位电影工作者的访谈。

二、小说与电影交汇视野中的张爱玲研究

美国汉学领域中有关城市文学与电影的关系的研究业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以关于上海现代文学与电影的联系的研究尤为突出。例如,傅葆石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史书美的《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张真的《银幕艳史:上海电影,1896-1937》,张英进的《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以及《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等著述。

总体说来,美国的几代汉学家都对张进行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研究。例如,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为张爱玲设立专章,由此不仅开创了海内外张爱玲研究之先河,而且引发了美国汉学界对于张爱玲的长期关注。又如,王德威的张爱玲研究呈现出对于渊源与流传情况的双重探究。一方面,他追溯了张爱玲对于此前中国文学的接受。他指出:“她的海派前辈为她打造了一座庸俗纷扰的城市背景,并附赠形形色色的人物原型。[1]另一方面,他试图建立张爱玲及其追随者的谱系关系以及张派作家与之对话的方式,并宣称:“我所要强调的是,在张爱玲这样强大的影子下,一代代作家如何让各取所需,各显所长。”[2]与之相对,美国汉学界的“新生代”学者对于张爱玲的研究则彰显出重审与综述等特征。例如,张英进在其《张爱玲与文学研究:新的挑战》一文中反驳了王德威的张论,指出:“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张爱玲不应该被供拜成一位凭空创新的‘祖师奶奶(王德威语),而更确切地说是一位有选择地集大成而又保持独特风格的作家。”[3]此外,该文还针对张爱玲的接受史进行了总结,进而表明,由于愈演愈烈的商品拜物教,张爱玲业已成为文化商品生产、消费与再生产的一种符号。

针对美国汉学界的张爱玲研究中所体现出的小说与电影交汇的视角以及相应研究实绩而言,大致体现在如下层面:

首先是针对张爱玲小说中的電影化表现手法的阐释。例如,李欧梵基于针对张爱玲数部小说的细读阐释了其创作中的电影化技法。首先,他依据张爱玲对于西方电影的接受情况以及相关影响进行了考察。他通过研读张爱玲的弟弟的回忆资料等文献,基于张爱玲的观影经历指出:“我们有理由相信张爱玲的电影模式绝大多数是取自美国、而非中国电影,其中她最喜欢的类型可能是那些怪诞的人情喜剧。”[4]

其次是基于张爱玲的小说中的电影化表现形式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张爱玲的小说是结合了中国旧小说与好莱坞新电影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通俗文类的新文体。以其对《倾城之恋》的研究为例,他针对小说结构指出:《倾城之恋》的结构与《乱世佳人》相类,比如,郝思嘉初遇白瑞德时的调情情节颇似白流苏和柳原。然而,张爱玲更技高一筹,她将电影技法用于小说中,从而形成了既有文字感又有视觉感的独特文体。基于此,他还依据场景层面表明,《倾城之恋》有如电影脚本,虚构出一个现代才子佳人的传奇,使读者沉醉于扑朔迷离的浪漫世界中,并呈现出一段接一段的电影场景,这种视觉上的愉悦是一般小说家所达不到的。此外,他选取“镜子”这一具体意象予以详细剖析,指出:张爱玲在小说中频繁使用镜子,这令人联想到中国旧小说中的镜花水月。同时,镜子更是好莱坞电影的惯用道具与技巧。由此,他认为张爱玲的小说中的镜子有如镜头,而由这一隐秘的摄影机所拍摄中的女主人公展现的是视觉自恋的双重拍摄。再者,他基于语言层面剖析了张爱玲的小说,认为,“她采取了一个‘略微超脱的态度,在嘲弄剖析的叙事语言中加了一些电影蒙太奇的意象,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似乎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换言之,不论她的小说前身是否为电影剧本,我们似乎在脑海中看到不少电影场面,也就是说她的文学兼具了一种视觉上的魅力。”[5]由此,李欧梵的张爱玲批评基于视觉维度揭示了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特征。又如,张旭东文集《纽约书简》中的《〈长恨歌〉:从小说到舞台》,王斑的《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中的《爱在灯火阑珊处:〈长恨歌〉中的时间,商品与怀旧》,以及张英进的《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都基于影视批评的操作范式对于张爱玲的小说进行了考察。

再者是依据张爱玲的电影剧本的解读。例如,李欧梵认为,张爱玲凭借其小说艺术对现代中国历史的大叙述形成了颠覆。然而,自其到达香港的那一年(1952年)至其到美国的第十年(1964年)期间,她为香港电懋公司所撰写的剧本的情节刻意粗俗,甚或平庸刻板。针对上述现象,李欧梵做出了如下解释:这是由于张爱玲离开了其所热爱的城市上海,而离开熟悉的环境、漂泊异乡则导致了她的创作危机。对此,张英进对于李欧梵的上述判断予以了如下的评价:“李欧梵这种对怀旧电影的研究方法的问题倒并不在于他想当然地将自己定位成了张爱玲的合法代言人(‘她会说……),而是在于他坚持张爱玲旧上海人物的‘独特的声音和‘真实的味道。”[6]

此外是依据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的论述。例如,李欧梵针对《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指出,这篇小说是中国“才子佳人”小说的通俗模式与好莱坞喜剧的机智诙谐情调的混合品。故事中白流苏的几场戏则完全是电影镜头。又如,张英进的《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中的“多样性的诱惑:张爱玲,文学史,文化研究”等部分展现了张爱玲的小说文本与影视文本的文化交汇。

综上所述,美国汉学界的几代学者对张爱玲小说与电影剧本的批评以及相应的研究实绩展现了其有关张爱玲的研究向电影文化批评维度的延拓与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78.

[2][美]王德威.如此繁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87.

[3][美]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4-265.

[4][美]李歐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8-229.

[5][美]李欧梵.苍凉与世故[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88-89.

[6][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33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ZW17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025145306000),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2013),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3)。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