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2015-07-05余根峰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博物馆变化发展

余根峰

摘 要: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再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意韵,我们这个可爱的国家不就是个大博物馆吗?城市记录了我们的昨天,也见证了我们的今天,还会预示我们的明天。

关键词:博物馆;发展;变化

瑞典作家海伦娜·弗里曼(Helena Friman)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讲述了她主持的“斯德哥尔摩教育”项目。作者认为,斯德哥尔摩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城市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大博物馆”。“斯德哥尔摩教育”项目通过对城市街区及其文化财产的展示经营,达到增进人们认知、理解城市历史文化,促进人们融入当今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斯德哥尔摩教育”正营造着一座独具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城市“大博物馆”。

中国城市博物馆伴随着中国近现代过程已走过了百年历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地参与城市发展的过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博物馆又被赋予区域发展标志的重任,成为促进块状经济区域和特色文化区域形成的标志,成为所在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象征。

近年来,情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许多博物馆对所在地城市发展状态更为关注,对城市的理解有了变化,对博物馆与城市关系的认识不再只是静态的空间关系,而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复杂互动关系。城市既是博物馆的工作背景,也是博物馆工作的对象和确定工作目标的重要参数。其一,将博物馆纳入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构架。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培育社会复合主体的战略构想,就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党政界、行业界、知识界和媒体界“四界合一”为标准范式的社会复合主体,强调各主体的功能互补和密切合作。其二,提供衍生服务。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丰富的藏品展品和以专家为主要外在表现形式的智力资源。博物馆完全可以依托这些丰富的资源,开展各类更具个性化也更具社会效益的衍生服务。其三,随着文化游日渐走俏,作为文化旅游内容和形式之一的博物馆旅游已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使旅游城市,变成城市旅游。杭州的做法是将博物馆旅游纳入旅游发展规划,从战略層面为发展博物馆旅游进而繁荣博物馆事业提供保障;同时,鼓励、扶持各大旅行社推出与博物馆相关的“一线多游”线路,各博物馆尤其是特色博物馆也积极开发品质有保证、特色很鲜明、文化气息浓的旅游产品,供游客自主选购,满足游客普遍具有的到旅游目的地购买当地特色文化产品的群体偏好。

再比如波士顿在改进城市交通状况中,有一项庞大的计划,“Big Dig”(大挖掘工程),贯通城市南北的一个地下大通道,穿过城市中心区。工程浩大。北段的入口是在查尔斯河畔,旁边是科学博物馆。波士顿是美国的主要工业城市之一,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和周边城市连接在一起,成为“大波士顿区”,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文化与经济核心区。在美国,这是一个和“大纽约”、“大洛杉矶”齐名的城市群。据不完全统计,“大波士顿”地区拥有超过200座的博物馆,其中波士顿美术馆、儿童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肯尼迪中心(图书馆与博物馆)等等,都是全球闻名的博物馆。有必要花费巨资修建新的博物馆吗?这是博物馆建设者必须首先面对的,也是要向市民和捐助者加以说明的。这座博物馆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着,“特色博物馆”成为吸引投资和大众支持的关键。

城市博物馆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社区博物馆。地域社区的基本特点是:共同的文化或特殊的表现(如宗教信仰、谋生方法、生活方式等);语言(使用同一种习惯的或通常的语言);居住在城市的固定地方或某一地区。因此,社区博物馆就是把这些相关的事实保存下来,展现出来。上世纪70年代,西方包括前苏联就出现了大量各种类型的社区博物馆,摩洛哥阿斯拉斯高地社区博物馆、瑞典乌尔摩市博物馆、乌拉圭文化与艺术数字博物馆等,他们以社区为中心,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

外来的游客在社区博物馆参观这些遗产的同时,还能在其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体验到其中的内涵,看到由这些文化流传并发展下来的现在的当地文化。对于原住民,社区博物馆的建立,促使他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加深理解,并进行自发保护,从而较完整地保留地域社区的自然风貌、生产生活用品、风俗习惯等。社区博物馆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回归传统的农业时代,而是从生长的地方寻求文化的根源,思索如何面对未来,向“现有的高度物质文明,缺乏人性的生活环境挑战”。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博物馆是城市生活、城市文明发展的结果。城市博物馆就要将保护、展现和传承地域特色的乡愁文化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就要将城市居住人口的发展需求作为工作导向,就要以城市主人的姿态坦诚地就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居民进行对话,使博物馆成为地域特色的乡愁文化的守望者。

参考文献:

[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

[2]王国平:《城市论》.

[3]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4]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博物馆与城市化》.

[5]海伦娜·弗里曼(Helena Friman):《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6]杨剑龙: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7]云自在:中国博物馆怎样让人亲近?

[8]张炜:论博物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域文化保护作用.

[9]崔波、李文昌:城市生活与博物馆.

猜你喜欢

博物馆变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9到3的变化
博物馆
这五年的变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露天博物馆
鸟的变化系列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