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更好发挥学生在高校外宣中的作用

2015-07-04徐丽麟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作用

摘 要:高校对外宣传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高校的认同,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建有学生记者队伍,然而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缓解专职外宣人才的紧张、克服学生队伍存在的不足,是很多高校正在探讨的议题。本文从如何建立学生外宣队伍机制,如何指导学生挖掘外宣素材,以及如何和专业媒体记者对接等方面,探讨学生队伍该如何更好地服务外宣工作。本文所探讨的外宣工作主要指高校常规新闻的对外输出,不包括高校突发事件的新闻应急处理。

关键词:高校宣传;学生队伍;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间对优质生源和社会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除了学校的各项硬件配套设施以外,教育软实力对于一所高校的声誉更为重要。教育软实力,既包括教育对内部各方面因素的凝聚力,也包括对外部对象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其中舆论影响力是—项重要内容,表现为以媒体为主要对象的宣传载体对一所高校的社会评价。因此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络,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在宣传专职人员不足、外宣工作对新闻人才要求高的背景下,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提高一所高校的声誉至关重要。

一、外宣工作亟须学生力量的加入

高校对外宣传即高校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成绩的先进人物通过大众媒体向社会推介、宣传。外宣报道不同于校内宣传,它并不完全以事件及人物对学校的重要程度来衡量,而是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考虑,追求时效性、新鲜性、接近性和真实性。

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离不开优秀的宣传队伍,应该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共同作用,促进学校、院系和师生“面、线、点”的有机结合。然而,当前,高校没有很好地整合利用内部人力资源,缺乏部门间沟通和院系师生联动,缺乏健全的外宣队伍体系,缺乏多元化的宣传渠道,更谈不上对社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能形成主动宣传、有效宣传的“大外宣”格局,这与高校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培养一支精干的学生队伍,服务于对素材的挖掘和整理尤为需要。

二、当前学生队伍服务外宣工作的一些不足

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有学生记者队伍,但就服务于外宣工作而言,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记者团主要服务于校报、新闻网等校内媒体

高校校园媒体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橱窗、电视台及校园新闻网络等媒体,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师生社团报刊、院系报刊、班级墙报、宣传横幅等也属于校园媒体。学生记者团从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来看,主要服务于校报、校园广播或各社团、院系报刊,校级的大学生记者团一般由校报编辑部教师指导。

这些学生记者团已经相对成形和成熟,一般以“部”或“中心”为单位,设置采编部、摄影部、文宣部、组联部等,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不少记者团还会增设新媒体部。由于传统上已经形成了服务于内宣的意识,因此,学生虽有转换“跑道”的意愿,但工作积极性不高。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面向校报学生记者团采编部招纳外宣助理时,16人左右的采编队伍有近50%的学生报名,考虑到这是首次招收外宣队伍,且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采编基础,最终采纳了7名,又从往届较为优秀的学生中招纳了一名,最终组成了一支8人外宣队伍。成立之后在半年的时间里,学生一共报送了20多篇外宣稿,以消息稿为主。30%左右的稿件为学生主动发现并投稿,其余主要是统一布置的任务。写稿学生也主要以一两位为主,70%的学生几乎不主动写稿(教师如果有布置采访任务也会按照完成),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2名学生。后来,其中一名学生异地交换学习,最终坚持下来的就只有1人。

2.大學生记者习惯于写“校报式新闻”

内宣报道完全不同于外宣报道,外宣报道对于大学生新闻写作的要求较高,很多记者团学生从惯有的模式出发,习惯于“三重三轻”的校报式新闻:重领导、轻卖点,重形式、轻内容,重叙述、轻细节。

所谓“校报式新闻模式”表现为几乎全写领导如何如何,以领导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贯穿始终;报道中习惯以“套路”或“模式”应付,忽略了真正需要的内容;通篇只是叙述事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写稿,并不采访对象、挖掘第一手信息。校报式新闻严重束缚了学生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新闻素材的挖掘,导致符合要求的外宣人才和稿件严重短缺。

三、加强学生外宣队伍建设若干思考

1.以现有大学生记者团为基础组建精干队伍

大学生记者团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体制和人才衔接模式,也在新闻报道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外宣学生队伍的角度来讲,从记者团中选调优秀采编人才是效率较高的选择。外宣队伍建立以后,可以在现有大学生记者团的框架内,进行考核和奖励。

