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5-07-04王浩民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学生

王浩民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教师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贯穿在体育教学中,使其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关键词】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学与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效地,合理的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这样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新课改理念。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把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之一。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唯我独尊;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只能适应顺境,受不得委屈和挫折;遇到困难茫然失措,情绪不稳定;缺乏意志力,害怕失败等心理问题。因此,如何把心理健康融入体育教学,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问题的产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一、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设成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果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反复得到的是失败的体验,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由此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不要过分营造相互比较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否则差生可能一直是体育学习与活动的弱者,要鼓励学生作自我比较,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和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我上高一年级7班篮球教学模块教学时,其中一个内容是运球上篮接力。当学生分组练习运球上篮时,有几位男生总是躲到队伍的后面不参与活动,立即把这几位同学叫到跟前了解情况,得知他们在初中没有接触过篮球就更别提上过篮球课了,我随即把他们单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从头开始学起,经过他们的努力,在下课结束时学会了运球上篮,当在下课前学生做展示环节中,他们分别进行了展示,全班同学都为他们鼓掌祝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对学好篮球模块的内容树立了信心。所以学生经常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才能提高自尊和自信,才能喜欢体育活动,才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表现出珍惜生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我们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跑的速度素质较好,而有的学生弹跳较好,有的学生技巧性动作学的较快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某些成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并享受体育活动给其身心带来的快乐。

二、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减缓、调节和治疗心理压力

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是直接而真实的,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和态度在教学中会很快地表现出来。特别是高中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和别的同学发生误会,或被老师批评、或高考临近的压力等等都可能使其心情压抑,上课时情绪不高,表现为垂头丧气,郁郁寡欢、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练习不认真,对竞争结果麻木,缺乏集体荣誉感,这时如果老师只看到其表而武断地进行批评,即使学生表面上改善了,却达不到真正的目的,有时还对学生造成更深的心理伤害,师生的关系也受到了影响,学生会对老师失去信任,甚至封闭心扉,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教师要善于运用能激发兴趣的教学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喜爱程度及其从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增强身体活动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使他们爱上体育课,这对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

2.竞赛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3.鼓励表扬法

对于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例如:上体操的支撑跳跃课时,体重大学生从心理上抵触这一内容,不愿意参加练习,这时及时给予鼓励消除心理障碍,帮助其完成,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和课外活动课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情感

在每节课小结时,教师可就课中某一环节,特别是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不一样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热烈讨论,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用简短、幽默的语言或小故事去启发他们,用真诚的目光去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成功。

2.利用体育课外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极限,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多年高中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实践,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结合不断变化的学生,尤其是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中体育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生理运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需要身心的相互作用。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要有一颗慈爱的心,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成长,多与学生交流,与他们融为一体,了解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能在高中生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心理学.华南师大教育心理学教研室编写小组编.1983年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78页

[4]邱远.试论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科研.2001,(2)

[5]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学.1997,(3)

[7]杨青萍.心理健康应贯穿于体育教学中[J].体育学刊.1999,(4)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论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