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砚山县石漠化治理的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5-07-05陈俊松

绿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窖封山育林石漠化

李 平,陈俊松

(1.云南省砚山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砚山663100;2.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 昆明650216)

1 引言

砚山县地处珠江和红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上,河流短小、岩溶地貌广布、溶洞和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流失十分严重,境内干旱缺水、水资源贫乏,石漠化严重,是2007年全国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之一[1]。自2008年开始,目前已经持续进行了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2 砚山县石漠化现状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中西部,全县岩溶土地面积1944.245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0.8%,石漠化面积为862.368km2,占岩溶面积的44.4%,占国土面积的22.54%。在砚山县岩溶石漠化区中,平远、阿舍、维摩、江那、盘龙、阿猛、干河等7个乡镇是全县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石漠化面积771.65km2,占全县石漠化面积的89.5%[2]。砚山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604.95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1.53%,年侵蚀总量684.45万t,年平均侵蚀深1.31mm。

3 成效分析

2008年以来,通过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实施,使砚山县项目区岩溶荒山荒坡绿化,增强了蓄水保土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水库和河床,减轻了洪水对河堤和农田的损坏,降低了水毁工程的修复和加固费用,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1 植被覆盖度提高,森林蓄积逐步增加

2008~2014年,经过7年试点工程的实施,完成封山育林137238亩,人工造林87055亩,全县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由2008年治理前的25.69%增加到30.99%,森林蓄积稳步增加,净增20.6万m2,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种结构渐趋合理[3]。

3.2 水土流失减少,土地生产力有所提高

工程建设中采取的拦砂坝、坡改梯、小水窖、排灌渠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2008~2014年,经过6年试点工程的实施,完成坡改梯5831.5亩;拦砂坝5座,谷坊14座,引水渠15230m,小水窖1204口,项目区通过坡改梯、拦砂坝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人畜引水或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田(地)得到保护与恢复,土地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有粮由治理前的300~350kg提高到400kg以上。

3.3 发展特色产业,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在工程建设中,突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与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相结合,人工造林中,主要以核桃经济林为主,使项目区群众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逐步增加农民收入。截止2014年8月,人工种植核桃1355.8hm2,平均亩产干果50kg,按20元/kg计,盛果期年产值2033.7万元。

3.4 实施圈养,以草定畜,减轻对生态的破坏

2008~2014年,实施人工种草700亩,棚厩建设8500m2,青贮窖2400m3,饲草机103台。通过实施人工种草、棚厩工程有力减少了牛、羊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了区域植被恢复。

4 主要治理经验

4.1 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部门配合

为有序推进砚山县石漠化治理工作,迫切需要治理者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谋划,着重选择那些石漠化严重且具有重要示范性意义的区域开展治理工作,增强治理成效。因此,砚山县先后完成了《砚山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4]、《砚山县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5,6]、《砚山县2011~2013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6]并在石漠化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完成初步设计,落实了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

石漠化治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发改委、林业、国土、农业、水利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实际工作中,该县形成了以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密切合作的机制,打破各自界线,形成一个目的:治理石漠化、改善区域生态、改善民生。

4.2 以技术单位为主、地方配合、充分依靠群众

技术单位一般技术实力比较强,而地方及群众往往更了解情况,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不知如何去实现。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依靠技术单位,通过座谈、走访、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为技术单位与群众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有力促进了项目符合实地、符合群众愿望。

4.3 因地制宜、结合石漠化程度开展相关治理措施

(1)中度以下区域实行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采取“防”、“治”、“保”、“养”多重并举的办法,因地制宜,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坚持“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强治理后保护和巩固等措施,确保治理后长期发挥效益。

(2)中度石漠化治理与林粮间作、长短结合。在地势起伏较大的中度石漠化地区实施生物措施与工程相结合措施,制定实施方案,整体成片推进治理区域。以林粮为依托,先后在平远、维摩、阿猛等7个乡(镇)石漠化区域内种植核桃、油茶等油料经济林木,并在林下配套种植花生、辣椒、豆类等矮科作物,同时发展养鸡等家畜产业,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形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带。

(3)重度石漠化治理与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相结合。在土少石多,海拔不高,适宜经济林木生长的中、重度石漠化平远、维摩等乡(镇)实施核桃、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在不改变原始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大面积发展核桃、油茶等产业,既起到了保水固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4)极重度区域采取山、道路、农田林网、防护林工程等小流治理相结合。在石漠化程度较深的地方,以山、路、农田林网、防护林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优化利用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采取山顶“戴帽子”,山腰种经济林“扎带子”、山下建高稳产农田“盖毯子”的封山育林手段,以及入户建沼气池的办法,全面推进全县石漠化治理工程。

4.4 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同步进行

4.4.1 实施坡改梯,控制水土流失

在实施坡改梯的过程中,坚持了坡改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光照条件较好,土层较厚(40cm左右)、土质较好,25°以下连片的坡耕地进行改造,同时配套旱地水窖。通过坡改工程和农艺措施改造为具有“保土、保肥、保水”能力强,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的梯(台)地。在配套建蓄水量30m3的集雨型小水窖,同时配置集雨坪、沉砂池、水窖盖、引水渠(沟、管)等配套设施。既改善生产条件,又改善了灌溉条件,是老百姓比较喜欢的一种措施,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4.2 实施草食畜牧业,改善养殖方式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棚厩、青贮窖和饲料地等建设。以大户或合作社为主,进行人工优质高产饲草料地、棚厩、青贮窖建设,并配套饲草机,既达到科学养殖,又能保证草料常年均衡供给,做到草畜平衡。减轻了由于放养对石漠化恢复区域的破坏。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模式需进一步深化

治理规范一般要求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治理,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但随着治理的深入,治理区域越来越趋于零散化,给治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以流域为单元,是科学的治理模式,建议石漠化治理下一步应开展以微流域为单元的治理。微流域是小流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为精确划分自然流域边界并形成流域拓扑关系而划定的最小自然集水单元。

5.2 坡改梯前权属需进行明确

在坡改梯的过程中,由于打破了原有的权属界线,导致坡改梯施工进行不下去或改完了不知道如何进行公平分配。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认真与群众进行对接,完成坡改梯前完成各自权属内面积的统计,为后期分配积累基础数据。

5.3 投资标准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经过近7年的治理,治理的区域开始向偏远、交通不便、治理难度大的区域偏移,现有的投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标准。

5.4 通过项目提供就业岗位、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2008~2014年,经过7年试点工程的实施,完成封山育林137238亩,封山育林管理难度较大,同时也提高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建议在封山育林中,尽量聘请当地群众作为管理人员,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一方面增加群众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良好的契机。

6 结语

经过近7年石漠化治理实践,砚山县结合当地实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石漠化治理的经验和治理措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石漠化治理的深入、存在的问题也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最终达到砚山县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互动双赢局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8.

[2]国家林业局.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N].中国绿色时报,2006~06~23(11).

[3]砚山县人民政府.砚山县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4]砚山县人民政府.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治理重点县实施方案编制指南[R].砚山:砚山县人民政府,2011.

[5]砚山县人民政府.云南省砚山县2011~2014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R].砚山:砚山县人民政府,2011.

[6]文山州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云南省砚山县2011~2014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发改农经[2011]389号)[R].文山:文山州发展改革委员会,2011.

猜你喜欢

水窖封山育林石漠化
石漠化信息提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以贵州威宁县为例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母亲水窖二十周年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山地林木灌水方法
浅谈华坪县水窖建设与管护
浅析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