人数方面,笔者以为,以4~5名为宜,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本身来源于大学生记者团,可以共享新闻线索和素材;外宣稿件要求较高,符合条件的学生本来就较少,而且稿件经常需要与指导教师沟通,而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外宣新闻毕竟不同于内宣报道,需要选取有新鲜性、时效性、读者感兴趣的点,一般情况下,这类新闻主要是靠挖掘,不需要面面俱到报道校园新闻。

2.鼓励学生深入课堂和社团活动现场

确立了一支精干队伍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发现新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新闻敏感度是新闻工作者及时发现和鉴别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通常来说,外宣素材常散见于学校各二级学院或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好的外宣新闻不是在领导的讲话稿里,也不是在大型会议室里,而是在生动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外宣新闻不以领导的重要程度来衡量其价值,好的外宣报道往往以反映师生教学和生活为主。

福建高校传媒联盟成立于2008年12月,成员主要有福建各高校校园媒体社团,旨在加强本省高校学生媒体间沟通交流,实现新闻内容、活动资源、组织渠道的共享,新闻业务由中国青年报驻福建记者站具体指导。该联盟于2009年至2012年一共在中青报发表作品150余篇,统计一下其从中精选的50篇文章,80%的新闻素材都是来源于课堂教学或社团生活,从中挖掘可以引发思考性的话题,是值得报道的师生典型。

3.抓好“牛鼻子”

从笔者实践来看,4~5人的学生外宣队伍,还必须抓住一个“牛鼻子”,由一个主要学生来带领,作为指导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桥梁,这个学生除了具备较优秀的新闻素养之外,还必须有对外宣工作的热情、激情和感情,要能吃苦。

在写稿的实际操作中,虽然学生自己就身处课堂和社团活动当中,然而,他们对于新闻的敏感度却感受不一。有的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外宣素材,而有的学生却全然不知。因此,有必要建立对接机制,让不同学生对接不同学院,搜集素材,并不定期汇报情况。这些资料交由外宣学生队伍中的“牛鼻子”学生先甄别筛选,然后交由教师把关。有时候教师也可以从这些素材中,发现共性的值得思考和报道的素材,再具体分配学生完成。

4.让学生记者与专业媒体直接对接

现在高校,一般都会主动推荐学生到专业媒体实习,但是这种机会不是很多,而且有時候一个专业媒体记者要带几个学生记者,实习的效率和成效不明显,其实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让学生记者参与专业媒体采访报道。

一般高校仅有一两个负责外宣工作的教师,而且这些教师并不专职做外宣,所以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能够主动挖掘素材、采写素材,最终投稿到媒体,完成外宣工作流程。所以,平时当媒体记者有针对本校的外宣报道,需要请求支持、提供素材时,可以介绍学生记者和媒体配合。学生在和记者配合的过程中,主要是学习记者如何挖掘素材,如何采访事件和最终稿件如何写作。

当然,在这个记者和学生直接合作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做桥梁,还要及时监督,了解情况。首先,要判断该素材适不适合由学生参与,其次学生在和记者配合时,也要保持和指导教师的联系,让指导教师知道,主要采访了哪些素材,怎样采写素材,以防止学生方向把握不好。

以笔者经验来看,培养这样一两个学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做好外宣工作,而且可以让学生较早地参与专业媒体的采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新闻敏感度。

5.做好学生发稿的搜集工作

最后,建议学生要搜集好自己的外宣报道作品。外宣报道不同于内宣报道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稿件发表于校外媒体,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和日后走上新闻道路的意义相对不同。因此,在发稿之后,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搜集自己署名的作品,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报道作品集上附上简短的评语,在就业面试时,这会是简历中很出彩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吴思佳.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不足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王子彤,谢清志,王伟.新形势下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的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杜春华.高校宣传工作中学生记者团的培养与管理浅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4).

[4]马先义.新闻报道通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5]唐琳,唐亮,李丽.加强新时期高校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党史博采,2011(7).

[6]曾德生,李明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追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7]王德风.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发展,2010(8).

[8]戴世勇.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对外宣传工作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2):49.

[9]陈芝.新时期高校对外宣传工作对策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10]曾令梅.如何带领学生记者做好高校宣传工作[J].科教文汇,2009(7):59.

[11]龙超凡.记者的梦想与实训[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徐丽麟(1982— ),女,福建厦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校外宣。

猜你喜欢

作用
试述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提升高校网站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
探究工程监理在工程质量中的作用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