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因果报应
2015-07-05唐欢欢
唐欢欢
摘 要:因果报应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佛教理论,与国人固有的因果报应思想互相激荡、磨合、吸收成为中国社会上自帝王下至贩夫走卒的共同民族心理。同时又与小说这一体裁相互作用,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母题。《阅微草堂笔记》沿袭传统,借用因果报应手段收集、组织材料,结构故事。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更直接、更明了的传达圣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通过讽刺、揭露、警戒达到劝善惩恶、匡正风气的目的。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 因果报应 弃恶扬善
在中国过去的社会中,“因果报应”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中国古代的小说里,“因果报应”也是一种重要的主题。这种思想观念的基本内容,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亦即是认为人们的任何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或者说人们的任何处境都是相应的前因的结果。因果报应观是佛教“影随行”理论思维的重要基点。《涅槃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①佛门讲因果报应观,确有道理。《涅木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
国民在日常生活以及佛教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下,不约而同的认定“也有三报”的道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而这种被普遍接受的民族心理也与中国古代小说这一体裁相互作用,因为这种佛教意识更容易渗透到人们对古代小说的理解与感受里。在佛经中,如《金光明经》,其原本与其他译本卷首都有感应冥报传记。陈寅恪先生也认为,②中国古代小说由数种冥报传记杂糅而来,冥报传记本身是佛教经典的附庸部分,却渐渐成为小说的重要体裁。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宗教文化的基因非常活跃,与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俗信仰相结合,成为古代小说创作中的重要素材和主题。不仅如此,佛教因果报应观也成为批判现实、安排人物命运的思想根据,成为推动情节发展、解决现实矛盾的内在动因。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便着重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观。有不少学者认为本书宣传封建道德的因果报应,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在古代,律法还未完善,而因果报应便是统治者从思想和道德层面管理民众。不可否认,因果报应在古代的确发挥着社会法律的作用。然而,毕竟这种因果报应观使人们在严正威名的氛围中感到信心和勇气,也弥补了道德说教的软弱苍白。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以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的体式,以记述胡鬼神怪故事为主。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予以赞美,对当时社会上习以为常的许多不情之论,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而书中对因果报应观的宣传,恰恰是作者通过这些短篇笔记小说将道德自觉地积极性移植到人的心灵深处。本书中有许多故事都表现出人们普遍希望弃恶扬善,使美好事物有美好结局,丑恶事物有可耻下场的本能。这也是因果报应观的具体体现。
例如这篇《因果报应》的文章,讲的是一位名叫罗仰山的通政,在做官时常常受同僚排挤,日渐积愤成疾。有一天做梦时,在梦中遇见一位老翁,便向老翁讲述了自己的苦境。老翁如此这般讲完一席话后,罗仰山果然解除了思想症结,平常积成的疾病也彻底消失了。原来,罗仰山受人排挤是由前世的因缘造成的。今生排挤罗仰山的同僚在前世名叫徐熙,画品本来高出黄笙之上。但恰好被罗仰山的前世,也就是黄笙排斥压抑,致使徐熙贫困落魄,饮恨而死。然而七百年后的轮回,罗仰山此时所受的排挤和不幸恰是七百年之前同僚罗仰山曾施加给他的不幸。这正如文中所说“无往不复者,天之道。有施必报者,人之情。既已种因,终当结果。”可见,世间万物皆在佛教的这个因果链上,既然已经种上因,终究是要结出果的。因此,作者想告诫人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遵循天道和法度。所有恩怨善恶,即使今生未得到报应,来世也会以相等的分量返回。
