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美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批评的交互关系

2015-07-05胡燕春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胡燕春

摘 要:综观中美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研究,双方通过人员交流、书籍与论文以及国际会议等媒介与方式进行了频繁的长期互动。与之相应,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史前史、重写文学史以及经典重构等问题来说,中美两国学者之间在冲击与回应、共识与论争的交流过程中构成了共生互融的繁复互涉,进而在相关研究领域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相互影响与双向互证。

关键词: 中美学界;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互动影响

中美学者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各类研究之间体现出颇为繁复的学术互动。鉴于此,以下针对中美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批评的交互关系问题予以具体阐释。

一、中美学界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交流方式

中美学界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交流主要通过人员交流、书籍与论文以及国际会议等媒介与方式进行。

(一)人员交流

一方面,针对机构设置情况而言,2004年,北美第一个孔子学院成立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目前,美国业已在四十多个州设立了70余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与之相应,一批熟悉美国汉语教学发展现状,且具有从事语言教学、教育文化交流等相应经历的中国学者前往该国任教。自2007年起, 国家汉办开始推行“孔子新汉学计划”,旨在通过来华学习、中外合作培养等方式,支持各国优秀青年学者成为汉学家和中国研究专家,进而推动国际汉学、中国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与繁荣,具体包括6个项目,分别为中外合作培养博士、来华攻读博士学位、访问学者、青年领袖、国际会议和出版资助。

另一方面,依据人员互访情况来看,中美学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以讲座教授、访问学者等形式互为交流业已成为该领域常见的交流方式。基于建构国际化交流平台而言,国内诸高校做出了积极努力。例如,2014年,国家文化部与中国社科院首次举办了针对青年汉学家的项目——“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旨在通过邀请来华研修等方式,帮助相关人员更加客观、公正、深入地认识和研究中国,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理解与认同,建立与中国专家学者及学术研究机构的联系,为汉学与中国研究提供便利和支持。

总体而言,诸种相关国际交流平台的建立促进了中外学界相应领域及学者的交流。

(二)书籍与论文

中美学界近年出版的诸种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专著与论文集中,互为引证或收录等现象颇为频繁。

首先是中国学者对于美国学者的收录。例如,乐黛云主编的《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以及郭冰茹主编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化研究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选录了海外汉学领域的相关文章。

其次是美国学者对于中国学者的收录。例如,为庆祝夏先生的九十华诞,由王德威领衔主编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史与学》问世。该文集汇集了目前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汉学领域几代学人有关夏志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影响的文章,其中既肯定了夏公的开创之功,又不乏针对其批评实践的反思与辩难之作,从而彰显出当前中西学界对于美国的现代中国小说批评的关注以及由此形成的褒奖与质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美学者多次合作出版选集或论文集。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城记小说系列”,等等。

再者是中美学者的对话辑录与合作编著。例如,《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季进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收录了对于美国汉学界的诸位学者的直接访谈记录。此外,由美籍学者孔海立与中国学者王尧合编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节录了夏志清、普实克、李欧梵、韩南、王德威、安敏成、金介甫与葛浩文等的相关文章。

(三)国际会议

由于中美交流的日益深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外部条件的逐渐成熟,直接或间接涉及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各级各类国际研讨会得以频繁召开。

首先是针对汉学研究的专题研讨会。例如,自2004年起,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中国学论坛”已连续举办五期;2005年10月28至29日,哥伦比亚大学召开了题为“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与中国文学”的国际研讨会;2014年5月16至19日,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中国翻译协会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举办了“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暨国家语言与翻译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

其次是关于小说家的专题研讨会。例如,从张爱玲研究来看,2000年10月24至26日,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举办了题为“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的国际研讨会,该会议后结集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再读张爱玲》(许子东、梁秉钧、刘绍铭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又如,从鲁迅研究来说,2011年9月25号,为庆祝鲁迅诞辰130周年,“国际鲁迅研究会”成立,由朴宰雨担任该研究会会长,副会长分别由周令飞、日本学者藤井省。

