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区域城市建设与经济增长
2015-07-05葛宗保
葛宗保
摘要:合肥位于安徽省正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强大的科研能力是合肥城市发展重要的软实力,广阔的地域,中心的位置为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和文明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理论上,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作为一对方向相反、交织互动的作用力(聚集和扩散),被看做推动城市不断发展最基本的动力学解释。合肥的城市建设规划,应是多中心-网状结构,而不是单中心高聚集,在经济上又作为一个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在宏观尺度的多城市间的彼此联系中,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副中心,使得整体的布局规划和经济发展前途更加明朗。
关键词:合肥;区域规划;经济增长
一、概述
自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2009年中央政府动用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以救市,GDP的增长率也达到8%以上。实际上2010年GDP的增速達到10%,2012年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增长率为7.8,2013年的GDP增长率7.7%,2014年的GDP增长率为7.4%。可见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而且更注重发展经济的质量。在此经济下行的宏观形势下,2010-2015年合肥市各主要经济指标有如此高的增速,主要依托于承接长三角产业专业、优势的制造加工业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原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之后,合肥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二、城市建设与规划
2011年7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为县级巢湖市;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一方面能为合肥及周边城市在全局上作宏观规划,另一方面能带来转移性收入增加,大幅扩大政府性基金收入。空间结构的变化改变了财政收入格局。
(一)内部空间建设及城区规划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一直是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建筑学竞相参与的研究领域,本文以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偏重解释空间格局的经济机制。
19世纪2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on Thunen)提出农业区位论,该理论认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生产专业化方向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圈”。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fgred weber)又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他认为运费、劳动力费用以及聚集或分散因素是决定工业区位论的关键因素,这成为当今研究工业布局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中心地理论(center place theory)的提出,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都·廖什(A.losch)提出,其理论要点如下:①基于长时期周期农业市场服务中心的演化,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边形的。②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③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即市场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和行政最优原则。中心地理论推动了城市地理学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为后来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奠定了基础,世界很多城市的规划也把该理论作为某种政策框架用于实践。
(二)外部空间架构
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一、大都市带理论。由法国地理学家葛特曼(J.Gottmann)在1957提出,该理论某一特定密集地区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中枢性的关键作用,在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地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聚集了若干都市区,并在人口和经济等方面密切联系的一个巨大整体。例如美国与加拿大的五大湖区、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和中国华东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都市带应具有枢纽和“孵化器”两大功能,具体来说,大都市带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①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②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县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③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这些核心城市联系起来,使各个都市区首位相连没有间隔,都市区之间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④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葛特曼坚持以2500万人为标准;⑤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家交往的枢纽作用。二、“灰色区域”理论。由麦吉概念性的提出,其主要观点有:①该区域是一种农村及城市行为的空间高密度的混合区;②农村行为与城市行为主要是指经济行为,集中表现为农业行为与非农业行为,二者的混合是该区域形成的基础;③该区人口密度高,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非农经济活动在此区快速增长;④区域城乡联系密切;⑤该区域与葛特曼描述的大都市带区域的空隙地区不同。
(三)现有格局下的规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进一步鼓励以大城市为核心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出现了一批不同层次的区域联合与横向协作区,如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经济协作区,沈阳大连的沈大经济区,天津环渤海经济区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城市间的“锁链”也呈有限放开的态势。90年代,大都市连绵区的特质已经具备,出现或趋于形成一大批城市群,如成渝城市群,江汉平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福夏城市群等等。
目前合肥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的功能不断提升,而且随着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良好的区位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和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使合肥正在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市加快发展、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如今合肥正与武汉、南昌、长沙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是以中国内陆最大城市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向东向南分别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根据规划,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桐城市,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为合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从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未来十年,合肥都市圈将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远景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未来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五市中心城区通达运输通道的平均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打造合肥经济圈“1小时通勤圈”和“1小时生活圈”。
三、对合肥市经济发展的几点评价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省份,作為省会的合肥市又是安徽省的中部,区域中心位置很明显,可以看到有很多官方及非官方说法,中三角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合肥经济圈、产业增长极、重点城镇群等等。这正凸显了合肥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正顺应了当前国家的发展大势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合肥市是以制造加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城市,通过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近年来工业发展很快,目前已形成的支柱产业包括:以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机为主的家用电器制造业,以轮胎、日用化工、化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及以汽车、叉车、挖掘机、成套配变电设备为主的机械工业。合肥市拥有江淮汽车、美菱电器、荣事达电器、国风塑业、合力叉车、佳通轮胎、日立挖掘机等知名品牌。2011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7:55.1:39.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9%,成为拉动合肥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兴产业方面,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二)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健全贷借款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和完善投融资环境
目前,合肥市地方GDP的增加的主要权重是工业增加值,企业投资是以投资收益率作为回报的,没有利润即使招来了商引来了资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对于企业而言,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关键要从成本上考虑,当地政府划拨的土地租金多少,给予的税收优惠或减免有多少,产业链上的物流成本是多大,劳动力是不是很充足,资金周转是不是够灵活等等。当下世界500强企业有35家落户合肥,而且这些企业集聚性强、发展速度快,效益也非常好,再给地方带来很大的税收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大部分的就业问题,这些成果非常值得肯定。事实上,现今合肥市的投资渠道是很多样化的,范围也很大,诸如交通、水热基础设施、机械、家电、新兴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等,所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健全金融服务市场,研究并落实相关投融资政策成为当下之急。
(三)产学研一体化,建造科技之城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说,“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而企业家的意志和行为是创新活动的灵魂。这种以人为本的持续发展经济观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在科研实力上,合肥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第三,中国科技大学曾一度超过北京清华,仅次于中国科学院。科研实力与产业的结合,一方面给培养了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成本,增加了发展的资本和潜力。教育是正外部性很强的一种公共品,很多城市尤其是对合肥来说,人才外溢十分严重。合肥正处于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关键阶段,更需要留住人才、重视人才,使正外部性内部化。未来的合肥,是中心之城,是科技之城。(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放,吴宇晖.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与政府区域干预政策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03)
[2]孔向阳,王予安,郑家余,高晓光,欧浩军,杨昆,汪名旵,吴明.城市管理:助力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J].决策.2011(10)
[3]孔向阳,王予安,高晓光,欧浩军,汪名旵,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合肥跨越[J].决策.2011(05)
[4]刘保满.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