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模式初探

2015-07-04斯旺月

校园英语·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误区高中英语

斯旺月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為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整合,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生动、形式更多样化、信息更多元化。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呢?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也曾经走进了一些误区。在此与大家交流和商讨,力求找到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最佳整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误区 高中英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和衡量标准是看其能否有效地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贯彻新课程标准,达到课程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课程的整合,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满足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让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备受高中教师的青睐,但凡事均有个“度”,过度地依赖信息技术,使两者的整合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技术成了“空中楼阁”,学生“雾里看花”

由于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的感官需要,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很多教师认为,要上好一堂英语课,不借助课件是难上好的,而且也常常将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评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这部分老师只是把英语教学的内容当作了展示个人信息技术水平的工具,甚至以牺牲英语学科课程目标为代价。这样使得信息技术喧宾夺主,英语学科只是充当课堂教学的配角。如以Travel Journal (NSEFC 1A Unit 3)的Warming up一课为例,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笔者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开始时笔者为了引出“travel”这个单词向学生提问:What word can you think of after you watch the following pictures? 然后一口气向学生展示了15张名山大川的风景图片。在制作课件时,一味地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弹跳”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当然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被美妙的景色和意境所吸引,不时的发出赞叹声。但在放完这15张幻灯片之后,学生是走马观花,一头雾水。连续叫了5个学生都未能回答笔者的提问,最主要的原因是把问题都忘掉了。只好再把这个问题重复了一遍。而学生的回答为:beautiful,pretty,wonderful,exciting,happy等形容词,就是没有学生想到“travel”这个单词。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表面上,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重心发生偏移,造成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获得量相对减少,课堂学习效果受到不良影响。离开了英语这门学科,信息技术就成了“空中楼阁”,整合也就成为“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误区二:“人机交互”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师生间情感淡漠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节课从导入到新课讲授,从举例到练习,均投影在屏幕上,从开课到结课都在使用课件,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看到的只是图像和画面的不断变换,很少有教师的引导,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及其表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活动也被课件包办代替了。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常常只顾一路“点击”,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由于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节奏快,这就形成了新的“满堂灌”现象。这种“传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比传统教学方法的类似问题更为严重。如笔者在听一堂校级公开课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NSEFC1A Unit4)的阅读课时,发现总共用了43张幻灯片,7个有关地震成因、汶川地震、防震知识的视频。笔者经过统计,7个视频播放的时间就超过13分钟。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该教师一路“点击”,最后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到两分钟。由于前面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当教师要学生讨论“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great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Tangshan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时反而沉默了,效果可想而知了。所有这些都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状态,仍然没有摆脱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套路,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协作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体现,更不用说学生意义的主动建构。

误区三:信息技术“一枝独秀”,其他教学资源“弃之不用”

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录音机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但不是说有了计算机,其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都统统抛掉,像录音机、挂图等都不见了踪影,粉笔基本上成为摆设,长期服役、朝夕相处的黑板也基本上光荣下岗,信息技术“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

对策和思考

一、返璞归真,回归学科本色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的整合应当返璞归真,回归学科本色。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探究,但学科的特点和功能不能削弱。这并非杞人忧天,和中学的其他学科相比,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和数理化不同,它属于语言教育,具有应用性、交际性的特点。如果忽略英语的特殊性,而试图将有着丰富想象空间的英语直观化,图像化,那就把英语课上死了。如一味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顺利开展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永远不可能成为英语课堂的主角。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英语学科的特点,千万别随着大潮走。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所采取的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不宜过多,防止学生兴趣的迁移。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否则,过分追求视觉形象,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引起视觉的疲劳,降低教学效果,把信息技术形声化的优点变成缺点。总之,应还学生一个原本的学习英语课堂,一个纯粹的英语的课堂,而不是教师展示个人课件制作水平的一个平台。

二、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动,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若一堂课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在讲,或计算机只在其中充当演示或灌输的工具,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教师地位、作用以及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一样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堂课即使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有真正的互联网环境,也算不上真正的课程整合。

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英语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下面还是以The Earth Didnt Sleep(NSEFC1A Unit4)的关于唐山大地震的阅读课为例,在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真正整合。

第一步:在课前提出一些问题,以确定当前的学习内容。如:

1.What are natural disasters ?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earthquake ?

3.What may happen before an earthquake ?

4.What will happen during an earthquake ?

5.What should we do after an earthquake ?

6.What can we learn from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

7.If an earthquake really happens,what should we do ?

第二步: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编到同一小组。同样的兴趣更容易使他们齐心协力,以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急欲了解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意义建构要求。

第三步:教师给他们一些提示,如一些搜索引擎:百度、搜狐、新浪一些网址等。

第四步:让各小组分工协作,主动到网站上去探索,搜寻有关资料,分析所得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综合各组员想法,用英语写下对自己小组所探索的问题,并制作成PowerPoint幻灯片。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也使多媒体和网络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而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第五步:学生作品展示。在展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各小组用英语发表对自己探索的问题看法,并用幻灯片辅助说明。

最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或改进意见,也可能引起争论。教师适时地点拨,并进行适时、适当的鼓励。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并在自主发表看法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英语口、笔头表达能力。

总之,不能指望信息技术可以代替一切,很多生动的东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关注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课程整合才有新的生长点。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三个关键教学活动环节,创建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要适时调整情感,及时给予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找回来,有利于够活跃学生思维,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真正自主的信息化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整合,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而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时常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由传统手段到动态手段不断发生着变化,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信息技术并不万能的,如果上课总是老一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效率可想而知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的看法是:根据高中英语课程目标、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在产生需要后再选择手段,哪个是最必要的,效果是最好的,应用到什么程度。事实上,有些传统教育手段仍有它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将各种教学手段交互使用,以防学生形成习惯性疲劳,而失去新鲜感。“整合课”该用什么用什么,什么有效用什么,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书本、黑板、投影、计算机网络“四代同堂”的主张,那是笔者和广大英高中语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得到验证的实实在在的经验。

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各有利弊,要合理取舍,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高中英语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英语学科教学的需求,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动,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把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的整合中要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努力探寻网络环境下新的英语教学模式,而避免出现过犹不及巧成拙的情况,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徐福萌,袁锐锷.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M].北京电子出版社.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6]苑锦峰.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认识[J].中国科学教育,2006.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误区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