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下的现代园所管理
2015-07-05虞旭侃
虞旭侃
现代幼儿园管理中,园所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管理的灵魂,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是一种能动的教育力量,促进园所内涵的发展。浸润文化元素的园所管理是有生命力的管理,为园所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坐落于古运河民俗环境中的水弄堂幼儿园,虽四周错落的古旧民居早已没有往日的喧嚣和热闹,但天真灵动的孩童赋予了水弄堂鲜活的生命意义。近年来,我园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浸润古运河民俗文化,以园所文化为引领,探寻主动发展之路;注重树立园所特色品牌,创设富有特色的办园环境;提升教科研内涵,深入民俗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文化浸润、主动发展,园所管理见成效
1.文化浸润、科学规划。园所的发展得益于园所科学的发展规划,全园教工静下心来思考专家组提出的评估建议,结合园所制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办园特色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和思考,在广大教职员工和专家同行中征集建议。幼儿园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幼儿园周边古运河片区改造大环境,在继承我园“九五”课题“幼儿园泥塑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寻找园所主动发展、自主发展之路,创新管理举措,以文化引领园所发展,以积极挖掘本土化的地方文化要素“古运河民俗文化”为着力点,办“京杭大运河水弄堂”特色园所,实施文化引领、特色兴园管理发展规划。
2.整合资源、主动发展。伫立于古运河畔,徜徉在江南小巷,在园所管理过程中,我们充分整合运用古运河民俗文化各方资源:地域资源、社区资源、专家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采取了专家、教师、家长、幼儿多方的建议及意见,赋予了园所特色文化建设与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先后成立了古运河民俗文化顾问组、古运河民俗教育专家组、古运河民俗教师采风组、古运河社区教育基地等组织。
古运河民俗文化顾问组:古运河文化研究会曹荣之老师、富耀南老师、拍摄运河第一人王全大老师,无锡锡剧院吴明龙书记、原无锡锡剧院钱浩良院长与我园教师积极活动研讨,曹荣之老师、王全大老师更是将他们的研究专著赠送给老师,为我们古运河民俗文化之旅吹响了号角……
古运河民俗教育专家组:我们得到了全国省市教育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为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促进园所在高层次上的发展,以更感性的角度去思考园所发展脉络。
古运河民俗教师采风组:教师们通过每月的水弄堂采风日,走近古运河,多视角寻访、观察、感受古运河民俗特色文化渊源,查阅文献,实地寻踪,搜集、整理古运河民俗文化资料,丰富了教师们古运河民俗文化的底蕴,提高了她们的文化素养水平。同时园所注重文化浸润下的人文管理,退休教职员工退休时会收到一本个人相册,将她在古运河边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瞬间留住;每位教师每学期有三天机动假,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更愉悦的心情投入工作。
我们成立了古运河社区教育基地,包括古运河景区、古窑博物馆、无锡锡博馆、无锡锡剧院、穆桂英美食城等10多个社区教育基地。“亲亲古运河环保小卫士”、“我教社区爷爷奶奶学电脑”、“爷爷奶奶教我念童谣”等活动将运河边的孩子与运河社区生活亲密融合。
园所的发展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我们开展了“亲子民俗搜索之旅”、“童谣、弄堂游戏”的搜集和开发活动,家長们大力支持,积极响应,共有342位家长积极参与,全园共整理出47个民间游戏、82首童谣。通过园所文化建设和家园社区共同管理,园所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形成了特色品牌。
二、民俗乐园、环境优化,园所环境创特色
在基础设施优化的同时,近年来,我园结合园所古运河民俗文化建设,统筹布局,创设具有古运河民俗特色及儿童情趣的园所环境。
1.特色环境。从水弄堂一路走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水乡气息,园门外的大幅“水乡风光”喷绘图,园内一角的“竹林、桃花、小桥、鱼池”景致,都仿佛诉说着一个个童年故事。红红的灯笼、红红的中国结、红红的各种摆设……红的元素似乎也把民俗风吹进了幼儿园;大红喜临门福挂下、小阿福水井旁,几把小竹椅,几个小伙伴一起,兴高采烈地玩着翻花绳游戏;园主干道两侧的坛子文化,演绎着“江南水乡风情”、“阿福阿喜”、“十二生肖欢迎您”等主题;操场上“龙船”带我游运河,“你来划来我来推,你坐龙头我坐尾……”;古朴的园所门楼传递着浓浓的传统韵味,回文格、仿青石砖、大型的阿福阿喜泥塑喜迎八方来宾;大厅里花灯上的无锡传统童谣,民间游戏过道走廊,巡游水弄堂风情展,大师、教师及亲子运河摄影展都诉说着孩子们童年的记忆。这些特色环境汇聚了幼儿教师的智慧,陶冶着师幼的心灵。
2.班级环境。各班都结合园所文化主题、班级课程主题以及时令特点,精心创设师幼互动的环境。每个主题的创作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区角内教师自制的区域活动材料,让孩子玩出快乐,各角色游戏区域让孩子童年生活更精彩。“亲亲古运河” “美味穆桂英” “锡剧小舞台” “蓝印民俗风”使班级环境焕发勃勃生机,体现了环境课程的理念。
3.辅助环境。会议室里大型水乡喷绘与大师摄影作品交相辉映,教工食堂也成为交流锡剧传唱的场所,教师边用餐,边欣赏锡剧,潜移默化地被餐厅文化感染。教工厕所里陈列的花瓶装饰着运河两岸风情,这些花瓶更出自于教工灵巧的双手……辅助环境的细节处蕴含着教工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里每一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浓的运河韵味,散发着运河所特有的文化魅力,体现了园所文化特色,也展现了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有机融合,展现了园所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教师幼儿成长的过程。
三、特色教研、科研兴园,园所内涵得发展
在古运河民俗文化浸润下,我园开展扎实有效而有特色的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科研品质,全面促进幼儿园发展。