再如《母救人子延寿》这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陈四的农夫,夜里在瓜棚看守瓜田时,听到几个小鬼在议论自己可以延长寿命的事。从这几个小鬼的谈话中,陈四知道了自己能够延长寿命的原因。原来某户人家丢失了两千文钱,怀疑是婢女窃取,主人鞭打,父亲威逼,婢女几乎被逼上了绝路。这时,陈四的母亲怜惜她,就偷偷典卖了自己的衣服。将得到的两千文钱还给主人,并主动承担了偷钱的黑名,婢女才避免了一死。就因为陈四母亲的这件功德,土神判陈四借来生的寿命延长今生,以便他为母养老送终。此时的陈四正在为母亲偷钱被逐的事暗自生气,听了这番话后,才消除了疑虑,心情也平和了。九年以后,陈四母亲去世。办完丧事,陈四也在没有生病的情況下死去。因果报应观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陈四母亲这种不顾个人鞥吃鱼利益救人于危难的善行不仅为自己种下了善果,也为自己的后代造福,人性美的光辉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故事中陈四母亲原本的命运是老年丧子,冻饿而死。只因这件功德,陈四和陈四母亲都有了比较好的善终。纪昀在记述这件事时,不仅希望能达到对世人劝诫、教化的目的,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个怪异故事,赞美劳动人民的善良和智慧。这与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多行善事又是不谋而合的。
行善积德,本身就是对人性品质的最基本要求。而“百善孝为先”,尽孝才是最首要的行善要求。如《悍妇》这则故事,佃户曹二的妻子凶暴蛮横,动不动就责风斥雨,辱骂鬼神。与乡亲邻里之间的关系也不好。一天,她乘阴雨之机到田间偷小麦,忽然风雨大作,鹅卵大的冰雹从天而降,她当即就被击伤扑倒在地上。忽然风又卷来一个大柳筐,落在她面前。她把柳筐顶在头上,才没被冰雹砸死。看到这,读者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何这个悍妇没有得到报应呢?难道天也害怕她的蛮横无理吗?原来这个妇人虽然凶暴,但对婆母十分孝顺。每次与人争斗,婆母一呵斥,她就老实了;婆母掌击她的面颊,她也能跪在地上接受。想必这就是她遇难不死的原因了。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③孝是天经地义,是行善积德。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而这种对“百善孝为先”的普遍认同感亦是与因果报应观的紧密结合和体现。
如果以上这个故事是集中体现了“善有善报”,那么以下这个故事则再次印证了因果报应的轮回。恶人早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如这篇《隔世复仇》,讲的是在康熙年间,献县人胡维华以烧香为名聚众叛乱,然而正当他布置兵力,分配官职时,事情被人泄露。官军擒补乱党,将胡维华等人包围起来,全部烧死了。当初,胡维华的父亲富有资财,好周济穷困。邻村有位老儒名叫张月评,他有一个女儿长得美丽动人,胡氏一眼就看上了张女。然而他已有妻室,张月评又迂腐耿直。胡氏便暂不提亲事,处处帮助、周济张月评全家,并聘请张月评到自己家中教书。然而,有一天,张月评的妻子带女儿回娘家探亲,三个儿子都还很年幼。因此,张月评便向胡氏请假回家照顾门户。胡氏得知这一情况,暗中派人前往张月评家,将他的门户上锁,张月评父子四人全被大火烧死。胡氏佯装惊讶悲伤,不仅出钱办理丧事,而且时常周济张月评的妻女。后来,由于张妻对胡氏心存感激,便答应了胡氏纳张女为妾的请求。一年多后,张女生下胡维华就死了。也就是故事开头出场的胡维华,他竟然覆灭了整个胡氏宗族。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胡氏生前种下的恶果,犯下的罪孽终有一天会报应给他的后代,这是恶人应有的下场。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报应观在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相信读者看完也会有相似的认同感。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劝善惩戒,在人们对因果报应观持普遍认同的基点上达到匡正风气的目的。
《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作品宣扬了道德内容,其内涵也表现了人们普遍希望弃恶扬善,使美好事物有美好结局、丑恶事物有可耻下场的本能。通过善恶报应形式反映出来的要求平等、诚实、善良、乐于助人、讲信用、重义气、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爱国爱民等道德观念,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可见,《阅微草堂笔记》中融入的因果报应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注释
① 宗文,校注.涅槃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15-116.
②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180-181.
③ (宋)邢昺疏,金良年.孝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9-91.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2] 刘书成.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小说[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3] 陈文新,汤克勤.明清小说名著导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 邵毅平.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 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 白艳丽.论中国小说中的因果报应思想[D].内蒙古大学,20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