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2015-07-04张吉君
张吉君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但由于中学地理课时少,教材安排知识点较多,这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探讨地理课堂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地理教学的一些感受和经验,从课堂教学导入技巧、课堂提问技巧、过渡技巧等几方面着手,谈谈我对初中地理教学技巧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但由于中学地理课时少,教材安排知识点较多,这给学生学习地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探讨地理课堂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应从课前准备、课中激趣、课后反思和课外实践四个方面开展最为有效。
一、课前准备
(1)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新课程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新思想、新手段,使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深化,知识面更加广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档次。
(2)充分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设施、环境和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有机联系。教学设计是在对这个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上构建出的教学实施规划,以及部署规划实现的步骤,以追求最好的教学效益。
(3)加强集体备课,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教师备好课、编写好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
二、课中激趣
只有学生对地理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才会有味道,也不会觉得很难。所以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
(1)歌曲激趣。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故事激趣。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比如阿凡提的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3)诗词激趣。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國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4)多媒体激趣。地理课件具有色彩缤纷,动态视觉效果极强的特点,可利用动画演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片。甚至教师可以自己拍摄一些学校附近的地形地势及自然景观图,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可使同学们在愉悦的情境下了解和掌握要学习的内容。或通过观看影片内容,归纳出学习的内容。在愉快的视觉享受中学习,学习中娱乐。
三、课后反思
课后进行有效反思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助推剂。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教师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已经出现过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外实践
有效的地理教学应走出课堂,从课外出发,从生活中实践。例如对乡土地理的调查,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通过调查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总之,为了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地理能力,广大地理教师应认真揣摩地理教学中的各种技巧,运用于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循序渐进地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