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诊治分析
2015-07-04刘鹏宇刘宝翠付彧张丽君齐俊艳
刘鹏宇 刘宝翠 付彧 张丽君 齐俊艳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治疗经验和方法。结论 直肠癌是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如今有许多新药物针对直肠癌的治疗,可是手术是唯一可治愈的机会。
关键词:直肠癌;放射;治疗
0引言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消化道的癌肿中,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约占胃肠道癌中的25.9%。在大肠癌中,直肠癌占60%~70%,在直肠肛管癌中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是癌肿的好发部位,约占75%。
1临床资料
2010年本院收治的43例直肠腺癌患者,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0~80岁。Karnofsky评分(KPS评分)≥60分,心、肝、腎功能及血象正常。有可测量病灶,并伴有远处转移。
2临床表现
2.1便血是直肠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数表现为鲜红色血液,量不多,与粪便不混,表现为粪便带血。但当肿瘤位于直肠上段时,便血颜色略暗,一般不会出现便后滴血,更罕有喷射性出血者。几乎绝大多数出现便血的病人首先想到的是痔出血,这是导致延误就医以及误诊的最常见原因。
2.2排便习惯改变则是直肠癌另一个主要的临床表现。所谓排便习惯改变,包括便频(次数增多,但无质的改变)、便急、排便不尽感、黏液便或黏液血便、便秘、进行性排便困难等。以上直肠刺激症状常常被当做慢性肠炎进行对症治疗。晚期病人还可出现腹胀、腹痛等肠梗阻表现。
3疾病诊断
在肛肠科诊疗过程中,通过指诊发现直肠黏膜外肿块是比较常见的事[1]。由于黏膜外肿块不像直肠癌那样直观,良恶性一时也难于鉴别,因此常易误诊。
4辅助检查
检查全部直肠和结肠,并进行活检。了解全部结肠的情况,包括良性病变如息肉、憩室,以及恶性肿瘤等情况。以上疾病在手术中探查,有时很难发现。最重要的在于避免遗漏同时合并存在的结肠恶性肿瘤。直肠腔内B超,可提供病变浸润的深度,作为判断T分期的依据,为选择治疗时提供参考。腹腔(特别肝脏)超声波或CT检查可检查出肝脏内有无可疑的占位性(转移性)病变,腹腔其他脏器和淋巴结情况。盆腔MRI检查的检查不仅可以提供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判断盆腔淋巴结情况,而且可以对病变的浸润深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盆腔MRI检查比CT检查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了解肺部的情况情况,成为判断手术耐受能力依据。
5 治疗
5.1手术治疗
大肠早期癌指癌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无淋巴和血道转移。一般认为局限于黏膜层的癌(黏膜内癌),无淋巴和血道转移,只要局部完整切除即可达到根治目的[2]。而侵犯黏膜下层的癌(黏膜下癌),约有10%的淋巴转移和5%的血道转移。经肛肿瘤切除术,适用于距肛6 cm以下直肠,肿瘤直径<3 cm。手术体位依肿瘤所在位置而定,若肿瘤位于直肠前壁,则应取俯卧臀高位,若肿瘤位于直肠后壁或两侧壁,则应取截石位。扩肛后插入肛门自动拉钩,用组织钳夹起病变周围的直肠黏膜,向外牵引,如为黏膜内癌,可切除病变周围1 cm,肠黏膜达浅肌层即可。黏膜下癌则须行直肠壁全层切除。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TEM) 用于治疗直肠巨大广基息肉,低度恶性的早期腺癌的切除。直肠系膜全切除术(TME) 根治性手术的手术方式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置而定。而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包括局部淋巴结的扩大切除和周围脏器的合并切除,前者包括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完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扩大根治术和部分保留盆腔神经的扩大根治术,后者包括全盆腔脏器切除和后盆腔脏器切除术。
5.2局部治疗
用液氮冷冻癌肿(-196℃),对较早期的癌肿冷冻后部分病人可消除、缩小,有的局限化。该治疗还可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晚期癌肿,尤其是梗阻病人,冷冻后可解除梗阻,改善症状,延长生命; 对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是一种姑息肉性的措施,冷冻治疗发展后已少应用。
5.3放射治疗
对某些术前估计不能切除的病人放疗后肿瘤可以缩小松动,增加手术切除的概率。 直肠癌术后复发多见于会阴部,术后放疗可延缓复发,提高生存率。对不能切除或复发病人的放疗,只能暂时控制病程延缓发展,但不能达治愈性目的。
参考文献
[1] 樊力红,常青,吴静 . 大肠癌的基因诊断,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10(04).
[2] 王锡山,直肠癌保肛系列问题探讨[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06.
[3] 陈凯荣,沈波,宋辉 . 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体会. 中国肿瘤, 2008,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