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界的败类
2015-07-05汪金友
汪金友
万万没有想到,持枪杀人的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原厅长、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竟然还是个杂文家!他不仅写杂文,而且还出过杂文集,不仅出过杂文集,而且还获过大奖。他的犯罪,虽然纯属自作孽,但我感觉,整个杂文界,都为此蒙羞。
我从1980年开始创作和发表杂文,迄今已有35个年头。35年里,只听说过有一个写杂文的人,因为经济问题被判了几年徒刑。这哥们儿,杂文写得非常犀利;每见到腐败和不公现象,便怒不可遏,并撰文以讽刺和鞭挞。但他这些,后来看,应不是出于正义,而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当了某个处级单位的一把手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吃拿卡要。结果不到两年,就“进去”了。
说这话,是2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这个赵黎平,可比那哥们儿厉害。其一,赵黎平的创作成就更为丰硕。他出版的杂文集《大梦谁先觉》,曾获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最佳图书提名奖。此外,赵黎平还出版过多部长篇小说和诗集。早在1998年,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其二,赵黎平官至副部级,退休以后,还身带两把手枪,并且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个亲手杀人的省部级官员。
杂文的最大特点,就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写杂文的人,也都以鲁迅为楷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正因如此,广大的读者和百姓,才对杂文作者敬重有加,发现不平,盼望我们仗义执言,有了委屈,渴望我们提笔相助。
为了撰写《全国杂文名家风采》一书,我采访了国内上百位著名杂文家,发现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耿直一生。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更不会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所以,他们中绝大多数的人,升官都比别人慢,更没有心思和机会发财。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嘴和笔永远都是硬的。
因此,当看到赵黎平杀人的消息中出现“杂文”两个字时,很多杂文家都惊诧万分。全国的杂文作者队伍中,以前可没听说会出这么一个人。怎么,这样的人,还能写杂文?这不是给我们杂文队伍抹黑吗?“人自宋后少名侩,我到坟前愧姓秦。”出了赵黎平这么个“杂坛败类”,会不会影响后人怀疑和抵触杂文?心下惴惴也。
我查了一下,赵黎平的杂文集《大梦谁先觉》,1995年5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大32开,45万字,457页,印数8000册,定价46.2元。书的封面,是阴暗中一束仙人掌,另加空中一道闪电。这么厚的一本书,又印了8000册,都卖给谁了?我们不知道。
但從那以后,无论是报刊上还是网络上,都再也看不到赵黎平的杂文作品。出了一本书,然后就金盆洗手,铁笔高悬,这在我们杂文界,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对于赵黎平来说,杂文仅是一块敲门砖——凭一本400多页的“巨著”,钻窟窿捣洞去评奖,树立了“才华横溢”的形象,为自己的晋升铺平了道路。
人途生老病死,车行上上下下。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杂文作者队伍,也在不断变化。总有一些人离去,一些人进来,一些人退却,一些人坚守。有一些人,是因为年龄太大,写不动了。但他们时时刻刻,仍在关注和关心着杂文。他们虽然不写了,但依然是杂文界的功臣,历史不会忘记他们。还有一些人,因为升官了,或者发财了,所以无暇顾及杂文了。但即便人家另有所好,只要不违法乱纪,他人也难以厚非。倒是赵黎平之类,虽几十年才出了一个,却让我们感到悲哀和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