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易孳生“对策”的“政策”

2015-07-05茅家梁

杂文月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戒酒学问规格

茅家梁

一段时间以来,好多地方都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四风”问题的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有些地方对“頂风违纪”大办酒席且超过“××桌”的干部“一律先免职后查处”——威慑力不可谓不大。然而,倘是将追究的重点只落在了“超过××桌”之上,却又难免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因为在落实过程中,这是一个极易孳生“对策”的“政策”。

鲁迅说:“谁说中国人不善于改变呢?每一新鲜的事物进来,起初虽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己会改变,不过并非将自己变得合于新事物,乃是将新事物变得合于自己而已”(《补白》)。想当年,咱们的“国宴三菜一汤,不上白酒”的新规矩一出台,不是有好多国企立刻学得惟妙惟肖吗?只是“三菜一汤”的内容,却豪华得令人咋舌。曾记否?胡锦涛主席“四菜一汤”招待奥巴马——朴素节俭,平民情怀,淡如清流,不卑不亢。后来有不少基层领导以公款宴请宾朋,也仿效这个“规格”,却不过是要从筷子头上找找感觉,“达到”相当的政治高度。至于“规格”的具体内容,自有熟知长官秉性的“属下”鉴貌辨色,灵活安排。于是乎,“四菜一汤”的背后,“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一派奢华气度。

明朝正德年间,南京人陈镐担任过布政使等职,政绩、学问都还不错;但颇贪杯,其父担心他因嗜酒妨碍公务,特地写信,要他戒酒。其乃出俸金,命工制一大碗,可容二斤许,镌八字于内云:“父命戒酒,止饮三杯。”士林传笑。

“不超过××桌”与“止饮三杯”有异曲同工之妙。规定看似精确详尽,其实存有极大盲点。自觉而深刻领会“规定”精神的“陈镐”们,天生具有政治智慧和政治敏感性,唯唯诺诺却又心存芥蒂,墨守成规却又圆滑世故。这种做派下,往喉咙里灌进的每一滴酒,尽是对“父命”赤裸裸的讥讽和嘲弄。

跟陈镐制作大酒碗的思路一样,“××桌”还是“××桌”,但圆台面可以无限扩大呀!只要没有突破“××桌”这个底线就行。再说,纪委也没有限定一年中设宴的次数啊!隔三差五地“××桌以下”,长流水,不断线,其奈吾何?

我们有些“规定”的制造者,总以为自己恰似水泊梁山的小李广花荣,射出去的箭,必中歪风邪气之的,因而向来不考虑长效监督、配套措施如何到位,“规定”的副作用如何降到最低。要么密不透风,要么疏可漏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我们的许多“新事物”,就这样很轻易地被有些聪明人改造得面目全非,为“我”所用,于是潇洒自如。古人讲“世之显学,儒、墨也”,“显学”者,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也。现在有些官员中流行的“显学”是什么?阳奉阴违。实际上,在“陈镐”之前,就有无数巧妙地恪守“父命”的“孝子”,不管在“庙堂”,还是在江湖,谁能将“打擦边球”的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谁就能在“公仆”们中被当作英雄一般看待,有样学样,皆大欢喜.

猜你喜欢

戒酒学问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闭月羞花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家人齐努力,告别“酗酒君”
Good Ang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