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魔笛》的演唱风格及艺术魅力研究
2015-07-04张娓
【摘要】莫扎特作为十八世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戏剧人才,其在歌剧上所做出的的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魔笛》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该剧几乎花费了莫扎特全部的创作心血,其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运用和饱满的演唱风格赋予了作品本身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本文以歌剧《魔笛》为蓝本,分析《魔笛》中三段具有代表性的唱段,探讨该剧的演唱风格,解读该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魔笛》;莫扎特;演唱风格;艺术魅力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涉及面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已知的各种音乐形态。如钢琴协奏曲、安魂曲、歌剧以及双簧管协奏曲等等,他的创作直到现在也还是音乐界的学习典范,无人能出其左右。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的主要形式,他的歌剧中不仅融入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更赋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以及时代精神。莫扎特一生中共创作了二十二部歌剧,而作为莫扎特的首部德语歌剧的《魔笛》,既是最后的歌剧作品也是最优秀的歌剧作品。该剧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及多元化的演唱风格使其拥有更为深刻的历史意义。
一、歌剧《魔笛》
《魔笛》是欧洲作曲家莫扎特最为出名的歌剧,同时也是莫扎特创作生涯中的首部德语歌剧。莫扎特在《魔笛》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这部作品中蕴含了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以及共济会思想。《魔笛》创作于1791年,莫扎特的朋友席卡内德找到莫扎特打算为童话剧《魔笛》谱曲,两人一拍即合,但在创作的路上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莫扎特先后酝酿了几个月才写完第一幕的草稿。这时的莫扎特因为太投入于创作而导致身体状况不断变坏,加之新即位的皇帝奥皇列奥波德二世命令莫扎特创作新的歌剧庆祝,与此同时还有人要求他帮忙创作一首安魂曲。可以说,在《魔笛》中所运用的演唱风格以及曲调创作不仅很好的表现了剧中人物的鲜明形象以及性格,同样的也给欧洲歌剧创作带去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二、《魔笛》的演唱风格
歌剧《魔笛》中的音乐优美生动,极富感染力,特别是剧中人物形象演唱风格更是成为了该剧的经典部分。莫扎特除了运用不同的音乐赋予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之外,还依照剧情的发展让角色拥有了不同的情绪,如塔米诺经典的咏叹调风格、男中音演唱的萨拉斯特罗的正歌剧形象和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二重唱的演唱风格等等。
(一)塔米诺咏叹调的演唱風格
在《魔笛》的故事中,夜后丈夫去世前曾经将女儿帕米娜托付给了大祭司,夜后为了夺回女儿便欺骗王子塔米诺,让塔米诺去解救帕米娜,并应允让帕米娜成为他的妻子。塔米诺的咏叹调第一句为“多美丽的形象!”表明塔米诺在看到帕米娜肖像的那一刻所出现的激动心情和含蓄的赞美。该部分的音乐采用的是六度大跳,用来表现塔米诺的蓬勃热情。第10小节则运用了七度大跳,并采用了全曲最高音,不断重复大跳,让塔米诺的爱意和热情持续上升。咏叹调第17小节开始发生变化,长句出现并不断进行连贯的重复,运用伴奏织体和转调来推进高潮。演奏塔米诺咏叹调时要注意呼吸的稳定和高音技巧的运用,才能够真正的将区中的演唱风格表达出来。要想准确抓住塔米诺咏叹调风格,就要从歌词中挖掘塔米诺的情感基调,从看到肖像后的激动、赞美和确定帕米娜为自己最爱之人后的热情与前进的饱满力量。
(二)萨拉斯特罗唱段的演唱风格
萨拉斯特罗是歌剧中的太阳神,代表着光明与热情,莫扎特在《魔笛》中设定该人物角色充分体现了启蒙主义的思想。萨拉斯特罗在剧中演唱了一首男低音咏叹调,该歌曲出现在夜后让帕米娜杀死萨拉斯特罗,但帕米娜违背了母亲的命令,萨拉斯特罗反过来安慰帕米娜,并为他唱了一首歌的场景中。这首咏叹调的唱段属于格鲁克风格,是《魔笛》中最为出名的一首咏叹调,其结构整洁、旋律优美,演唱风格清新质朴,在演唱的过程要重视宣叙调的演唱,词句方面尽量达到清晰,要富有歌剧的感染力。并且演唱方面用力求用真挚和朴实的情感打动听众,无需多于的装饰音和华彩乐段。歌手要注意运用声乐技巧将剧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吐字清晰、在低音区保持丰厚,注意歌词的诗意。对于歌剧而言,无论演唱歌手的声音多么完美,如果缺少了实实在在的情感,歌声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因而,萨拉斯特罗唱段的演唱要达到娴熟的技巧运用和情感的覆盖才算的上成功的表演。
(三)帕帕盖诺与帕帕盖娜二重唱的演唱风格