1.扎实教科研过程管理,促进保教队伍成长。我园形成了多元化的教科研结构,有按平行班设立的教科研组,由年级组长担任带头人;有按特色项目研究组设立的“锡剧传唱项目组”、“创意线条画项目组”等,由专业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项目组长;也有按教师专业水平设立的“骨干精英团队”、“南幼青年艺术团队”和“信息技术攻关团队”,由各团队中的精英担任团队队长。每一个教师都能在不同的平台上有所发展和收获,提升教师研讨反思能力及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特色团队开展了富有实效的特色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
“锡剧传唱项目组”开展锡剧名家来园授课,由锡剧名师从说、唱、演,到一句一句悉心教授,从示范、还课、点评、表演,到观看锡剧表演、感受锡剧人物唱腔、体验服装化妆,与锡剧名角面对面等。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领略到本土戏曲文化的魅力。如我园教师与锡剧专家互动交流、对锡剧进入幼儿园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开展锡剧传唱活动的一课三研,帮助教师探索教学方法,教师们各抒己见,开始了锡剧进幼儿园的积极尝试。
这些特色团队教研活动,充分汇聚教师的群体智慧,通过骨干引领、同伴互助、团队协作,增强对园所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扎扎实实地提升了教师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2.深化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集合园所发展及幼儿成长意义的思考,开发古运河特色课程资源,对无锡古运河民俗文化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并且逐步转化为适合幼儿教育的素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古运河民俗文化的兴趣,体验古运河民俗文化的特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组织了一系列的关于古运河民俗文化的主题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以幼儿的特点与眼光展现各活动的意蕴,如“古运河上的桥”“热闹的庙会”“开心南禅寺”等主题。通过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等不同领域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欣赏古运河,“我的清名桥”“奇妙的香袋”“双推磨”“创意彩泥”“古运河上的船”等活动,调动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的和谐发展。
(1)在民俗工艺的传承中,享受“做中学”的乐趣。我们在无锡传统泥塑中探索创新适合幼儿的泥塑活动,研发制作适合幼儿操作的泥塑工具,归纳总结了幼儿泥塑“十八法”,并注入创新的元素,将辅助材料用在泥塑活动中,既让孩子动手,锻炼了小肌肉发展及手眼协调,也让孩子们动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享受着创造的乐趣!
(2)在地方戏曲的传唱中,享受“唱中学”的乐趣。我园开展了锡剧进入幼儿园的课堂研究,通过欣赏唱段、情景体验、身段表演、亲子互动等环节,使孩子从小增进对地方戏曲的热爱,挖掘戏曲教学中的教育乐趣和教育价值。
(3)在地方童谣的诵读中,享受“乐中学”的乐趣。我们对传统地方童谣素材赋予了新的价值观,丰富了课程内容,为课程注入新活力。在童谣研究中,我们创新了一问一答的开心诵读的形式,既讓孩子很直观而形象地理解,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4)在弄堂游戏的熏陶中,享受“玩中学”的乐趣。我们先后整理了100多个弄堂游戏,并进行创编加工,确定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以及适合幼儿阶段游戏的玩法及指导要点。让这些弄堂游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展现其独特魅力,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愉悦幼儿身心,并促进其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南门外,古运河,架着一座清名桥……”伴随着朗朗上口的自编童谣,小朋友在青翠的竹竿和五彩的皮筋间跳跃,既锻炼了弹跳能力,又体验了合作的快乐;“河里河里汰汰脚,捻线捻线戳戳脚”这样的童谣唤起了许多成人对童年的回忆,孩子们边用流利、有节奏的无锡方言念儿歌,边灵活地躲避着,尽情享受着民间游戏中的快乐!
3.夯实课题研究质量,提升课题研究实效。2006年以来,我园以发展为核心,一步一个脚印,夯实课题研究过程,形成了科研特色。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实效,调动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幼儿园向教师征集问题,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拟定交流专题及课题,发展新的生长点。如在开展“基于古运河民俗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教师中许多金点子都成为如今课题研究的落脚点……“悠悠运河风精彩在其中——基于古运河民俗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特色展示活动,向中央教科所、中国学前教育学会等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专家、领导和同行展示,同时作为无锡市教研中心“幼儿园特色文化项目建设”的现场展示点,展示了我园特色教科研建设进程。“童心诵运河笑颜映南长”民俗特色活动,以一幅极为生动、高度浓缩的“水墨”画卷使江苏省教科所等一行到访者直观立体地感受到了南长教育“学校自觉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成果,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课题研究的实效。
悠悠运河情,汇集着无数人的心血;柔柔运河风,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古运河文化让一所水弄堂里的幼儿园散发出勃勃生机,作为一所水弄堂里的幼儿园,我园将在进一步探索文化浸润下的管理特色文化,探索浸润运河文化的儿童生活意义、探索与运河社区教育基地紧密合作的互动机制与实施策略等方面继续研究。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