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自主学习,破解高中数学“难学”迷局

2015-07-05黄小平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能力

黄小平

高中教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和高度逻辑的自然科学学科,也是高考题难易的风向标,大多数学生都恐慌高中數学的学习。

如何使学生不怕学习数学,改善教学的系统效果,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应试水平。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提出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一、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能力

当代美国著名改革家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揭示了现代教育的真正内涵。(1)相信人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2)在人们的经历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并且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才是影响人们行动的知识;(3)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4)学生能够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有认识、指导、评价自己的能力,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的潜力。

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在教学要求中表明,高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只是依靠仿照与记忆,应利用实践操作、自己探索和沟通探讨等学习方式。

在讲授三角函数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单位图的动态变化,让学生讨论——分析——总结——质疑——正确的结论(教师介入),得出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及相关系列公式,同时三角函数的图像也可由学生在电脑上完成,可进行系列函数图像的转化与动态直观。学生不仅学得适,记得牢,而且事半功倍。立体几何常被学生定义为难学内容之一,学生的传统学习是看教师在黑板上绘图,然后听教师的讲解,由于平面性与立体性的差异,许多学生听不懂。如果让学生自制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等立体模型,带进课堂,进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等环节,学生很容易掌握射影定律、二面角等立体几何中重要知识。打破“例题十练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三、教会学习远比教会解题重要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考试成绩,大多数教师的做法是“平时多流汗,考试少丢分”,运用题海战术,力求让学生见过或做过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考试时进行模仿解答。但由于数学思维的丰富性和题型变化多端性,学生不可能把讲解过的题目全部记牢,因而面对新情景下的数学问题会感到恐慌,也就谈不上进行模仿解答。教师应给学生留足数学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尝试,推断,验证,讨论,交流等,获取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建立较为正确的数学逻辑体系,不断提高解答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自主学习的模式建立,贵在坚持和总结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改革方式,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破解高中数学“难学”之题,但注意如下原则:

(1)由浅入深。之前在学习初中数学时,大多数是采用传统的模式,学生也习惯传统的学习方式。因而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应选好讲授知识的切入点,先从较为容易的、逻辑思维较单一的内容开始,逐渐深入,学习熟练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后而层层推进。

(2)关注个体差异。针对极少数学基础非常差的学生,教师应更多地鼓励他们,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培养自觉探究的习惯。同时教师应加强对这类学生的指导和知识辅导,使他们跟上班级的整体步伐,全班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自主性、学习型的班集体。

(3)及时总结。每一阶段的自主型学习的经验、成果、教训、不足都要全方位及时总结与反馈,并在后续的教学和引导中及时改进,以期达到最好效果,收获成功的喜悦,是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