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统一

2015-07-04梁燕

校园英语·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英语教学

梁燕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教学要以生为本。外语的本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英语学科已经不单单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了,语言的人文性变得更加重要,也就是学生通过英语这门语言的学习,会对自己的性格、品格、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产生影响。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把英语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的统一。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英语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以外,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在自己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了?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几点深刻体会。

一、善于创设真实情境,加强学生情感态度教育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思想,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人文渗透意识和水平,在读前先围绕相关的主题,选取适当角度切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这样的讨论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不同的诱导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大家的学习体会、感悟和经验得到讨论、交流和分享,相关的语言知识与技能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例如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本单元紧扣“女性”这一中心话题,通过介绍在不同国度的杰出女性,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和贡献,关注她们所面对的困难,讴歌她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本单元Warming up 这个环节中给出了世界上几位著名女性的简介及图片,包括宋庆龄、圣女贞德、林巧稚及这个单元阅读课文的主角—Jane Goodall,我设计的活动是分小组讨论三个问题:(1)Are they great people or just important people? (2) Which famous woman do you admire most? Why?(3)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m? 学生讨论热烈并踊跃发言,发言的内容涉及到许多领域的知名女性,并用简单的英语讲述她们的一些事迹和她们所取得的成就,这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good qualities do you think a great woman should have?让学生们例举出一些好的品质,并学会用句型表达。接着,我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Jane Goodall? Is she a great woman? 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阅读课文,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了解Jane Goodall 的兴趣( 多数学生对她了解甚少)。通过问题的讨论和信息的查找也可以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劣势地位,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和周围的情况,谈谈应该做什么?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教育的魅力。

二、密切联系实际,让学习不再脱离生活

外语教学,对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即除了能让学生应对考试以外,还要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相对而言,后者的难度较大。但是,我们仍在不断地摸索中为此努力。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可以设计角色表演这样的活动,再现课文内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有助于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我经常也会与我的学生进行课外的口语交流,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已经教学过的语言知识。我要求他们大胆开口,这样才能孰能生巧。另外,每次的课前5分钟的Talk show以及每天一条英语谚语,都让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实现外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所以其工具性是首位的,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真实的任务模拟各种情景,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在不断地训练中得到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师也要适应各种需求,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先进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多种语言教学环境中接受英语学习。

总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就是在加强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同时,传授人文知识,传承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使用人文方法、体现人文关怀,进而使我们的受教育者真正拥有人文素养。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高品位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也必须注重自身的人文修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