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

2015-07-04龚凡利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螺旋CT临床应用胰腺癌

龚凡利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胰腺癌病人均行螺旋CT扫描。结果:胰腺癌患者30例,胰头部24例,胰腺体尾部6例。显示肿块影23例,病灶直径大小为1cm~2.5cm。结论:现代影像技术尤其是螺旋CT的广泛应用,加上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小胰腺癌尤其小胰头癌的发现有增加的趋势。所谓小胰腺癌系指直径≤2.Ocm或≤3.Ocm,多数作者倾向前一标准。螺旋CT扫描是早期胰腺癌检查的最佳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提高生存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螺旋CT ;胰腺癌;临床应用

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肿瘤的影像学检查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以往对胰腺疾病的诊断,薄层动态增强 CT扫描被认为是最佳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由于仍受到扫描速度、部分容积效应以及不能多平面立体重建图像的限制,某些胰腺疾病的显示仍不够理想[1]。螺旋CT的出现克服了上述常规CT的不足或限度,特别是螺旋CT能够在注射造影剂后的胰腺血管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分别进行胰腺CT的快速扫描。对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30例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胰腺癌患者30例,其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 34~80岁,平均年龄62岁。临床表现:17例出现上腹部隐痛,闷胀不适;13例体重减轻,乏力;2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1.2方法 静脉内注射80~100ml 60%的含碘造影剂,注射速率为2.5~3mL/s,我们推荐的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为20~25 s,从胰头钩突略低平面往上扫完整个胰腺,层厚5mm,螺距l~1.5。然后延迟到60~70s左右,再以同样方式做胰腺实质期(相当于门静脉期)扫描,并包括整个肝脏区域,若扫描范围很大,胰腺扫描结束后,至肝脏区域,层厚可改为7~10mm,或让患者换气后,做第二次螺旋扫描,直至膈顶。

2 结果

胰腺癌患者30例,胰头部24例,胰腺体尾部6例。显示肿块影23例,病灶直径大小为1cm~2.5cm。

3 讨论

螺旋CT被认为是胰腺肿瘤理想和主要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不仅能清晰显示肿瘤形态、密度、轮廓以及血供情况,还能准确了解肿瘤与周围血管、脏器间的关系,以及在门静脉期完成肝脏扫描,显示可能存在的肝脏转移灶,从而为临床肿瘤定性及其分期提供客观而详尽的依据。

胰腺癌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其中以胰头癌最为常见,占60%,胰体、胰尾癌占39%左右,全胰腺癌仅占1%。以往对胰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认识不足及影像学检查的限制,临床上发现的胰腺癌大多为中晚期,手术难以切除,仅能作放疗或化疗等姑息性治疗,其5年生存率不到5%。近年来由于对早期胰腺癌臨床的深入研究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的出现,使早期胰腺癌(肿瘤直径≤2.0cm)的发现成为可能,特别是早期胰头癌(包括钩突癌)的发现呈增加趋势。由于胰腺管癌具有围管性浸润和嗜神经生长这两个重要生物学特性,因此,在胰头癌早期就可出现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以及胰腺管扩张,病人感上腹部闷胀、食欲不振和持续性腹痛或腰背痛。事实上,近期大量临床病例分析表明,黄疸的出现往往并非是早期胰头癌的临床表现,这是由于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黄疸[2]。95%的胰头癌迟早出现黄疸等表现,仅5%的胰头癌(包括早期钩突癌)呈外生性生长,或由于胆总管和主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并且两者相距较远,同时胰头肿瘤较小(≤2.0cm),尚未浸润胆总管下端开口,不引起肝内胆管和胆总管扩张以及胆囊增大,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或腰背痛。早期胰体、胰尾癌并不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痛或腰背痛,或早期转移引起的有关临床症状。由于中晚期胰腺癌在《腹部CT》一书中已有深入详尽的描述,本节主要描述早期胰腺癌在螺旋CT上的有关表现。

早期胰腺癌又称小胰腺癌,系指肿瘤直径≤2.0cm或≤3.0cm,目前尚未得到统一,大家比较倾向肿瘤直径≤2.0cm的标准。在螺旋CT平扫时往往呈等密度,仅见胰腺轮廓改变或没有改变,因此,不易在平扫CT图上识别,仅少数小胰腺癌表现为低密度或高密度改变而引起重视,故单纯平扫其漏诊率甚高。平扫图上胰腺癌引起的间接CT征象十分重要:肿瘤远端胰腺可萎缩,胰腺管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或者伴有假性贮留性囊肿形成,如小胰头癌还可见到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以及胆囊增大等。但是极少数外生性生长的胰头癌和(或)钩突癌可以没有肝内胆管、胆总管以及胰腺管的扩张,仅表现为胰头区的直接征象即肿块影。对少数胆总管和主胰管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且两者相距较远(>1.0cm)的患者,虽无胆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以及胆囊增大等,但可见小胰头癌所致的胰腺管扩张,主胰腺管扩张有时平扫不明显,增强扫描动脉期或实质期由于正常或萎缩胰腺强化十分明显,而没有强化的胰腺管显示更清晰。对于少数外生性胰体、胰尾癌,尤其是小胰体癌,其肿瘤远端胰腺管可不扩张,当然亦无胰尾的萎缩等改变。

胰腺血供十分丰富,胰腺癌相对其胰腺组织来说为乏血管肿瘤,因此在动脉期增强扫描肿瘤主要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病灶,边缘呈规则或不规则的环状强化,这主要是肿瘤边缘血供相对丰富些。实质期(门脉期)扫描仍可为低密度,但其和正常胰腺组织间的密度差异不如动脉期明显,同时肿瘤边缘亦模糊不清。有时实质期扫描可表现为等密度,故实质期不及动脉期扫描易于识别小胰腺癌,所以必须强调动脉期扫描的重要性[3]。而门脉期扫描的意义更在于了解肝脏是否有转移病灶存在,以及更好显示和了解门脉系统血管有否侵犯。

中晚期胰腺癌(肿瘤直径>3.0cm)尤其是胰头癌,其CT征象除胰头肿块外,基本上都伴有肝内胆管、胆总管和胰腺管不同程度的扩张,胰体、胰尾萎缩更为常见,伴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胆囊可不增大。至于胰体、胰尾癌,其主要表现仍为肿块影,胰体癌亦可致远端胰腺萎缩和胰腺管扩张,胰尾癌尚可侵犯脾门及其静脉,引起肝外性的门脉高压,即脾静脉分支与胃底和食管下端的静脉相吻合而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无论中晚期胰头还是胰体、胰尾癌,增强扫描肿瘤主要表现为低密度,边缘可有不规则强化,若胰液外渗还可引起假性囊肿形成。因此,无论超声、常规CT、磁共振以及螺旋CT均较易发现或定性。

【参考文献】

[1] 曾蒙苏.乳头型壶腹癌螺旋CT双期增强的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4:31-35.

[2] 李传福,张晓明,刘松涛,等.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96.

[3] 凌华威,管永清,丁蓓,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609.

猜你喜欢

螺旋CT临床应用胰腺癌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浅析涌泉穴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早诊早治赶走胰腺癌
中西医结合护理晚期胰腺癌46例