三、东南亚学者张钊贻以及澳大利亚学者寇致铭担任。

再者是依据具体论题召开的会议。2009年3月,由香港岭南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以及上海复旦大学合办的题为“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国际研讨会在岭南大学召开;2009年6月,上海大学中文系、纽约大学东亚系以及该校中国中心联合举办了题为“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10月12至13日,香港城市大学召开了题为“精神中国:第一届后毛泽东时期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4月21-22日,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办了“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的专题研讨会。

二、中美学界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互动议题

由于交流方式、媒介与渠道的日趋多元,中美学界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议题也呈现出交互影响的诸种特征。

例如,针对小说史分期范式而言,晚清小说是近年来美国汉学领域的一個研究热点。与之相应,中国文学批评领域相继出现了诸种有关晚清文学与文化的著述,诸如:《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夏晓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悲情晚清四十年》(傅光明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以及《晚清上海》(梁元生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等。对此,如若仅简单地将此种现象归结于是中国学界受到美国学界的影响所致,无疑是有失客观公正的判断。此外,王德威的晚清研究也曾借鉴阿英、陈平原等中国学者的相应成果。

再如,依据小说流派与具体小说家研究来看,中美学者的相关研究同样体现出诸多共识之处。例如,李欧梵在从事新感觉派以及上海文化研究时指出,“极少数人能够研究上海的文化,甚至像严家炎这样的学者,他编的《新感觉派小说选》非常有贡献。如果没有他那本书的话,也不会有我在台湾出版的那本《新感觉派小说选》。”[1]又如,金介甫堪称是海外学界沈从文研究的开创者,但他始终关注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已有成果,并在其《沈从文传》再版时表明,“其他类似的也业陆续问世。这些书分别从传记、历史,到人种学、人类学角度来写,各有侧重。如向成国(湘西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副主任,他推出了《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沈从文与湘西》)、刘洪涛(著有《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糜华菱(著有《沈从文年表》),他们的专著在研讨、剖析沈从文作品的深度上,是我1987年时所无法想象的。”[2]

三、中美学界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交流中的成败

针对中美创作与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批评的沟通与互动而言,相关状况可谓喜忧参半,成果与问题始终并存。

一方面,当下的中美学界无疑都处于全球化学术语境的世界文学多元格局之中,因而不仅业已从彼此隔绝甚或相互敌对的状态转向频繁且有效的对话,而且在冲击与回应、共识与论争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共生互融的复杂关系。由此,两国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针对小说史的重写、小说经典作家以及典范文本的重构等问题开展了频繁的学术对话,其理论观念与批评实践无疑都从多重层面表现出诸种沟通与互涉,进而不但形成了复杂的学术联系,而且有助于相关学者的研究视野的拓展,从而有利于相应小说研究工作的深化与完善。

另一方面,中美学界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互动中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客观而言,在双方的相关学术交流中,实际上存在着地位不对等的现象,时或沦为美国学界向中国学界的单向输入。具体而言,中国学界对于美国学界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后者对于前者的关注。对于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美国学界一般仅关注顶尖级学者的研究,或曾与其发生过直接学术联系的学者的研究,而对于其他学者的成果则很少问津。与之相对,对于美国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学界时常表现出奉为圭臬者多、有效鉴别者少,褒奖跟风者多、清醒反思者少,盲目崇拜者多、客观评价者少等现象,甚或不加甄别地照单全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由此,尽管中国是其现当代小说赖以生成的根基与相关研究的策源地,然而,在中美学界的相关交流实践中,对于中国学界而言,无疑是单向接受较多、回返影响较少,因而虽会议召开频繁、出版物数量激增,但真正的深入交锋却不多见,进而无疑影响了沟通与互动的有效程度。

综上所述,中美有关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的交流实绩尽管尚存诸种不尽人意之处,但是,相关互动实践无疑逐渐呈现出媒介日趋多元、方式更为直接、节奏逐渐频繁以及空间日趋拓展等良性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美]李欧梵.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24-125.

[2][美]金介甫.沈从文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4BZW17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025145306000),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2013),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3)。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