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歌唱中润腔技巧的审美规律
2015-07-04陈殷斌
陈殷斌
【摘要】润腔技巧在声乐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正确使用润腔技巧是衡量歌者是否训练有素、其歌唱是否具有艺术含金量之关键要素和主构要件。还因为任何成功的艺术都是艺术家灵感迸发、神思飞越、情感激荡的创造性产物。作为艺术再创作者的声乐艺术工作者,若没有强烈的情感表现欲望、激情难抑的歌唱情愫,成竹在胸、烂熟于心的娴熟润腔技巧,自然不能进入成功的艺术再创作。
【关键词】音乐审美;润腔技巧;艺术表现
探讨润腔技巧原由、功能、作用问题,探悉润腔名词从何解释所谓“润腔”,借鉴名家、名师理念、方法、观点完善丰富我们自己的理论为教所用,为我所用颇为必要,颇具操作价值和实用意义。“润腔”—— 顾名思义柔润的运腔,抒情地歌唱,恰如弦乐者要拉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需频繁的揉弦一样,歌者需用气息去抚摩声带,尤其是抒情作品演唱更需用软起首歌唱技巧将声音柔软的、连贯的安放在头鼻腔高位置共鸣区。惟有如此才会获得高位置的共鸣泛音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国内中青年学者认为:润腔技巧是上倚音、下滑音和形形色色的装饰音。国内专业学者提出行腔再创造的学术理念。把它归属于专业独创性之列。提出:独创性不仅因该符合作品主题形象和内容要求,而且应该在原生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注入符合内容要求的的新意和表现,并对原内容和主题表现意义有所扩展和延伸,从而极大地丰富作品的外延和内涵;有效杜绝严重脱离原生基础的、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表现。进而倡导行腔再创造的重要审美创造手法广泛运用于歌唱审美艺术实践。笔者以为行腔再创造实乃歌唱优美运腔、柔美润腔之高品位、高含金量之专业技能技巧。运用得当、把握适宜会给观众带来美妙绝伦的艺术享受和歌唱美感。那么什么是运腔、润腔?如何才能达到行腔走字、妙如连珠、美如华玉之艺术效果?对此可借鉴和参考国内其它学者相关论述及科学理念:“从无声的曲谱到有声的演唱,这里就包含着行腔的再创造意义。因为,书面的曲谱并不等于实际的音响流动,而从曲谱到口头的有声表现,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重复或机械式地传导,而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有声转化的、有机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这不仅体现了行腔的主体性,而且展示了行腔的生动性和风格特征。每一位演唱主体对行腔的创造都是不同的,并且各具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说,行腔的再造性既有将书面作品诉诸于实践的过程,又有行腔再造独特意义的成分。特别是润腔手法运用(通常指装饰音行腔运用),不仅使运腔更为优美柔润、准确生动、情感更加细致入微使作品造型要求更具个性化、特征化,而且能使音乐情感变化更加细致入微,使旋律表现更加增色添彩。对作品语气语势、力度速度、节奏强弱等均发挥着修饰与润色的色彩性作用。从而将旋律乐句婉转起伏、迂回缭绕润饰渲染得血肉丰满、韵律和谐……。”①
而本作者对歌唱润腔技巧的诠释却不尽相同:“润腔也,乃揉音润色也”。古代唱论一向要求歌者的声音要求 “善过渡”、“如贯珠”。这里的“善过渡”就是“巧运腔”,“如贯珠”就是讲求“歌唱连贯如珠、清澈如泉、源源如水。”追求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高亢响亮、圆润通透声音效果。而这种声音效果的获取无疑需要科学的发声方法和高超、独特的歌唱运腔技巧。其实、专业术语歌唱“软起首”(也称“舒起首”)、“ 硬起击”(也称“硬起首”、“刚起击”)恰恰是艺术实践中抒情乐句演唱与戏剧性乐句演唱中其运腔、润腔专业技能具体运用的最经典、最贴切、最形象、最直观、最科学的诠释与解读。抒情作品演唱往往需要行腔走字圆润、柔美、连贯、运用气息抚摸声带歌唱法贯穿于演唱始终;而表现剧情尖锐冲突的戏剧性作品,则要求声音铿锵明亮、刚毅果断、顿挫分明,切勿拖泥带水、音长气短。需要强有力的气息支撑和一步到位的高位置声音安放。
而余笃刚教授在他的新著《声乐艺术美学》中就歌唱“润腔“、”“行腔”、“字正腔圆”方面的论述则是:所谓“行腔美”,我们所说的“腔圆”就是“行腔美”,这是因为“腔圆”不能简单地只看作是唱腔的圆润流畅与甜美悠扬,它要求应该在改善音质、扩张音域、调节音响、丰富音色的基础上达到行腔的圆润完美。首先,行腔时音调要准确,音准是旋律体现的基础,是声腔美的声音造型的最基本要求。其次,行腔时节奏要稳定,掌握好节拍速度,快慢适当,松紧适度;作到快而不赶,慢而不拖,松而有板紧而有眼,强弱有节。同时,行腔时风格要浓郁,要表现出要表现出曲调的不同民族、地方、时代、体裁的风格特点,展现出丰富的艺术特色。最后,也可以说最重要的是行腔时情感要纯真。作到有感而发,含情而唱,充分发挥声乐表情的动作性;作到“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声乐美学要求使歌唱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在谈到声乐美学有关行腔吐字方面却独辟蹊径,另有高见。她认为不应该把“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理解为歌唱者的奋斗目标,而是歌者应该作到的最起码要求。因为,和还只是“形式美”范畴中的东西,“正”要求的是“正确无误”,“园”要求的是“圆润平滑”,它们都还不是类似绘画中的“气韵生动”,涉及到风骨、气质、内在精神之類的美学要求。她认为准确的字、圆润的腔都应该为细腻生动地传情而活跃、而飞腾,这才是较高的艺术要求和较高的艺术境界。歌唱就是用歌声传情,一个演唱者能否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刻、细致而又生动地把诗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揭示出来,把他们倾注在作品中的各种思绪和情感体现出来,那完全取决于再创作者——歌唱家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是否渊博深厚?一个好的演唱往往能使作品增色,甚至开掘出作曲者所意想不到的东西,而一个不好的演唱则往往会歪曲作曲家的原创作意图,甚至把作品演绎得面目全非,糟蹋得不成样子。
而我国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天球先生就歌唱优美润腔、行腔方面同样另有独道见解:如果说节奏是歌曲的骨架,行腔、润腔则是歌曲的肌肤。行腔的目的是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而中心思想又是由每一乐句的意思相连接的所形成的。也就是说,歌唱时只有思想连贯才能使行腔圆润、细腻、流畅。必须非常清楚地交代每一乐句思想,进而才能把歌曲内容、内涵完整表达出来。因此,行腔时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即歌唱要一句一句地唱,且是每一句都一气呵成将它唱完。如果只是一拍一拍地唱,唱腔就一定是一顿一顿、断断续续的,使歌唱既缺乏美感又不能深刻表达歌曲情感。节奏讲求律动,行腔讲究抑扬顿挫、层次鲜明、风格对比、艺术夸张,方能收到预期效果。
不言而喻,只有当我们如数家珍了解“行腔”本质,学好“运腔”技巧、用好“润腔”技术,我们才能如愿以偿地改善音质、完整乐思、完美表现,才能让歌声更美妙,连贯、流畅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一气呵成如华美乐章。
注释:
①范晓锋.声乐美学导论,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