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发展趋势探析
2015-07-04段美丽
段美丽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地不断发展和深化,初中政治教学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政治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特色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初中政治;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开展趣味教学、突出学生的体验性,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政治教学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一、现阶段初中学生政治学习的学情分析
隨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文化的解放,学生的心理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知识水平的高低和思维的发散,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处于学生培养自主性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通过趣味教学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起师生良好互动的教学关系。
二、现阶段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政治水平差异性较大,教学任务艰巨。初中政治教学偏向于理论性和生活化,很多学生会觉得政治教学非常枯燥无味,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自律性较弱,导致学生厌学、逃课、旷课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政治水平差异和对政治教学的不重视使得教学内容很难适应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初中政治教学水平难有突破的重要因素。
2.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师生关系有待改善。在初中政治教学难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陈旧也是限制政治教学的原。,由于初中学校的政治课程是基础课程,并没有涉及一些实际的技能知识,教师满足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学过程缺乏激情,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对政治教学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政治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学生无法对政治教学产生好感,与政治教师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师生关系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政治教学质量。
3.政治教学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教学手段单一。在许多初中政治教学中,虽然配备了基础的多媒体硬件设施,但使用率不高,且没有在政治教学中引进培养学生政治视、听、说能力的先进设备,黑板、课本仍然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只能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面对枯燥的课本,学生无法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政治信息,政治学习模式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政治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政治教学的发展趋势
1.初中政治教学元素的多元化。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深化改革,政治教材一改过去刻板、僵化的风格,变得更加鲜亮、活泼,新教材中使用的语言更加生动,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设置了“活动探究”“思考”“动脑筋”等版块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加强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沟通,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精神。
2.合作互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精神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也同样能够发挥出无穷的能量。教师应积极发挥参与者的作用,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一起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发现新的问题,在合作的世界里寻找快乐,共同学习政治知识。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平衡各组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学习背景、男女比例、性格特征等因素,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以便所有学生在小组内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保证各小组学生水平的均衡发展。
3.政治课堂更加鲜活。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不仅能够带动课堂的气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力,增进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然而,有的教师为了保持课堂上的良好秩序,在教学时很少甚至不提倡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提问。这样做不仅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长期下去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在保证课堂质量和课堂纪律的前提下,适当多增加课堂讨论,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自由发展,使政治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在未来的政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平等互信的,教师在主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学生对教师信任和喜爱,学习政治的热情就会高涨,教师的要求也就更易被学生接受。总之,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彼此欣赏与认可,将大大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利于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在未来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等都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学校需要不断加强政治教学的突破与创新,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雄.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有效研究[J].民风(科学教育),2013(5).
[2]保娟.论初中政治教学与生活的结合[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