二重唱是《魔笛》歌剧中的重要运用手段之一,主要为了表现剧中人物和情感的冲突,并通过不同角色的演绎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反映、心理状态以及声部和人物关系的矛盾。莫扎特运用二重唱在该剧中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并将二重唱作为该剧的音乐戏剧结构基础,帕帕盖诺与帕帕盖娜的二重唱出现在歌剧第二幕的第二十九场,该部分音乐旋律跳跃性极大,舞台表演活泼生动,充满着积极和乐观的气氛。这段二重唱的演唱风格与剧中宗教礼仪的庄严严肃截然相反,表达的是世俗中最纯净的温暖,在演绎过程中既将歌剧的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部分,又将剧中的总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这首二重唱中,莫扎特还将歌剧的深刻性与通俗性融合在了一起,打造出了严谨的音乐形式结构和深邃的思想感情。二重唱中的独特音乐风格将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明快、轻盈的心情准确的表达了出来,同时还将古典印业的端庄和典雅风格进行了完美的展现。该部分演唱主要以中等音量为主,声调做到柔和与细腻,根据音乐的旋律循序渐进,并用渐弱的方式来作为收势,以此留给听众意犹未尽的回味。
三、《魔笛》艺术魅力的体现
(一)歌剧题材与音乐元素创新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作品,莫扎特在歌剧中融入了不同的歌剧元素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这部作品既有着正剧的严谨,又含有戏剧的诙谐,多样化的题材创新让这部作品一经上演就获得了大众的追捧。在歌剧《魔笛》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埃及伊西斯神殿的故事,夜后蛊惑王子塔米诺去解救自己的女儿帕米娜,塔米诺为了解救心上人,在祭司长老以及魔笛的帮助下实现了愿望,并最终进入了光明神殿,与帕米娜相爱。莫扎特将当时的共济会思想融入在了歌剧的乐曲中,不仅赋予了《魔笛》更深层次的内涵,更是引领了歌剧的发展。除此之外,莫扎特还在《魔笛》中首次运用了喜歌剧的形式,在当时的社会,喜歌剧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除了杂耍就是滑稽的表现,音乐的特点还含有夸张的成分。起初莫扎特只是想在《魔笛》中加入喜歌剧中轻快、明朗的风格,但为了更好地表现歌剧的艺术魅力,莫扎特充分运用了喜歌剧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并将其融入进了歌剧中,从而使喜歌剧的主题表现形式变得跟我给多样化。
(二)音乐形式与人物形象变革
在歌剧《魔笛》的音乐形式上,莫扎特也进行了自己独特的创新。在序曲部分所呈现的乐曲就与莫扎特惯用的歌剧序曲不同。一般而言,莫扎特创作的歌剧序曲音乐都是来自于歌剧中人物的唱段主题,但在《魔笛》中的序曲则起到了一个总体情绪的把握和概括作用,这种创新性的音乐形式为后世的歌剧创作带去了深远的影响。歌剧《魔笛》中的所有音乐表现形式都带有浓厚的德国民族色彩,如二重唱中轻快、活泼的节奏以及生动的舞台表演就具有非常浓厚的德国民谣的特点,塔米诺与帕米娜的咏叹调则是意大利风格与德意志风格的结合体等等,这些都表明了莫扎特运用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将歌剧的音乐形式进行了创新。除此之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莫扎特也充分赋予了人物角色的不同形象特征。
(三)综合艺术与演绎形式变化
莫扎特在《魔笛》创作中不仅实现了个歌剧的舞台形式,更是将古典歌剧的综合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从《魔笛》中我们能够找出格鲁克、巴赫以及亨德爾等大师风格,但从整体来看,整部歌剧中要传达的却是德奥民族精神。如在萨拉斯特罗的唱段使用的是带着严肃特点的格鲁克风格,而帕帕盖诺与帕帕盖娜的唱段则融合了意大利喜歌剧音调以及维也纳的民谣调风格等等。莫扎特将每个人物的性格分为不同的唱段音调,并运用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成功的融合成了一部伟大的歌剧《魔笛》。莫扎特并不遵循传统的歌剧采用高声部作为主角的演绎形式,而是独具匠心的选用男低音与男中音来担纲歌剧主角。但在舞台的演唱表现上,莫扎特又格外要求演唱者将唱段的起音落在正确位置,并严格按照古典音乐中的风格来设定《魔笛》的音乐特征。
四、结语
莫扎特创作的歌剧《魔笛》因其优美的音乐旋律和精彩的剧情而占据了音乐史中的独特地位。该剧中的音乐格外生动优美且极富特色,而不同形象的演唱风格也让整部作品充满了神奇和圣洁的艺术魅力。作为莫扎特后期歌剧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之一,《魔笛》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思想,其极富变化的演唱风格以及音乐体裁形式也对后世的歌剧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曲歌.莫扎特歌剧咏叹调中女高音咏叹调初探[J].艺术研究,2001(4):
92-93.
[2]吴国玲.歌剧《魔笛》中塔米诺性格特征和演唱风格[J].才智·人事人才,2009(2).
[3]孔春恒.如歌笛声——观莫扎特歌剧《魔笛》后感[J].北方音乐,2012(4):40-42.
作者简介:张娓(1974-),女,四川泸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